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姐弟到夫妻,嫁入豪门23年,己灭子亡,她的悲剧,古今通用

沈复对妻子芸娘说:恐怕到鬓发变白的那一天,你却走不动了。

芸娘:今生不行,那就期待来世。

沈复:来世你做男人,我做女人相随。

这是《浮生六世》里作者沈复与妻子芸娘之间的对话。

彼时,两人伉俪情深,琴瑟和鸣,在200多年前的古代,这样一对情侣夫妻,实属难得,羡煞众人。

然而,情深不寿,俩人仅仅相处23年,23年后,芸娘病亡,儿子夭折,女儿做了童养媳,沈复流落在外。

从表姐弟到夫妻,嫁入豪门23年,己灭子亡,她的悲剧,古今通用

当时的沈家,在江南苏州沧浪亭边居住,属名门世族,又正值太平盛世。

芸娘是沈复舅舅的女儿,比他大几个月,性格温柔温和,才思隽秀,但家庭条件一般。

沈复担心这样一个弱女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面福泽不深,所以整个心思都放在她的身上,并且央求母亲让芸娘做儿媳妇。

母亲也喜欢芸娘,于是欣然取下手上的金戒指赠与芸娘,算是定下这门亲事。

初过门的芸娘,还是深得婆婆喜欢。

夏天热的时候,沈复请求母亲让他们搬到父亲垂帘宴客的地方——爱莲居隔壁,母亲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母亲生日的时候,家里请了戏班子,父亲点了一首伤心断肠的《惨别》,芸娘不忍看悄悄回屋。

后来母亲知道原因后立马改点了喜庆的曲目。

沈复与芸娘搬家后,在房子周围种了很多秋菊,在春末夏初开放的季节,邀请母亲去小住,母亲住得都舍不得回去。

芸娘这样一位平民家里的女子,能顺利嫁入沈家,跟丈夫情投意合,并得到婆婆足够的尊重,在当时已是非常幸运。

从表姐弟到夫妻,嫁入豪门23年,己灭子亡,她的悲剧,古今通用

虽然属于近亲结亲,但这样的情况在那个年代屡见不鲜。

更重要的是,夫君沈复对她也特别好。

他经常跟芸娘一起品酒论诗,芸娘从小没上过私塾,但读书写字样样在行,离不开沈复的厚爱和指导。

芸娘喜欢吃臭豆腐,但沈复从小不吃,在芸娘一而再再而三地游说尝试下,竟发现臭豆腐的香味,从此情之所钟,即使丑陋也不嫌弃。

在古时,女子不能参加大多数的公共集会活动,有一次洞庭神的祭词,沈复把它描述得十分好玩,芸娘忍不住也想去看看,沈复就把芸娘女扮男装悄悄带着,回来的时候请了一顶轿子送回来。

在那个妻妾成群的年代,芸娘想为夫君纳妾,却遭到夫君的拒绝,一生一世一双人,沈复把他全部的爱都给了芸娘。

看书的原著,沈复笔下情丝缕缕,与芸娘的相处,好像就在眼前,一点都不像古代的封建社会。

跟男人在外面抛头露面,女人在家安分守己的认知比起来,他们这一对就像两只自由的小鸟,在沈家的庇佑下快乐生活玩耍。

可就是如此的美好生活,也仅仅过了23年,其中原因,可以总结为四点:

从表姐弟到夫妻,嫁入豪门23年,己灭子亡,她的悲剧,古今通用

1.芸娘一味谦让

沈复的弟弟要结婚,他和芸娘就搬出来住。按我们在原著里看到沈家的产业,他们当时住的地方肯定不小,那仅仅是一个弟弟结婚,他们就得搬出来。

而且他是哥哥,过去即使有弟兄几个结婚,像这样的名望家族还是住在一个大院里,每日三餐统一有人做,大家一起吃。

书中没有描写其中缘由,但我们从作者不愿明说,不愿直说的无奈话语里,感受到了弟弟的强势和哥哥嫂嫂不愿与人争的佛系生活。

弟媳婚前梳妆的时候少了珠花,芸娘二话不说,把自己的拿去给她,还说这个东西本性属阴,女人又是阴,多了不好,她只喜欢旧书旧画那些。

看得出来,他们两个对物质的追求淡泊,一心只追求精神的丰盈。

沈复随父亲外出工作,公公知道了芸娘会识字写字,于是交代家信以后就有芸娘代劳。

刚开始还帮忙写,后来母亲怀疑芸娘讲述事情不妥当,又有一些闲言碎语,母亲就不让她写了。但她并没向家父说出这些原因,家父还以为芸娘是不屑于帮忙写。

在一次信中,芸娘本是告知弟弟向别人贷了款,别人已经在催要了,而她是担保人。

公公那样的人物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家里产生这种不体面的事情,于是写信质问弟弟,但弟弟却反咬一口,说是芸娘贷的款,公公信以为真,把芸娘赶出家门。

