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施肥

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施肥

时新州 整理

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施肥

“人不吃饱饿肚肠,小麦缺肥难打粮”。老辈人说后又讲“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麦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嘿嘿,这些响亮的话语正在从农业技术员小王嘴里吐出,让参加农技培训会的学员倍感亲切,听着顺耳。小王见大家对小麦施肥很感兴趣,索性就把自己所掌握的小麦施肥技术毫无保留地“倾泻”出来,他时不时地举着右手动情地跟大家说,近代以来,随着科技手段的丰富和科学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逐渐对小麦全季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探索,如今知道有17种元素服务于小麦生长发育,按其贡献量的大小计算,大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中量元素有钙镁硫,微量元素有铁钼锰锌铜镍以及氯硼。

排行老大的碳氢氧3个营养元素来源于空气和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实乃是大自然的馈赠啊!正在这时,冷不防地挤进个气喘吁吁的王大娘,手掂着一大袋子写有“光碳…”字样的肥料,怯生生地打断话茬,非要鉴定鉴定这个什么二氧化碳捕捉剂中不中?王技术员看都没看一眼,不屑一顾地提高嗓门说道,这样的东西麦苗可以触手而得!

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施肥


这个小插曲引起会场有点骚动,人群里不断传出窃窃私语的声音,怪怪,昨天来的忽悠团还喷着它有天大的作用,不上任何化肥,只施用它就能打上一千多斤小麦。待大家伙安静下来后,氮磷钾产生的故事早就书写在技术员小王所带的黑板上,众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拢上来近距离探个究竟:

一是小麦底肥中所施用的氮磷钾比例约为3:1:3,具体来讲每亩600公斤左右的产量,所需纯氮16至18公斤,纯磷5至7公斤,纯钾6至8公斤。二是“如饥似渴”,“机不可失”。两个成语搁在这个当口处恰如其分,看看便知,它指的是麦苗在生长过程中,在特定的阶段对特定的营养元素非常迫切,倘若过期候补,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弥补当时所造成的损失,这个因果报应就是农业书本上的“作物营养临界期”。

技术员小王见大家看后大都似懂非懂,一脸茫然的样子,就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来:磷元素好比古时候阁楼上的大小姐,不爱移动来移动去,但起到的作用让人不敢小觎,一来能增加粒重,还能抗寒抗旱。二来能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还能配合氮元素让小麦多分蘖,早分蘖,多成穗。三来它是小麦细胞核的重要成分,直接参与呼吸和光合作用,参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分解和运转过程。磷元素的“如饥似渴”临界期发生在幼苗期,原因是种子内胚乳里所贮藏的磷已接近用完,此时的根系还很弱小,吸收能力差,而根系的下扎又急需磷元素的帮衬,此时此刻磷元素对植株的生长是多么的迫切,多么的渴望。所以,在生产中,采用少量速效性磷肥作种肥或磷酸二氢钾拌种,常常能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氮元素这个家伙,能量大的出奇,它能让植物界披上绿装,又能在动物界所需的蛋白质中占有一席之地。还能紧紧配合相关的营养元素,促进小麦长叶片,长个子,继而结出金灿灿的麦子。而氮元素对小麦而言,它也有个机不可失的阶段,它的临界期一般比磷元素晚,往往是在分蘖和幼穗分化两个时期,倘若临界期缺氮,过后又进行了补施,其结果只能增加叶片的氮含量,对增加穗粒数及产量的构成已经没有明显的意义了。

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施肥


此刻,技术员小王怕大家陷入到元素周期表的迷宫里出不来,就问刚刚给自己掂来茶水的王大爷,知道不知道氮元素何许人也,见过吗?一时间让人称外号“人精”的王大爷刹那间脸膛像个大红枣,只想往地缝里钻。其实大家谁也没见过真正的氮元素,司空见惯的是氮元素的载体,诸如尿素,碳铵,农家肥等等,今个以尿素为例说说事,技术员小王继续说道。

氮元素在尿素中含量为46%。属于速效氮肥,只不过需要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尿素肥料进入土壤后,需要经过脲酶转化和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转变为被农作物吸收的铵态氮。这个转化过程,一般需要经过5至10天的时间才能产生肥效,并且随着温度高低有所不同。温度低转化的慢,一般在10℃的情况下需要10天,温度越高,转化速度越快。如果按照氮元素临界期计算,必须在临界期之前的5至10天施入尿素,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钾元素是否存在临界期,目前还没有让人折服的试验资料,究其原因是钾元素在小麦植株体内流动性大,有高度的再利用能力,一般不容易判断它的临界期,但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小麦在拔节期对钾反应敏感。总之,农谚上对氮磷钾的评语真中肯,钾抗倒伏磷抗旱,茎叶黄瘦因缺氮。

