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财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社会中绝大部分人都觉得钱不够花?

年初的时候看到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个数据,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但是在头条上面,经常看到的问答是年入百万都算是穷人。

后来再到处查找数据,即使是放眼全世界,年入百万的人也绝对是凤毛麟角,少数中的少数,在中国年入百万超越了99%的人,在全世界年入百万人民币超越了99.9%的人。

但是为什么即使是年入百万的人,仍然有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越是中产越是焦虑呢?我认为“中产”,这个概念就是顶层精英故意设计出来的,给予很多看似收入很高的人一个虚幻的名义。绝大多数所谓年入百万的中产,其实跟大多数月入千元一样都是穷人。

本文希望通过对财富本质的理解,来指引大家看透大家身处的贫穷之局:

一、社会不需要太多的富人

二、穷人都是离钱最远的人

三、真正的赚钱知识,无人教授

四、破局思维——摆脱穷人思维的三种方法

———————————————————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认知决定层次、选择大于努力,独立思考使我们不盲从亦不屈从。

“不唯上、只唯实”是我等自媒体人的基本价值观。

维护普通人的利益是我等自媒体人的良心所在。

————————————————————



一、社会不需要太多的富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已经几千年历史,在任何一个时代,富人都是极少数。虽然生产力不断地提高,但是真正掌握资源的人永远都是少数人。那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富人少,并非偶然,而是人类社会的底层运转逻辑。

为什么说社会不需要太多富人呢?这就涉及到关于财富的本质的认知了——财富和权力,本质上就是对资源的控制权。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只要有人类组织的地方,就一定存在对资源的控制权之争,控制的资源越多,权力或财富就越大,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在任何形态的政权或组织里,金字塔形的分层是目前人类社会中最稳定、且存在最多的组织形式。这样的组织形态,意味着社会根本不能有太多掌控资源的人,也就是说社会不需要太多富人。

任何时代,中下层阶层永远是社会的大多数,跟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水平没有关系。再怎么富裕的国家,站在金字塔尖的人永远都只是极少数。

一个组织想要发展,就必须驱动组织成员去创造/生产财富,而驱动人去进行生产的最有效的动力有两个:一是生存需求(衣食住行),二是欲望(脱离生存所需之外的东西,比如“梦想”).

2020年,中国宣布消灭绝对贫困,中国再无绝对贫困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意味着中国没有人再为生存而发愁。但是与此同时,每年不断上涨的社会平均工资收入,也在不断地提醒大众——你再不努力创造财富,你就低于平均线了。这也是为什么每年社平工资公布的时候,大多数人感觉被平均的原因所在。

我国有两个扶贫标准,一是1986年制定的绝对贫困标准,把198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6元的农村人口定为扶贫对象,绝对贫困人口为1.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8%。后来此标准随物价调整,到2007年时为785元,人口减少到147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6%。二是2000年制定的低收入标准,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在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之间的为低收入人口,当时为6213万人,到2007年年底,低收入标准调整为1067元,低收入人口减少到2841万人。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华为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华为在向全体员工分红之后,华为人均收入超过100万/年,任正非就为此发愁,当华为员工不再为生存工作之后,工作的激情下降,产出也随之下降;为此华为的领导班子专门开会研究如何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次年就提出全员重新竞聘上岗,工龄重新计算的重大举措。与此同时,华为鼓励员工在深圳买房,一旦工资遇上房价,即使是百万年薪也是远远跟不上房价的

即使是以管理能力著称的华为,也脱离不了用生存和欲望来驱动人的基本逻辑。

所以无论在生产力多高的社会或组织中,掌握资源控制权的永远是少数。任正非虽然只拥有华为1%的股权,但他仍然是华为的绝对控制者,除了他之外的所有华为员工(包括如余承东一样的高管)都在被控制。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二、穷人都是离钱最远的人

上一篇章,我讲了关于财富的本质的一些认知,这一章我重点讲讲,为什么很多人赚不到钱。虽然钱不能代表财富,但却是现代社会中财富的量化符号。对于普通人来说赚到钱,就是拥有了财富。

如果我们把一个社会当中流动的钱看成是一条河流的话,你所处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取到多少水(能赚到多少钱)。

换一种说法就是,越是钱多的地方,赚钱越容易。巴菲特说过:要去鱼多的地方钓鱼

这一理论,在过去改革开放四十年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国家搞经济特区的时候,最先去到深圳的那一批人就是离钱最近的人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做对外贸易的那一批人就是离钱最近的人

互联网大潮来临,奋不顾身进入互联网的那一批人就是离钱最近的人

中央税制改革及商品房政策出台后,投身房地产或最先在城市里买房的人就是离钱最近的人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一个社会的财富只要在不断流动,就会创造无数的机会。而财富不流动的社会,穷人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永远沦为资本的奴隶,比如我们的近邻韩国,就连一国总统都被财阀所控制。具体新闻各位可以看看韩国刚刚放出来的三星掌门人李在镕,即使引起全民公愤,也只是被判两年,坐牢时间仅仅半年多。

