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你如何保持终身快乐,无一日之忧,最好记下来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其弟子们根据孔子生前与学生们的对话,总结而成的一部伟大著作。

我们都知道,其全篇论述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有很多名言名句。一般的理解为,君子就是德行出众,品德端正,自身修养很不错的人,而小人多半是行为不端,心胸狭隘,不注重自身德行修养的人。

孔子教你如何保持终身快乐,无一日之忧,最好记下来

如此,君子自然能逐渐走向人生的圆满,一生都会过得很快乐,很自在。而小人往往算计来算计去,最终的结果一定会令人失望。在《荀子·子道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先来看原文: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 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生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孔子教你如何保持终身快乐,无一日之忧,最好记下来

简单地翻译一下: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来问老师,说道: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说,君子在追求一件事物的时候,在没有得到之前,他们会以追求理想的奋斗过程为乐,而得到之后,又以实现理想为乐趣。因此,有终生之乐,而无一日之忧。

与此恰恰相反,小人是怎么样的呢?在没有得到之前,他们会觉得非常的忧愁,一边在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得到,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或者是奋斗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非常渴望的想要看到结果。

而得到了之后呢?就变得非常恐惧,一样非常的担忧,因为他们太害怕失去了。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患得患失。所以,小人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日之乐也。

孔子教你如何保持终身快乐,无一日之忧,最好记下来

这样的回答实在是太有智慧了。我们对比一下自己,究竟是快乐还是忧愁呢?君子为什么如此快乐,因为他放下了得与失,放下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确定的理想和目标,矢志不渝,终生为之奋斗,并乐此不疲。

我们看孔子的一生不就是如此吗?当时有很多诸侯国,四分五裂,都想要扩展自己的地盘,互相争斗,且人心涣散,世风日下。孔子为了拯救人们于水火之中,周游列国,不断地宣说自己的思想,劝化君主和百姓,却并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同。

无奈之下,只能开创先例,办起了学堂,从事教育行业,其思想理论流传至今,数千年依旧闪闪发光。这是何等的光辉灿烂。如果没有强大的理想抱负,加上矢志不渝的坚持,能有如此成就吗?

孔子教你如何保持终身快乐,无一日之忧,最好记下来

古往今来,但凡有突出贡献,伟大成就的人,心中都有伟大的使命,为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奋斗终生,这样的一生是快乐的,充实的,何必如此患得患失,计较一时的利益与得失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孔子   荀子   儒家   人心涣散   论语   快乐   矢志不渝   德行   患得患失   美文   忧愁   君子   修养   小人   终生   理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