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

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

觉察自己的情绪

所有我们身上的疾病都和情绪压抑有关系,包含我们认为的遗传性疾病、过敏性体质、B型肝炎、口腔溃疡、胃溃疡、高胆固醇、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等。


比如,糖尿病患者压抑了自己应该很快乐的情绪,而且他们在生命中一定有很多悲哀的情绪没有处理,悲哀自己为什么没有办法过着很快乐的生活,为什么没有办法在生命当中创造我要的实相,为什么每天都得过日复一日的日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责任要尽……


每个人都有尚未被处理的情绪,而如何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和起心动念,以及目前的情绪到什么样的一个浓度。这些都是相当重要的。


情绪在某个范围之内都不会出事,但当压抑的情绪已经要变成疾病的时候,其实那个情绪都已经到达了所谓的“危险浓度”,但你不一定觉察得到那个危险浓度。


尤其是无力感,感觉无力的人可能并不会觉得紧张,只是越来越呆,越来越没有表情,越来越觉得活着不开心,像是慢性化的一个过程。


在日常生活当中,给自己的情绪做一个“体检”,对情绪进行观照与觉察,相当重要。如果觉察、观照到了自己的情绪,有时候你可以自己处理,有时候则需要找人帮忙处理。


不论怎么样的人,内心都有委屈,都有伤心与脆弱,这些情绪是需要被觉察与处理的。


每个人从小到大,多少都累积了一些情绪,我们除了自己要有能力来观照并处理自己的情绪之外,有时候也真的需要找比较亲近的人玩 “哭哭的游戏”。


有时候我们找人谈,并不是要谈事情、解决事情或是问对方的意见,我们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如果我们把情绪直接宣泄给周遭亲近的人,可能会因此吵架,对方也可能因为知道会这样而不再找你。所以当我们做情绪宣泄的时候,许医师不鼓励大家找亲近的人。除非你的情绪跟对方有一个直接的关系,你需要好好跟对方谈一谈。


有时候情绪宣泄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如何调整自己,也因此西方人习惯找专业人士来倾诉情绪。


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

调整自己的情绪


许医师建议大家,除了寻找专业人士的协助之外,你也可以找一个好朋友来帮助自己。这个好朋友可能不是自己日常生活圈里面的人,并且与自己的家庭生活牵涉不深,但他是你的好朋友。


在你讲完之后,这样的一位好朋友可以站在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角度来协助你梳理情绪,但又不会直接介入你的生活。


情绪不对的征兆有哪些?


首先,像是失眠或是睡眠不稳,也可能是食欲的变化。例如,突然一直都不觉得饿、一吃东西马上就胀气、突然很饿拼命吃,或是看到山珍海味都没有兴趣。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生理现象来观察,比如有些女性月经周期会改变,或是皮肤情况突然变得很不好,都有可能。


当我们的身体状况在变得不同的时候,表示已经有一些警讯出来了。比如,许多有背痛情况的人,其实是压抑了很多的悲伤或是责任感,因为责任感是用背去扛的。当人处于紧绷状态的时候,常常我们的肩和背立刻就产生了紧绷的症状。


此外,也可以从一些情绪的变化去觉察,比如你觉得好像最近很不耐烦。平常外面小孩子或是你的儿子、孙子在吵,吵个半个小时你都无所谓,现在吵个三十秒,你就受不了了。


或是你突然变得很想发脾气、很爱哭、看到什么都不顺眼、不想跟别人讲话,或是很想跟别人讲话,当你有这些跟以往比较不一样的反常行为出现的时候,那表示你的情绪可能已经需要处理了。


还有,你开始遭逢一连串的莫名其妙的意外。因为很多人的情绪会往外投射,于是变成你自己没事,别人来找你麻烦,比如莫名其妙地被人痛打一顿,或是欠你钱不还等等。其实这些事情都跟你压抑的情绪有关。被压抑下去的情绪,有时候会变成生活上一连串倒霉的事。


这里有一个最简单的检视方法,我常问很多学员,你多久没有开怀大笑?多久没有觉得“活着真好”了?多久没有那种很喜悦、很自在的感觉了?多久没有感觉到这个宇宙是这么的慈爱、命运每分每秒都在眷顾你?


