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越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就越容易犯错误


我们越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就越容易犯错误

思维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还有意识,我们的思维就从未停止过,但我们却很少去关注我们的思维。有的人会发现思维的存在,而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会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发现不了思维存在的人绝不仅仅只有寥寥数人。

我们出门是开车还是坐车,我们出门是往左走还是往右走,我们是否会停下脚步品尝一些特色的早餐,我们是否会驻足街边的商店,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思维的存在,我们的身体和行为在思维的支配下完成了一天的旅程。可以说,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它的后面都有一长串的思维过程。

但如果任由思维条件发射式的解决和处理为,很明显是不明智的。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行为将会不可控,我们可能会被潜意识和情绪化所掌控,甚至会做出很多令我们追悔莫及的事情。因此了解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思维很有必要。

思维转化为行为,说明思维已经得出了结论,所以有所行动的行为背后一定是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我们不妨通过自己行为来倒退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而了解到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也为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更好的提升我们的思维素质找到了可操作性。

内在的思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一个是推理过程,还有一个是触媒,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背景,套用论说文中的一个词就是论据。

看着窗外,我随口说了一句话,“嗯,今天的天气不错。”我的话语就是结论,我的推理过程很可能是这样子的,我看到外面阳光明媚,于是我推断出今天大概率是晴天,虽然我并没有看到太阳,但我还是从阳光推断出今天天气不错,这就是我的推理过程。

当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截止到现在,今天我做了很多事情,我相信每件事情背后都有着或者复杂,或者简单的思维过程,我的每一个行为肯定都是思维权衡的结果。

又比如,当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前几天我突然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能力不足,想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但是在认识思维能力的时候我发现我对它竟然所知甚少,于是我翻阅书籍和材料,但是我又发现提高思维能力不仅仅是掌握一些书本知识,而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实践时,我毅然决然地开始了执行,于时就有了现在的琢磨和记录。

我相信任何能力的提升不可能有捷径,想要有所提高,必然会付出代价。我也相信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思维素质的提高肯定是个不断强化的过程,也是个不断熟悉的过程,而且思维的锻炼还有个便利之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只是以前我们并不知道,他都是在默默的前行,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和它一路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可能会   追悔莫及   触媒   论据   毅然决然   可操作性   权衡   推断   捷径   美文   结论   思维   意识   素质   事情   过程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