北大教授呼吁恢复土葬:别把人当垃圾烧,还有其积极意义乡村复兴

#北大教授呼吁恢复土葬:别把人当垃圾烧# 这两天,一者“北大教授呼吁恢复土葬”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根据线索,关于这件事情,其实源于6年前,北大哲学系教授吴飞在汕头大学的一次演讲,题目名为《现代中国的丧礼》。吴教授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对此前推行的火葬改革持反对意见,认为“该改革的两大目的,一个是节省土地,一个是打击封建迷信,没有一个是能做到的,反而带来很多负面问题”

北大教授呼吁恢复土葬:别把人当垃圾烧,还有其积极意义乡村复兴


吴教授是北大哲学系的,他认为,土葬、“入土为安”是中国数千年的传统,土葬过程中的悼念仪式也是中国人对亲人的情感寄托。

而火葬的统一安葬,有可导致墓地成为稀品;会让一部分人买不起墓地,难以“入土为安”。同时,火葬的悼念流程简单,导致传统的丧葬习俗慢慢消失。

他还认为,火葬会造成大量的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而火葬会导致公墓面积越来越大,而这些公墓通常是大理石等材料,很难降解,不会像土坟那样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风化掉。

北大教授呼吁恢复土葬:别把人当垃圾烧,还有其积极意义乡村复兴


他还表示,人被烧成灰烬是对逝者的不尊重,相当于把人“当成垃圾处理”,这是对死亡的亵渎。“丧葬被当做了处理尸体的事情,像处理垃圾一样,彻底丧失了它的文化意义。

许多网友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有反对的人说走回头路;赞成的人则认为这是一种传统及亲人怀念的方式,应该大力支持,当然也有持中性意见的,认为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可以自由选择火葬、土葬这样更人性化。

北大教授呼吁恢复土葬:别把人当垃圾烧,还有其积极意义乡村复兴


本人更偏向后者,也让我想起咱们国家多年的乡村振兴计划;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现在我国大多数乡村都实现五通一平,已经非常适合居住。如果能配合土葬,将一部分愿意回乡村养老地结合起来,对乡村振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城市一个墓地好几十万,将这些钱给老人在乡村养老,让其有屋可居,离开之后有地可安。乡村有很好的环境和绿色食品,结合乡村医疗提升与养老服务,也将是一条不错的路。一边是完善和发展乡村,一边是减城市的压力,还可给老人家舒适的生活环境,可谓一只三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土葬   汕头大学   乡村   北大   教授   垃圾   入土为安   哲学系   丧葬   公墓   墓地   美文   中国   亲人   意义   传统   意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