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工作后什么能力最重要?

结合自己最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分享一些看法:

练习输出方案,是让自己“有价值”的第一步。

尤其是,对于你我这样没有资源,需要白手起家的人来说,蒸蒸日上的第一步就是用有逻辑地解决方案代替旁观和抱怨。

至于“输出方案”的方法,可以试着让自己的思想,按照这样的顺序展开。

【事现】事实和现状→【解预】解释和预测→【方行】方案和行动。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淮海战役时,粟裕曾经向中央发过一封电报的"齐辰电"。此电在军史上地位极要,因为这份电文的建议,之前设想的“小淮海”变成“大淮海”,大大加速胜利进度。

电报全文如下——

军委,陈邓,并报华东局、中原局:

对敌可能采取方针估计与对策







02、

仔细分析,“齐辰电”正好映射了之前提到的逻辑:【事现】事实和现状→【解预】解释和预测→【方行】方案和行动。

比如:

(一) 由于全国各战场的不断胜利,尤其是东北的伟大胜利与完全解放,促成战局的急剧大变化。
在此情况下,蒋介石有采取下述两种方针可能:


第一,以现在江北之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之部队,继续在北与我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及华南防御。

第二,立即放弃徐、蚌、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我南渡,并争取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俟机反攻。


(二) 蒋介石如采取第一方针,使我在江北仍有大量歼敌的机会。如果能在江北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在我大军渡江之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不致有大的战斗(如在江北大量歼灭了敌人,则严重的战斗要在华南才有打的),也不致使上述各省受战争之更大破坏,使我军于解放后容易恢复。但如此,对江北及华北各老解放区的负担仍将加重,尤为不利。


如果蒋介石即采取第二方针,可以大大减轻我江北及华北各解放区的负担,使这些解放区迅速得到恢复,但我今后渡江要困难一些(困难仍完全可能克服),并于渡江之时在苏、浙、皖、赣各省尚须进行一些严重的战斗和部分拉锯战,且在江南大量歼敌的条件亦较江北差一些,这又是不利的一面。


(三) 我们不知各老解放区对战争尚能支持到如何程度。

如果,认为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是对的,则我们在此次于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新海敌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州)固(镇)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消灭之(或歼孙兵团,或歼黄维兵团),同时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路,错乱敌人部署与孤立徐、蚌各点敌人。

如果,尚能作较大的支持的话,则以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为更有利。
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段铁道,以阻延敌人南撤。


03、

2017年的时候,自己曾经整理过的一个笔记汇编。

当时有一点启发,语言是思想的外化。当我们可以清晰地梳理,表达一个事情的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就会顺带产生。

于是就把这些资料起名叫做:「句法就是办法」

这一次重新提炼,作为《每周行动纲领》中的一条:

就像开头说的,练习输出方案,是让自己“有价值”的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葫芦岛   江防   华北   华南   解放区   江南   沿江   兵团   蒋介石   美文   江北   方针   主力   部队   敌人   能力   方案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