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说的事其实就是一个案件

现在网上闹得纷纷扬扬的莫言母亲拾麦穗挨打事件,实际上只能是一件无头公案。譬如一个民事纠纷事件,要有这样几个要素:【一】背景场景,【二】当事人,【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先说背景与场景。这事发生在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国家最困难时期,人民整体贫困,国家还要偿还外债,农业科技不发达,生产力低下,老百姓只是在麦收和过年时吃几天白面馍;平时则是奢望。麦收季节,老百姓都想多获得些麦子来改善全家生活,这是常情;但当时是集体经济体制,个人的私欲与集体经济恰是一对矛盾。一个要从集体的地里拿集体财产,一个要保护集体财产,这就有了发生冲突的客观因素。再说一下当事人和起因、经过与结果:很明显,地里散落的麦子并没有放开让个人拾。那么莫言母子俩“拾的麦穗”是不被(看护人)认可的,可能要强行“没收”。莫言母亲当时骂了没有?与看麦人撕打了没有?若没有,那么看麦人上去就“扇耳光”,则是恶霸流氓行为,是不可原谅的!尤其是莫言就站在面前,看着母亲受辱是无法忍受的,是一辈子的痛和耻辱!但这些都是时空久远的事,是莫言先生自己述说的,公、私两方代表只有一方在瑞士授奖现场陈述,其真实性又有谁能说清楚呢?但莫言母亲挨打应该是真的,这点他应该不会编造的。

因而,一个远离当时背景,又无法复原场景,缺乏全部当事人,缺乏见证人的一个事件,现在大家如何评判呢?只能仁见仁,智见智,无法再现真象。母亲挨打,莫言先生愤慨,这是孝子常态,普天下皆然。从这点上看,我深表同情!

大家若非要争出一个是非来,不亦难乎!除非老天爷出来还原当时场景,否则都是臆断!有的人喋喋不休,无非质疑莫言的立场和用心。其实一个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莫言应该还是爱国的,只是不象茅盾、巴金、冰心、赵树理等那样面朝东写作,他是面朝西写作,时而又转着圈写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冰心   常情   民事纠纷   麦穗   麦子   起因   美文   当事人   老百姓   案件   财产   场景   集体   母亲   背景   事件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