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前段时间,隔壁楼的李大哥有点儿上火,原因是他90岁的老母亲誓死不去养老院。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李大哥是个孝子,兄弟姊妹一共6个,就他一个守在老母亲身边。老母亲中年丧夫,凭着非凡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劲头,硬是把3儿3女拉扯大,上了班,并且个个都在适婚年龄成了家,有了孩子。这在当时成了美谈。毕竟,寡妇养儿本就艰辛,能把这么多孩子抚养长大,没有长歪的次品,还能到点成家有后,那得多能干啊!


可这么能干的老母亲,养老却成了老大难问题,为此召开家庭会议无数。最终,老太太选择了排行第五的李大哥,原因是她个性比较强,性格直爽,和其余孩子相处久了,就会闹矛盾。而李大哥性格温和,脾气好,工作不太忙,能到点儿下班,最要紧的一点是他极孝顺。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用他的话说:“我妈为了我们弟兄姊妹6个吃了多少苦啊,她那么能干,长得也不错,30多岁就守寡,完全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可看着孩子们,她选了一条最难的路,咬牙挺到了现在,我怎么可以不孝顺她呢?”


是的,老母亲选了一条最艰辛的路,自己抚养6个未成年的孩子。当年父亲去世时,祖父母是有安排的,准备把孩子们分别给叔伯和自己抚养,这样老母亲可以再规划自己的人生。可老太太想了一夜之后,就和爷爷奶奶商量说想自己抚养6个孩子,并且不会再婚。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老母亲说到,也做到了。


在老太太80出头的时候,有了中度的老年痴呆症,用药效果不是很理想,时好时坏。比如凌晨3点左右就起床,开始在厨房发面,蒸馒头,不时地发出各种嘭嘭的声音,一不小心不锈钢盆还掉地上;或者凌晨2点钟开始洗衣服,再用烘干机把它们烤干,结果忘记了时间,整锅衣服都泡汤,还差点出事故;又或者趁人不注意,天没亮就偷偷跑出去,又迷了路,幸亏记得家旁边有一个小学,让一个学生家长给送回来了。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层出不穷,弄得李大哥一家筋疲力尽。后来,他媳妇和女儿坚持不住了,就搬出去住了,毕竟还得正常上班不是,只能留下李大哥独自照顾老母亲。李大哥那段时间过得艰难,晚上都不敢踏实睡觉。


老母亲的脑子虽不太灵光,可多年的历练,那身手是相当敏捷,动作轻盈,李大哥几次被老太太晃悠过去。这不,晚上就半梦半醒了,血压直线上升,毕竟也是60多岁的人了。就这样折腾了一年多,李大哥和老母亲的较量,以他的失败告终。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孝子李大哥有点儿撑不住了,就和其他兄弟姐妹商量,看能不能把老母亲送去养老院,大家都投了赞成票。像老太太这种情况,不仅需要专人看护,还要去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她的老年痴呆症和其他慢性病也需要长期用药和监测。


这下可好,老母亲开始闹腾了。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在老太太的观念里,去养老院那是鳏寡孤独的待遇,自己儿孙满堂,怎么也不能是这样的结果。老太太清醒时找人哭诉儿孙不孝,糊涂时像小孩子一样闹腾,李大哥心疼老母亲,就屈服了,日子又回到了从前。


又是4年多过去了,期间李大哥做了一次心脏搭桥的大手术,住了三次院,头发已经全白,背也驼的厉害。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所谓“孝顺”,就是除了要遵从孝道,还要顺服。李大哥继续尽心尽力地伺候着老母亲,不过雇了一个钟点工,是小区里卖菜大姐的乡下婆婆。老太太刚开始也不接受她,不过经过再三做工作,终于是同意了的。


生力军的加入,大大缓解了李大哥的辛劳,暂时拼凑出来的班子倒也能正常运转。老太太的孩子们每周轮流过来看看她,又有李大哥每日的陪伴,老母亲的日子过得安稳平静,老年痴呆症似乎也缓解了不少。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可惜好景不长,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大哥的心脏血管又堵住了。


这回大家都忙了起来,找养老院的,做老太太思想工作的,晚上守着老母亲的。儿女年龄都大了,排了班轮流值守,体会了一把李大哥的不容易,也更坚定了送老母亲去养老院的决心。


动用了各种关系和人脉,终于在一个月之后,养老院的事情落实了,可老母亲那边的工作一点儿进展都没有。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李大哥也出院了,在家修养。


面对老母亲的依赖和不妥协,他是又心疼又为难。如果说老太太脑子清醒时,还有可能去养老院,或者与其他兄弟姐妹一起生活,那么现在是一点可能都没有了。她就像个无理取闹的孩子,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跟着李大哥,而孝子为了老母亲提前3天出院,家里实在闹得收拾不住了。


类似于李大哥家的情况数不胜数。一边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向前发展,人们对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和理解;而另一边是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养老观念上,坚持只能儿女照顾养老送终,绝对不能去养老院的旧观念。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的确,很多时候不是子女没有孝心,也不是想推卸责任,而是陪伴在父母身边,压力太大。像李大哥,为了照顾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不能出门,不能旅游,几乎没有社交,还被迫与妻儿分开居住,最后还赔上了自己的健康。



中国人在亲情中的债权思想很严重,父母想的是养儿防老,而许多子女则一心想着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更是以牺牲自己的幸福和健康作为代价。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其实像国外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处会更舒服一些。我生孩子,是因为我爱Ta,在Ta们未成年时,我尽力陪伴Ta们,给Ta们爱和教育。而当Ta们长大成人,互相之间的相处更像是朋友和伙伴,彼此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过多介入对方的私生活。


等身体状况需要去养老院时,就提出申请,经济好的,去私立养老院;经济一般的,就去公立养老院。因为成年后和子女朋友般的相处模式,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彼此不需要付出太多;而传统的中国式父母,几乎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紧紧捆绑在一起,自然要求的回报也不一样。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爱也是需要距离的,独立的两个个体,如果互相牵绊太多,介入太深,爱就成了负担。


就我的观点来看,老母亲的养老模式可以有二种:


1. 找个离家不太远的养老院。刚开始,李大哥可以每天去陪陪她,慢慢的适应后,就一周去一次,其他子女平时轮流去探望老母亲;


2. 找一个性格温和的住家保姆。她和老太太一个房间,可以让李大哥晚上休息好,与保姆熟悉后,还能给孝子外出放风的机会。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大家看到这里,可以猜出来老太太在哪里养老了吗?


没错,就是我说的第二种模式,住家养老请保姆。虽然保姆工资有点儿高,但是李大哥有了休息的时间和空间,身体好很多了。


这不,前二天在路上碰到李大哥老俩口散步,说想去长城脚下的一个公立养老院看看,要合适就先排队去呢!


“不孝子,我死也不去养老院!”,90岁的老母亲下最后通牒了!


那么,等你们老了,会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养老院   孝子   养儿防老   最后通牒   痴呆症   有点儿   美文   老太太   保姆   子女   老年   大哥   观念   晚上   父母   传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