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近几天发现头条上有不少对联,一些还很有趣味,抽空对上了其中几对(标*为我所对):

黄山峭壁松迎客

沧海骇浪鹤送宾*

四季花开开四季

九州春暖暖九州*

水映轻舟桥半月

树掩重楼花满天*

玉笛吹斜楼外月

银弦弹醒园中花*

一惊一喜一合离*

半梦半醒半浮沉

对的说不上特别恰切,但自己的兴致生生地被引发了,眼前一时满是一抹抹吉祥的中国红,粘在门上,贴在窗上,挂在梁上,捏在手中,藏在袋里,红得晃眼,红得喜庆,红得让你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想笑、想跳、想毫无顾忌地呐喊,接着便仿佛听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烟花声,还有孩子们惊喜、兴奋的欢叫与吵闹,大人们互相的祝福和问候。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对于村子里的乡亲们来说,除夕夜之前贴上新的春联,那是一件多么郑重又隆重的事情啊!

不管一年来生活怎么样,也不管除夕夜如何安排,大人孩子们有没有新衣服,但是门上贴的春联,窗上贴的福字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得早早准备,在团圆饭之前一定得贴好,来年的吉兆和希望可都在其中。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那时候没有印刷的对联,写对联的任务就落在村子里最有文化的先生—爷爷的身上,他经常是提前帮乡亲们准备好了红纸,小叔有空时就分别裁一些小门和大门的规格。乡亲们知道爷爷忙,腊月一到,只要发现他在家,急忙催着他赶紧帮忙写上几对。我就在一旁帮着拉对联,等他写好,再按照一家一家分开放在地上晾干,叠好。

他常常针对每家的实际情况,家里有年长老人的,就写健康长寿,家里在街上做生意的,就写生意兴隆,家里刚娶亲的,就写早生贵子,家里有孩子读书的,就写金榜题名等等,写好了还要叮咛一番,哪副对联该在家里的哪扇门上,最吉祥、最寄于希望的要贴在最闪眼的地方。

他只收取买红纸的费用,其他的算是义务。村子里还有贫困的几家,还有一位孤寡的老爷爷,一位独身的叔叔,常年不在家的也有两三户,他算好规格和数量,一并写好,交代小叔在贴家里对联的时候,免费把他们的也贴上,让整个村子看起来都喜气洋洋的。

“一天更比一天好,一年更比一年强啊!”看着满村子里都红彤彤的,他满意地感叹。

后来每年年底他更加忙了,小叔就帮忙着写春联,等我上初三后,写春联的任务就交给了我,他有空就乐呵呵地在一旁指导。

“接班人都培养出来了啊!”乡亲们经常夸奖,他顿时开心得眉眼里全是笑。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92年年初,爷爷无病无痛,无任何征兆突然地离世了,不久父亲辞去了村书记,去了海南。那年的腊月,家里格外冷冷清清。小叔虽然接了爷爷的班,因为年轻,事情并不多,在家里闲得慌。

俩叔侄整天大眼瞪小眼,相顾无言,我提议不如我们去灵官街和白地市街上写写对联,小叔觉得可行,立即去买了金粉和200张红纸。俩人连夜裁成短的,中的,长的,特长的,每种各先写50到100对,分类叠好,还留了几十张大红纸备用。小叔定的价格是短的春联0.5元一对,中的一元,长的1.5元,特长的3元。

第二天,俩人早早赶到灵官街上,从三舅家借了桌子、凳子和竹竿,摆放在临街避风雨的位置。小叔捆好竹竿,拉紧绳子,把写好的春联先挂上一些,我马上现场开写,那时候真的感觉到爷爷仿佛就站在我身边,正笑吟吟地看着我,眉眼里全是鼓励和支持,让我格外精神抖擞。

上街的人慢慢增多,可能由于我年少青涩、满脸稚气的原因吧,很多叔叔伯伯和爷爷们逐渐聚集在桌子旁边,时间紧的就直接选已经写好的,不忙的就在一旁看,看到写出来的对联合他的意,就赶忙拿上,有的是自己已经想好了联语,让我帮忙参考着写出来,还有的是告诉我家里的情况,比如今年起了新房子,或者父母明年要大寿,或者孩子结婚了,明年要添孙子,或者孩子明年考大学等等,我帮他写对应的春联。小时候爷爷教我背过《笠翁对韵》,后来又写过很多的春联,那些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那些叔叔伯伯和爷爷们却非常满意,一些非得要多付一元、两元的,鼓励我好好写,一些逢人就介绍,让他们也过来买。

来买春联的人实在太多,之前预备的很快买完了,现场写的赶不上,几个热心的叔叔就让小叔也来写,他们负责在一旁张罗。

一直忙到下午三四点,俩人才忙里偷闲轮流吃了一碗汤米粉。

晚上回到家,看到满纸箱的钱,俩人激动不已,小叔清点了快一个小时,核算了一下,除去开销,竟然净挣了430多,这也是我人生中挣的“第一桶金”。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三天,俩人又去了白地市街上(白地市是天亮前赶街),尽管没有灵官街上挣得多,俩人依旧非常兴奋。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忙碌了一年的乡亲们,这一刻该是多么欢乐,多么喜庆啊,又有多少的希望和期待,也在那一声声的爆竹声中,在满村那一抹抹的红色里扎根、发芽、开花。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千门万户   白地   小叔   除夕夜   竹竿   眉眼   腊月   春联   乡亲   门上   对联   美文   俩人   叔叔   爷爷   家里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