冬小麦不管在什么区域种植……什么什么?停停停!一位听得入迷的中年人打断话茬,非叫解释解释什么叫冬小麦?春小麦?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春性品种?这时候也有人跟着附和。技术员小王环视一下在场的群众,喝口水后解释道,凡是秋天播种的小麦就叫冬小麦,它是以播种时间界定称谓的,同理,春天播种的小麦就叫春小麦。而冬性呀,春性呀,半冬性呀,统统指的是种子自身经过春化阶段时,根据承受低温的高低和历经时间的长短,来确定的种子本身属性。具体来讲冬性品种要求低温0至5度,经历时间为35天以上,半冬性品种要求低温0至7度,经历时间为15至35天,春性品种要求温度不严格,温度为5至20度,经历时间5至15天。种子的这个特性是多少年多少代与自然环境打交道留下的习惯,无法改变也不能改变!

老少爷们听懂了吗?过暑假回来的秋妮妮顿时回应道,咱们这里秋天播种的小麦种子既可以用半冬性品种,也可以用弱春性品种,而湖北乃至以南的地方,秋天播种的种子统统是春性品种,否则用冬性强的麦种就会出大事,就会光长秆子不结实。

技术员小王看到秋妮妮不想再多发挥,接着又娓娓道来。小麦生长所需要的17种元素之间既互相帮衬又互相制约,追求的是团队精神,他让一同来的吴老师打开一张自制的《植物营养元素导索》大挂图,邀请吴老师传精送宝。

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施肥


吴老师是这里的常客,一来是年轻时在这个大王村当过插队知青,二来农校毕业后在这个乡当过农技站长。吴老师边拿着图片边讲道,很多农业专家把营养利用率比喻为木桶效应,最短的那块木板反而表现着整体水平,即缺失或缺乏的营养元素,它是限制因子,只有把缺少的营养元素补充到位,其它营养元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唱好“大合唱”,小麦才能增产。所以,根据小麦需肥规律,要正确地使用施肥原则:

一是有机肥与化肥唱好协奏曲。不管是农家肥,还是秸秆还田沤烂腐熟的有机质,其作用为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有益菌含量,降低有害菌的含量,增加土壤的养分,增強根系的活力,净化根系环境。众所周知,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施入土壤后,在适宜的水分下,就会逐步和原有的土壤颗粒产生融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慢慢分解,也可以通过蚯蚓等消化吸收,形成团粒结构,再次被作物吸收利用,时效期很长,有机肥主要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透气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有一定量的速效养分,见到肥效需要30天以上,温度越高,见效越快。而化肥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两者合理配备,是小麦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

二是底肥和追肥搞好接力赛。 由于小麦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茎叶和分蘖的形成,所需养分主要来自底肥,而追肥要以氮肥为主,也就是众乡亲说的前氮后移。凡是壮苗,最好在拔节期进行追肥,凡是弱苗田要在返青期进行追肥,追肥方法一般用施肥耧串施,施肥深度为7至10厘米。水分不足时,追肥后应及时浇水,切忌大水漫灌。

三是施肥方讲究针对性。比如沙壤土质保肥能力差,反对集中施肥,须采取量少勤施的办法,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

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施肥


四是配方施肥棒棒哒。 随着土壤养分检测仪器的入村到户,加之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这一行之有效的措施必将被愈来愈多的人们认可,其显著亮点就是缺啥补啥,配比合理,经济实惠。 总之,通过分析来分析去,施肥,包括底肥和追肥,在小麦的营养生长阶段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或生殖生长阶段,地地道道地起着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底肥处于关键中的关键档位上,一语中的就是“麦收胎里富,底肥是基础”。

为了使大家消化消化进入耳朵里的信息量,吴老师的话音慢慢停了下来。于是乎,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嚷嚷,有的人争论得面红耳赤,还有些老熟人不分男女,打着情骂着俏,乱轰轰闹轰轰,一言堂变成了“一窝蜂”,哎,在田间地头生活的人们就是这个吊样子。

益农种植合作社的大拴小伙子是这场培训会的组织者,他抬头看看天,日头到了头顶上,也正是城里人“追肥”的饭点,一股无名火压在胸间,心里念叨着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才开始听报告,今个算是个现实版了。说起大拴这孩子,刚从农校毕业,处处带着满身的朝气,说话办事让乡里乡亲的人们可佩服啦,今天的培训会,不发礼品只讲干货,能来近百十号人,实属不易啊!按一位双鬓花白的大娘讲的参会理由,不发点礼品意思意思没门?今个听会破例啦!