任何社会中都存在马太效应:越是富人赚钱越容易,越是穷人赚钱越难。

当你觉得赚钱越来越难的时候,就应该反思一下,你自己所在城市、所在的行业、所从事的职业是不是离钱太远了。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再说一说我自己对未来十年,财富流向的一些判断和预测,未必是百分百准确的,希望能给各位阅读我文章的读者的一些参考吧。

2021年中国正在进行一次非常巨大的经济及社会转向:互联网行业反垄断、房地产去金融化、教育行业去资本化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在指向中央高层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方向性引导中国要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减负运动,让中国人、中国社会以更低的负担、更低的成本运行,大大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大国博弈中取得优势!

详细内容大家可以阅读我的另三篇长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政策方向进行了解读:

《大道至简——解读热门事件背后预示的未来发展趋势》

《洞见未来:下一个十年,低成本生存,将成为竞争常态》

《理解政策意图,远比理解政策本身重要——解读重大政策的高层意图》

华夏文明的复兴,会走出一条与任何国家的发展史都不一样的路径,跟随大国崛起的方向,从事相关产业的人会在下一个十年里获得超越多数人的收益:

第一个大趋势:一线城市放缓,新一线城市群崛起。

中国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国的14亿人口和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足以催生十个以上的大城市群,过去四十年,北上广深已经成为超级大城市,以现有的技术及生产力水平,已经触及单一城市的容量上限,扩张空间受限。

大城市永远是机会和财富最多的地方,小城市的资源早已被固定圈子的人垄断,普通人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除了小卖部和烧烤摊,大多数普通人在小城市几无上升空间,回归小城市要非常慎重

未来十年里,一定会有更多的新一线城市在诞生和发展起来,提前布局这些大概率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主力的城市,必将事半功倍。我也只能说一些目前初露锋芒的城市,供大家参考

西部最有潜力的地区:成渝经济圈

西南最有潜力的城市:贵阳

中部最有潜力的城市:武汉、南昌

西北最有潜力的城市:西安

华东地区最有潜力的城市:合肥、郑州、杭州、苏州、南京

华南地区最新潜力的城市:佛山、福州、大湾区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第二大趋势:低技术含量服务业衰落,高技术含量制造业崛起

中美对抗本质上是国力的竞争,不是人数的竞争。高精技术产业才是中国崛起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不会打压腾讯、阿里、拼多多的原因,在美国眼里,这些企业只是给美国股民输送利润的工具人罢了。像华为这样有技术研发、有产业制造能力的企业,还不去美国上市的企业才是真正的最有威慑力的企业。

显然我们的高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2021年已经着力对打着科技名,行垄断之实的所谓巨头进行管制和调查的原因所在。

与此同时,随着高校长达20年的扩招,目前中国已经有2亿+的大学生,只有第三产业(服务业)才需要大量的办公室白领,但高端制造业又缺少有知识有技术的工程师,所以未来职业教育、高精技术类教育,一定比以升学为目的培训更有效。

各位家长在给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应当改变现在以坐办公室为目的专业选择,选择代表未来方向的技术型专业,将会更有就业竞争力。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第三大趋势:中国必将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主体,需要大量的能够走出国门的企业和人才

与过去的最单纯的贸易型的对外贸易不同,中国在未来十年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进出口总量也将巨额提升。但更多的机会在于更多的中国企业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一领域必将未来最大的市场红利,对个人来说也是非常难得的跨越阶层机会。具体可以参照二十年前跨国企业在中国分公司的高管。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三、真正的赚钱知识,无人教授

虽然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度重要,因为财富代表着你对资源的控制力。但令人恐惧的是,目前的教育体系没有任何人会传授你关于财富积累、关于如何赚钱的知识。

一方面我们的老师大多数都是不会赚钱的人,他们没有教授学生赚钱的能力。

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在搭建之初,就是以培养标准化社会零件为目的。

这就造成了目前社会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能赚钱的人没有平台也没有动力来传授关于赚钱的知识,有平台有动力的人却没有关于赚钱的任何知识。

对于社会来说,谁赚多少钱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足够多的标准化零件来维持社会机器的运转,标准化可替代的零件越多,社会整体的运行效率越高,成本越低。

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内,医生、教师、政府官员、大型国企员工的名义收入远低于社会主流收入的原因。

在这样的教育系统中,不仅学生学习不到任何关于赚钱的知识技巧,甚至还会被灌输很多对赚钱起反作用的观念。比如:勤劳致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安贫乐道等等。(这些都与主流认知不一致,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审核,所以不作展开,也可以私信我单独讨论)