沈家人喜欢认很多义子义女,所以在外人看起来,沈复姊妹最少有20多个,但真正至亲也就沈复姐姐和弟弟。

姐姐出嫁后就只剩下弟弟,对于弟弟的自私和冷血,甚至恶毒,沈复和芸娘都没有极力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贷款这件事情还是在一年多以后,父亲终于知道了真相,才通知把两人接回家住。

芸娘这种不争不抢不辩,可能也源于沈复对她的爱。把她赶走的一年多,沈复也追随妻子离开家住。

从表姐弟到夫妻,嫁入豪门23年,己灭子亡,她的悲剧,古今通用

2.有违家风

要说芸娘这样一位温柔贤良的媳妇,此生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与一青楼女子拜姐妹。

过去的男人都有纳妾的风俗,芸娘也不例外,没多久,就想为夫君物色合适人选纳妾。

憨园16岁,是她相中的女子,还没经过夫君同意,芸娘私下就与憨园结为姐妹,并把自己的玉手镯赠与她。

并发誓:玉在人在,玉碎人走。

遗憾的是,最终憨园被另外一个更有钱的人家娶走。

沈家这类人家,纳妾不奇怪,但与妓女结为姐妹,就有辱家风,有损形象。

芸娘在婆婆家生活了那么久,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规矩,但为什么还犯这样的错误呢?就一个原因,她太爱沈复了。

她爱沈复可以爱到忽略自己,爱沈复可以爱得为他做一切事情,不论对错。

沈复也没有强烈阻止妻子的这一行为,让她从此在沈家地位一落千丈。

从表姐弟到夫妻,嫁入豪门23年,己灭子亡,她的悲剧,古今通用

3.不懂心机

公公常年在外工作,希望身边有一个女子,能够帮忙打理自己的日常起居,说白了,就是想纳一小妾。

因为每次是芸娘写信,这件事情她就没有告诉婆婆,而是私下里替公公办了。

不巧的是,没多久公公生病,这件事情就败露了,婆婆把一切原因怪罪于这个小妾,从而对芸娘故意隐瞒不报产生了恨意。

对于婆婆来说纳妾就是跟自己争男人,虽然时代允许,但不是谁都像芸娘一样那么大公无私,是个女人肯定都不愿意。

从前婆婆对芸娘疼爱有加,这件事以后婆婆再也不待见她了。

再加上沈复给一个朋友担保贷款,这个朋友逃之夭夭,追债的就住在自己家隔壁,这件事情让父亲知道了,父亲觉得颜面丢尽,严厉告知三天之内全家搬走,甚至要从家族上把他们除去。

不仅惹怒了公公,又惹怒了婆婆,这对芸娘和沈复来说,简直就是大难临头,没有退路,也没有去处。

此时芸娘身体已经非常不好,连正常走路都不能坚持太久,身边又有一双儿女,女儿14岁,儿子12岁。

没办法,沈复把女儿托付给表兄做童养媳,正在读书的儿子托付给友人学做生意。

沈复带着病重的芸娘投奔到芸娘曾经的好姐妹那里,从此一家人支离破碎,芸娘因病重不治身亡,儿子莫名夭折。

从表姐弟到夫妻,嫁入豪门23年,己灭子亡,她的悲剧,古今通用

4.反思

看沈复和芸娘一生的悲剧,令人唏嘘,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上几点,在今天依然通用。

生于优渥之家,一心只向田园牧歌琴棋书画,从没把心思用到居家过日子上。

弟弟可能也是看到他们这样好欺负,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哪怕是家父去世,也不愿告知沈复,怕他回来争家产。

但凡沈复芸娘稍微务实一点,借着沈家的基业打理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更别说芸娘与妓女拜把子,背着婆婆给公公找小妾,这种低智商的错误为她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我们常常有一句话叫“一入豪门深似海”,并不是说豪门有多可怕,而是既然是豪门,规矩必不可少。

嫁入豪门的女子,除非实力相当,稍有不匹配,就要加倍努力学习,让自己的思想认知见识各个方面都与豪门跟得上。

而不是踏入豪门之后,只会坐享其成,恃宠而骄。

读经典,懂生活,让我们在古人的故事里吸取教训,在当下懂得更好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家父   夫君   在外   表姐   公公   美文   豪门   古今   婆婆   悲剧   弟弟   姐妹   妻子   儿子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