培训会场上的喇叭声徐徐飘向会场不远处的人叫”敢子”身边,让他愈发感觉到无地自容,今个彻底颠覆了他的施肥理念。他只恨这样的培训会参加的太少,致使几年来稀里糊涂买肥料,使自己种植的两百多亩小麦,经济效益就象澡堂的拖鞋一一别提啦。这不,培训会进行互动环节时,他就跑步来到技术员小王身边,诉说起自己种小麦的苦与愁,说着说着掉起了珍珠般的眼泪,使会场氛围顿时浸泡在低沉状态中。技术员小王一边劝抚,一边给他传授如何自觉躲开施肥中的三大误区经验。

误区一:“一炮轰”,即小麦整地前一次性施入底肥,不追肥。其实”一炮轰”并不是不可采用,只是要考虑考虑种植小麦所处的气候环境,倘若旱作区或无浇水条件的山岗薄地,或土壤肥力差又管理跟不上,一次性施入底肥是当前条件下的选择,无可厚非,另外,农家肥以及磷肥和钾肥谁说不可以“一炮轰”。况且这个施肥方法是老辈子的智慧结晶,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有农谚作证,三堆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说的是三堆苗粪抵不上一堆底粪有劲,春节后施的苗粪不如春节前施的苗粪效果好,至于现在用的磷肥也好钾肥也罢作为底施没有啥不好的。技术员小王运用和风细雨式的解释让“敢子”的情绪归于了平静。人群中有的想提提自己碰到的疑问,嘴巴欲张未开,其目的还想听听技术员往下讲的内容。小王接着继续说道,追肥主要指的是氮肥的使用原则,特别对于优质强筋小麦,追肥要在拔节期进行,追施尿素8至10公斤即可。请不要小看拔节期间的追肥,它既能增加产量更能增加蛋白质含量。对强筋优质小麦的种植来讲,是一项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

这时候,技术员小王向上瞧瞧天空,晌午头上的太阳很热烈,也很兴奋,又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下会场,感觉到互动环节的参与者比授课时多得多,暗暗庆喜起这个天然露天会场来,六大棵搂不住树身的老槐树枝繁叶茂,基本上屏蔽了射下来的阳光,不远处的一池水塘扮演着空调的角色,三十几步能走到的路边代销店,人们出出进进,大多数人买着矿泉水和方便面,看样子大有坚持到底的雄心壮志。为此,他又让吴老师接着授课,吴老师爱用填鸭式的授课模式讲解,他思忖刚才讲的真不过瘾,又用起了他那高八度的声调,把扩音器振得要飞上天,时不时传出“知了”发出的最强音一一吱吱吱。他采用迂回战术讲起了功能肥料腐植酸和氨基酸。

他首先介绍起“腐植酸”出身,他说道,腐植酸是埋藏在地下的动植物遗赅,主要组成元素有碳氢氧,还有少量的氮和硫。而氨基酸来源于植物,是蛋白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它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氮、氢、氧等,是一种高效营养物质。

然后又介绍了两者的区别:一是氨基酸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而腐植酸只能通过一系列转化后再被植物吸收。二是腐植酸的作用倾向于土壤调节,改善土壤的板结及酸碱化,还能刺激根系生长,农资界常常把它定义为功能性的肥料,凡是患病土壤首推腐植酸肥料。而氨基酸直接可以通过叶片喷雾的办法为植物补充养分,对提高抗逆性有重要作用。三是使用目的不同。使用腐植酸大都是为了调节土壤,改善植物生长,而使用氨基酸肥料,则是为了立即解决植物缺素问题。

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施肥


他又转向另一个课题,即肥料什么时候开始见效?肥效期如何?他根据看到的试验数据得知:碳铵当天就能够见效,肥效期大约在15天左右;氯化铵需要3天见效,肥效期在25天,后期容易脱肥;尿素则需要7天才能见效,肥效期在45天;复合肥10天可见效,肥效期较长,能达到90天;生物肥一般见效慢,需要一个月左右吧,但肥效可持续6至8个月,是一种长效肥料。

