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淫之人,一看便知”:这四样东西,容易招惹祸害,要丢掉


“邪淫之人,一看便知”:这四样东西,容易招惹祸害,要丢掉

卷首语:

“邪淫”,就是不正当,不为社会道德和法律所接纳的邪思歪念。《楞严经》中记载,邪淫心太重,时间久了,相貌就会发生改变。

俗话说:相由心生。我们的心中想什么,脸上就会呈现出什么。邪淫太重的人,往往身体会心神不宁、多病。

“色字头上一把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邪淫之人,一看便知”:这四样东西,容易招惹祸害,要丢掉!

“邪淫之人,一看便知”:这四样东西,容易招惹祸害,要丢掉

一、脸有色相

脸有色相的人,是最会伪装的一种,你要看穿ta们,需要更高的眼光和阅历。得道之人看得透彻,如此大卖色相之人,都是些披着红粉的骷髅罢了。

“色相勾魂,面相定心”。色相一时勾人魂魄,谁沾谁倒霉。面相才能一世安定人心,沾谁谁有福。

“养面修心、行事积福”。人生命运何处寻,过去,现在,未来。"福祸相依,否极泰来"。

福和祸是相互依存的,如果一个人最近运气背的话,那么说明他的福气就快来临了。

福与祸相互之间能够转换,而且他们都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在平常生活当中,灾难可以包含着福气,而福气当中也可以隐藏着我们所说的灾祸。

人生之中,如果碰到几个"祸事",别怕,是福来了。

“邪淫之人,一看便知”:这四样东西,容易招惹祸害,要丢掉

二、身带穷酸

穷酸气,不是由家境决定的,所谓穷酸气是一种气质。有的人家境一般,但是待人接物大大方方,有人家境很好,但是小肚鸡肠,让人不舒服。

很多人无意识地说的话做的事才能证明他真正的修行。开豪车一身名牌的不见得真的是有钱人。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的,也有可能很有钱。

所以我看人基本上不看表面,我从来不觉得穿金戴银的就一定是贵人。但大凡那种对底层的人都很客气礼貌,言语睿智的人,都不容小觑。

“邪淫之人,一看便知”:这四样东西,容易招惹祸害,要丢掉

三、嘴吐邪气

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而言,诸如风、寒、暑、湿燥热(火)、食积、痰饮等等,均为邪气。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淫、纵欲容易导致人的精神萎靡不振,外界的阴邪之气容易乘虚而入。

邪正盛衰,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影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行事极端的人容易嘴吐邪气,难以维系自然界的平衡,容易招惹祸害。做人说话不要太过分,处事要留有余地。

做人性质温和,以慈悲匿恶为本,重养心,上善若水,天下无为。

“邪淫之人,一看便知”:这四样东西,容易招惹祸害,要丢掉

四、心情暗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人在昏暗的环境下,情绪变化是会有一定的影响的,并不会变成一个很积极的人,要么会变成一个毫无追求的人,要么是变成一个负能量满满的人。

这都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环境对一个人情绪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本身因为熏陶也会充满香气,于是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和素质低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了卖鲍鱼的市场,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变臭了,也就不觉得鲍鱼是臭的了。

“邪淫之人,一看便知”:这四样东西,容易招惹祸害,要丢掉

结束语:

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

世事无常,看淡放下。人世间纷纷扰扰,彼此互相原谅与担待,演绎着这世界所有的恩怨情仇,看红尘沧海桑田,一时一事,本无定数。

面对着一切,过去了就放下,无需纠缠,从容淡定,犹如云聚云散。每一天,每一刻,都是结束,也都是开始。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邪淫之人,一看便知”:以上这四样东西,容易招惹祸害,若有,真的要丢掉。

“邪淫之人,一看便知”:这四样东西,容易招惹祸害,要丢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祸害   荀子   穷酸   盛衰   色相   邪气   鲍鱼   虚实   面相   家境   兰花   福气   美文   香气   疾病   东西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