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国故事(四)

滕薛争长

作者|何锡涛

编辑|滕余国

公元前712年,也就是周桓王八年(鲁隐公十一年),滕候薛候共同来到曲阜,朝拜鲁隐公。在鲁国的大殿之上,滕候薛候因为坐次的先后,发生了争执。薛候说:“薛国与周王有姻亲,当年武王先封薛为候,我应做上席。”滕候一听,急了,说:“我滕国与周王是同姓,是周的卜正候,而薛是外姓,我怎么能坐在后呢?我应该坐上席。”鲁隐公一听,急忙让太子羽父代表自己的意见去调解。

滕国故事(四)

羽父按照鲁隐公的口气对薛候说“君与滕君发生争执,都是因为寡君,《周諺》里说: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按照周朝的盟约规定,异性为后。寡人若以薛君为长,那就违背了周的礼制。当下只有按照周朝的盟约,以滕候为长。薛候听了感觉有道理,就只能让滕候做上席。后来,周桓王知道了滕候薛候拜见鲁隐公的事,十分恼怒,于是下诏,令滕候薛候来洛阳朝拜。结果,滕候只派了太子,薛候仅让伯父前去拜周王。一怒之下,周桓王把薛国降为伯爵,更是把滕国连降二级,仅为子爵。从此以后滕薛的地位就降下来了。也有人说,滕国为了减少纳贡的数量,自己降位的。孔子《春秋》时,只承认降低了爵位,绝不认可自己升高了的封位。

滕国故事(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曲阜   外姓   国故   孔子   姻亲   礼制   子爵   周朝   洛阳   寡人   爵位   盟约   伯父   大殿   公元前   美文   太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