当大多数人以做标准化零件为目标时,就必然以工资做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这样的收入,无论再高都很难让你成为社会资源的控制者。一旦离开单位,就失去了收入来源,自己也没有独立赚钱的能力,在劳动力稀缺的时候还能通过更换工作来获得收入。但是一旦年龄增大,技能过时,就必然面临失业危机。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这也是为什么在阿里巴巴这种超级企业(小型社会),领导可以随意处置下属的原因,即使是侵犯员工尊严,甚至性侵都可以被接受,但是员工只要抢两盒月饼就可以被光速开除的原因——控制者自上而下,控制包括员工尊严在内的一切资源。被控制者除了拿到工资之外,没有任何控制权,想要得到更多,就必须拿出控制者想要的去交换!弱者无自由、弱国无外交就是这样产生的。

万幸的是,在中国,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还不能像韩国财阀一样掌控一切,逍遥法外。


四、破局思维——摆脱穷人思维的三种方法

前面三章总结一起也挺简单,整个社会要发展、要创造更多的财富,就需要让更多的人处于社会的中下层,才有可能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资源、财富。想要破局、想要跨越阶层本身就是一件逆流而上的艰巨的事情。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想躺平,就必须从认知层面进行彻底的改变。站在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大多数时候对事物的判断与普通人截然不同。在此我也只能从我自己的角度给出三种摆脱穷人思维的方法,纯属个人见解,不一定符合各位读者的口味,大家自取所需。

方法一:从事回报率高的行业或事业

安稳是赚钱的天敌,追求稳定是大多数人的被灌输的的底层认知,我们经常会被这种潜意识中的需要的安全感所左右。但是真实的社会是不断变动的,从来没有真正的安全,想当年国企是多少人心中最安全的企业,却在90年代迎来一波下岗潮; 再看近年来高速收费站进行ETC(自动收费)升级,大量收费员被裁员。

穷人想要翻身,就一定要从事回报率高的行业或事业,注意这里说的不是赌博,赌博是风险高,但不是回报高。

以最近爆红网络的奥运冠军全红蝉为例,如果她也像我们一样,按部就班地考大学,找工作,她的家庭可能十年以后也未必能翻身。但选择了竞争奥运金牌,一朝获胜全家翻身。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全红蝉领取东京奥运会金牌



方法二:换圈——摆脱螃蟹效应

螃蟹效应( “Crab Bucket Syndrome” 或者 “Crab Syndrome” ),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就没有一只能爬出来了,不因为别的原因,就因为相互扯后腿的缘故。————百度百科

要知道大部分中下层人难以突破阶层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旦你有创新的想法,改变圈层的梦想的时候,你前进最大的阻力就来自于你原来的圈层。

他们会不断地告诉你不要挣扎,不要抗争,老老实实地干活图一份温饱才是最佳的选择,这些人里很多还会是你的至亲好友。

所以想要改写命运,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你的人际圈子,果断地与拖住你的圈子断绝关系,往往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要知道鸡窝里飞不出雄鹰,狗群里跑不出狼王。

站在金字塔尖的人都是孤独的。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方法三:自律——与低级欲望绝交

前文讲过,驱动人的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生存需要,一种是欲望。当生存已经 不足以驱动人的时候,富人们就会用欲望来驱动你。

名车、名表、名包等等外在的虚无来不断吞食你所积累的财富,让你以为有了豪车就代表了实力,有了奢侈品的包就代表了身份。其实这不过是富人们控制你的 一种手段罢了。

毕竟王思聪一车跑车的钱与你买一辆奔驰的钱,按所占各种的财富比例来看,你付出的远比他付出的多得多。

真以为有了这些就有了地位?别做梦了

真正的地位来自于对资源的控制,你掌握了多少资源(人也是资源的一种,别不敢承认),决定了你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穷人想要翻身的第三个方法,就是和那些富人灌输给你的消费欲望绝交!专心于自己的事业,不为外物所动摇,才能真正地走到金字塔的上层。


破局思维——我们都被困在财富的囚牢里

结语:

写了这么多,是我这么多年奋斗的一些心路历程吧,我也很难说是不是一定正确,各位读者请自己判断。

我从一个农村孩子,走到今天,每年收入大概有一百来万,有多不容易只有自己知道,跌了无数次的跤,也曾经整晚整晚睡不着觉。

正如一句佛家偈语所说: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

其实身体上的苦我吃得不多,顶多就是小时候做农活吃过苦。但心灵上的苦难却从未断过,与亲人观念上的冲突一直都有,原来还试图去说服他们,现在我已经基本不再说了,自己知道自己的方向就好,何必强求他人与自己观点一致。

即使是在头条,我写的文章里,基本都是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总是有人在评论区或私信里一通骂,这些人我现在已经不再生气,直接删除,眼不见为净。

毕竟,认知层次越低的人越偏激固执,真正高层次的人都是豁达包容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三星   华为   控制者   囚牢   财富   低收入   美文   富人   中国   认知   穷人   思维   员工   收入   原因   社会   城市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