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花园”

“细柳营基锁绿苔,万花新种小亭台。芙蓉喜见江南客,故向西风一夜开。”我们家没有什么别的优良传统,只有那么区区几个。说准确些,好像真就只有一个优良传统。而这仅有的那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不论家在哪儿,总要有那么一个花园罢了。不过,这仅有的一个优良传统确凿是真的。

与其说是花园,不如说是有那么几株小花小草、小瓜小果,再加上几只“嗡嗡”作响的蜜蜂的一处盆栽罢了。

这大概是农村人移居城市的“后遗症”吧。

那么,就先从我还是一个襁褓时说起吧。

在我刚“破蛋”不久时,我们家只是一个矮矮的三层平房,尽管这样,我们家还是有一个“空中花园”。之所以我要将它命名为“空中花园”,是因为它在我们家的第三层,也就是顶层。

它在我“破蛋”之前就有了。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第一次“相遇”时是这样的……

刚学会走路、跑步不久的我,牵着高大的父母的手,欢快地跑到“空中花园”中。一个个大塑料筐中装着一堆堆红中带黄、黄中夹黑的泥土。泥土之上,种植着一株株可爱的蔬菜、瓜果。

一棵小木瓜树虽小,但似一个威武的士兵在边疆保卫祖国似的;一条豆角藤蔓蜿蜒曲折地缠绕在“士兵”身上,神似蜿蜒在山上的盘山公路;一株西红柿藤妖娆地靠在墙上,宛如古人所说的“四大美女”似的……

小孩的本性不就是玩吗?是的,当时只有三岁左右的我,也经常在“空中花园”与他们一同“嬉戏”。

不知从哪儿寻来一根木棍,在大塑料筐子里的土壤上慢慢挖出一个小洞,再丢入几粒豆角种子,盖上一片树叶,最后把土给盖上,不知为什么这样做,但又要去这样做,并觉得很有趣。

我小时候经常在幼儿园的作业一写完之时,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向“空中花园”。虽一旁的工厂机器“轰隆隆”地响,但丝毫不影响我玩耍的兴致。

后来,搬厂了……

我的“空中花园”却还在,反而地儿更加大了,而且在第四层,还是顶层,并且功能更加齐全了!

还是以前的那些塑料筐子,但里边的植物更大了、更壮了、更多了。一旁还养了几十只鸡,在楼上养鸡,想必都是第一次见吧。在养鸡的“鸡舍”和“空中花园”之间只有矮矮的一圈围栏。说是鸡舍,不过是在一个棚子里面放了几个铺了软草的塑料筐子罢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由一个襁褓变为了韶年。与它“玩耍”的时间也就变少了,但还是一放学就去“看望”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从韶年变为龆年,“空中花园”又“飞走了”……

这次,我虽然长大了,但“空中花园”却变小了。

大塑料筐逐渐减少,只剩下区区两三个,框内的植物越来越少。西红柿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好似一个病人瘫在墙上;豆角藤由绿色转为黄色,渐渐干枯,似乎永远都不能复苏了;唯独木瓜树依然挺立,保护着这一切……

“空中花园”的建造者——我的父亲,好似这“空中花园”,身体素质逐渐减弱,但又好像这棵坚强的木瓜树,勇敢地支撑着这个家……

父爱如山……

)��[W@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小洞   平房   绿苔   筐子   鸡舍   花园   豆角   襁褓   木瓜   西红柿   美文   泥土   士兵   墙上   说是   塑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