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人们满脸的汗水里,还是读到了生活的艰辛,努力吧


从大人们满脸的汗水里,还是读到了生活的艰辛,努力吧


从大人们满脸的汗水里,还是读到了生活的艰辛,努力吧


从大人们满脸的汗水里,还是读到了生活的艰辛,努力吧

前不久到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游玩,看到有关《诗经》里的植物标本展示,惊奇地发现所谓的“莠”竟然是我们常见的狗尾巴草。起初曾将这个“莠”字误读为“秀”,只知道它是“不好”的意思,难道狗尾巴草不好吗?

李时珍是这样解释“莠”名的来历的:莠草,秀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其茎治目痛,故方士称为光明草、阿罗汉草。原野垣墙多生之。苗叶似粟而小,其穗亦似粟,黄白色而无实,采茎筒盛,以治目病。恶莠之乱苗,即此也。

狗尾巴草作为一种常见的杂草,确实令人讨厌,我们学习的那首有名的《悯农》诗里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些要被锄掉的草,大部分都是狗尾巴草。为什么非得在烈日下锄掉呢?因为狗尾巴草生命力旺盛,只要有湿气、稍微沾一点土,就能蓬勃生长。成语“斩草除根”就是说它有极易生长的特性。

俗话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说法,但草木每年都能再来一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我们却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因此仅从珍惜时间的角度讲,狗尾巴草带给我们的启示已经不能将它简单地贴上“不好”的标签了。

实际上狗尾巴草带给我们的远不止此,狗尾巴草长在田地里是杂草,但长在田埂上、荒野里的狗尾巴草作为牲畜们的美味食物,曾是小时候我们最喜爱薅的野草。近期听蒙曼老师讲古诗,她说采莲是江南少女的一项日常劳动,诗人们喜欢歌颂采莲女的娇俏美丽,而采莲姑娘也在劳动中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在我们北方,作为农家子女我们的童年哪一个没有放过羊、薅过草?放羊和薅草同样充满了乐趣。羊群顺着河沟吃草,偶尔抬头轻叫一声,像是在呼唤同伴,也像是在告诉主人:该往前走走了!小主人或者在草丛中逮蚂蚱,或者躺在厚厚的草丛上看天。那时候天上的云朵很白,不停地变幻着各种形态。如果有夕阳来映衬,更是绚丽无比,有着难以描述的动人之处。

薅草的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谈天论地,说的大多是看过的电影、画书。有时候大家也会放下篮子专门去采狗尾巴草的毛穗穗,编成长辫子作为武器互相打斗,或者编成裙子束在腰间,想象自己成了穿着百褶裙的公主。

有时候我们也会像侦察敌情的解放军叔叔一样,戴着柳枝编成的帽子去偷人家的玉米或者瓜,大多数时候是能得手的。篮子里的狗尾巴草为我们隐藏“战利品”可是立了功劳的!

在还没有分田到户的年代,生产队每年都要积肥:挖一个大坑,将水、杂草、土堆在坑里沤。开始挖出来的土堆得高高的,在我们这些在平原长大的孩子们眼里就是“山”,爬到上面再滑下来,那种快乐和城里的孩子滑滑梯是一样的。草都是大人们一镰刀一镰刀割来的,他们常常把草压得实实的,用肩膀扛着送到积肥坑前。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一座座移动的小山。虽然我们还很年幼,但从大人们满脸的汗水里还是读到了生活的艰辛。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狗尾巴草通过风、流水、小鸟的啄食,将绿色播撒在广阔的天地之间。作为饲料、作为药物,默默地为人类贡献着自己,也默默地承受着“莠”的恶名。不过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莠”字:一种优秀的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李时珍   秀而不实   谈天论地   阿罗汉   野火烧不尽   百褶裙   土堆   镰刀   草丛   杂草   草木   美文   汗水   生长   艰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