你是否觉得活着是轻松不费力的,觉得要完成一件事情是可以轻松不费力的?你有没有这样的信念,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心情?


或是你有没有在走路的时候,感觉脚步很轻松自在?是否觉得整个生命是神圣、喜悦与成长的?还是你觉得每天都过得很艰苦,又奋斗完一天了,每一天都应付得很辛苦?平平安安还没事,如果出了一两件大事,你又觉得应付不来,那么你的焦虑症就快要累积起来了。


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

用适当的方式把情绪代谢掉


但许医师也常讲,如果大家被医生诊断出焦虑症,就是你从早到晚都在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而且这个情绪已经影响到你的身体、食欲、睡眠、人际关系以及工作了,首先我要恭喜你,因为至少你的焦虑情绪有一个出口。


如果焦虑情绪没有出口会更麻烦。什么是没有出口的焦虑?像是B型肝炎、乳癌与大肠癌。


有时候焦虑的情绪虽然是一个警讯,但它也是一种释放。


所以,当你感觉到焦虑不安,当你手在发抖、很紧张、很恐慌的时候,不要忘记提醒自己,你要说:“好高兴喔,我现在正在释放焦虑的情绪。”


很多人问我,焦虑会不会好?焦虑会自己好。


因为当焦虑的情绪累积到某个程度,你发生焦虑了,也就把那个情绪释放掉了,那么有一段时间,你会过得还不错。可是如果造成焦虑的问题依然没解决,那么下次你的焦虑症会继续发作。


有些人几乎一辈子都在焦虑状态,很多人从很年轻就开始失眠。许医师希望大家能够觉察自己,你是不是一个高焦虑的人,还是你会觉得有事明天再说?


你是这样的人吗?即使世界会爆炸毁灭,反正我也不是第一个死,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死;公司裁员不一定第一个裁到我,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高焦虑特质的人,永远担心每件事情的细节,永远不放心,永远担心自己做不好。不过许医师不是这样的人,因为我觉得,假如我表现不好,让其他人觉得这么差劲的人也敢上台演讲,让别人有信心,那我也有一种功德。


很多父母来找我,询问小孩子的功课、脾气等问题,我常跟父母讲,你首先得成为一个不焦虑的父母亲,安定好自己的心,你才有办法帮助你的孩子,否则孩子在一个高焦虑的教养环境底下,长大很容易神经紧张。


那种很负责任、很容易担心的妈妈,她的小孩大多都是神经紧绷的。往往高焦虑的父母亲,其人生观是很负面的,他们常常担心每一件事情都会往负面发展,什么事情都在做最坏的打算。


几乎所有的焦虑情绪都会让大家处在一种紧张、不安的气氛当中。我常讲,我们的身体细胞很伟大、很棒、很神圣,功能也很好。可是我们经常让它泡在我们的紧张、焦虑、恐慌、担心等各种情绪里,当我们的细胞“泡”在这么多的负面情绪里,当然早晚会出问题。


今天我请大家做一个自我检测,你是一个高焦虑、高担心的人吗?如果是的话,你就要开始问自己,我的高焦虑、高担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怎么来的?


被压抑的情绪可能会演变成身体的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觉察与观照自己的情绪,并且用适当的方式把情绪代谢掉,让自己感受到生命的喜悦与命运的眷顾,活出轻松自在的人生。


作者|许添盛

摘自 | 《许医师安心处方》书配C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情绪   警讯   焦虑不安   好朋友   浓度   美文   焦虑   负面   医师   亲近   多久   紧张   担心   事情   身体   轻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