实际中,肥料施到土壤里多长时间才能见效?它牵扯到很多方面的理论知识,确实不好系统地回答。只能粗线条地进行解释。一是肥料施入土壤后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而麦苖从吸收到利用也有一个过程的,二是肥料分解后被作物吸收与温度的高低和土壤含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冬天与夏天的施肥见效快慢就不同,土壤墒情的好坏对肥料的见效快慢存在着很大影响。

三是肥料施入土壤后,如果施入的肥料虽好,但是土壤酸化严重,小麦就不能很好的吸收,或者肥料元素之间存在着拮抗,或者小麦根系患病导致吸收不良,也无法使肥料的养分发挥应有的效果。

咔嚓,扩音机罢工了,只好吼着嗓子说道,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论使用氨基酸还是使用腐植酸,一定记着使用时,最好要搭配其他种类的肥料,因为二者具有提高其它肥料尽情发挥肥效的功能,还是大家说的对头“庄稼长得好不好,全靠肥料当主导”。

一席话赢得了大多人的阵阵喝彩但不乏也有喝倒彩的,原因很简单他是弄坏扩音器的“第一人”,这奇了怪了,吴老师只有将委屈一股脑儿往肚里装,我真是窦娥冤了,我……。

这让蹲在前排的二妮子霍地站起,其实她怕冷场,因为冷场在乡下是大忌,她打开手机找到前阶段在县城参加新型农民培训会上的抖音,刹时间,会场内鸦雀无声,只有抖音传诵大家要听的内容:什么是肥料利用率?是指作物所能吸收肥料养分的数量与施肥总量的比值。用以反映肥料的利用程度。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为:一是根据土壤各种养分的稀缺状况合理施肥;二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不同需要合理施肥;三是改进施肥技术,使肥料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任何一种肥料施入土壤后都不能全部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中一部分由于淋失、挥发或被土壤固定而成为作物不可利用的形态。一般化肥中氮肥利用率为25%至40%,磷肥只有20%左右,钾肥可达30%以上。生产中提升肥料利用率的办法,一是把握好施肥时间,二是增施有机肥。试验证明,有机肥+无机肥,能提高肥料中的氮磷钾养分利用率为10%至15%。

趁着这个当口,有人从代销店借来卖菜用的扩音喇叭,让技术员小王继续理论理论误区二。

误区二:只重视氮磷钾而不考量钙镁硫以及其它微量元素。就拿镁元素来说,镁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植物需要镁才能通过光合作用获得太阳能,用于生长和生产,从而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请大家伙掂量掂量缺镁可以还是不可以?众人不约而同地大声吼道“不可以”,故此每个元素均有着各自的岗位担当,就象小学生那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军清华北大可以说指日可待……,技术员小王讲着讲着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也感染着在场的几个小学生嘿嘿地眉开眼笑。

时针指向下午一点半,几个跟随大人来的小朋友已经顶不着饿的打击,嚷嚷着要吃中午饭,尽管大人们哄着说农村饭两点半,但孩子们理直气壮地反驳道,那都是旧黄历了,这时的吴老师为了找回刚才的“面子 ”,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喇叭就讲起误区三:

有人认为肥料用量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个理,麦苗就象人一样,每饨吃一个馒头就吃饱了,非要吃五个,那肯定就撑着了。也就是说不管哪一种肥料,对小麦生长来说都有一个适当的用量,用少了影响小麦的发育,用多了既会使营养元素之间产生桔抗,又会加重土壤的酸化,反过来阻碍小麦的生长。比如氮肥,施用过多倒伏的几率就大,所以要科学合理施肥。

同时,要绕开“雷区”行事,凡是吹牛逼吹上天的肥料以及跳楼价格的肥料,给大家一个命题就是三思而后行!

这不,吴老师今天算是摊上“大事”了,自己的话音刚落地,“敢子”的媳妇就一蹦大高地闯进会场找“敢子”闹腾,大哭大骂着,“敢子”你个驴种,你个该死的,图便宜上大当,今个非离婚不可,借着冲动扇了“敢子”几个巴掌,这还了得,二敢子脾气的”敢子”与老婆撕打起来,老婆是同村人,两个小舅子掂着铁掀帮姐姐来打架,倾刻间培训会变成了调节会,有解劝的,有拉架的,有指责的,有同情的,好一个热闹场景,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购买了假化肥,承包的二百多亩落了个一屁股债。培训会组织者大拴小伙子那见过这样的失控场面,急切切问技术员小王咋办?没等技术员小王开口,吴老师吼着说:撒!(未完待续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小麦   小王   底肥   肥效   追肥   营养元素   根系   养分   临界   技术员   见效   肥料   美文   土壤   课堂   生长   元素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