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怎么破?

为什么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怎么破?

周六上午培训学习,许多人都在课堂上写心得体会,这是作业。毕竟都挺忙的,早点写完也能好好利用下这残余的周末。

我却没办法一心二用,老师讲得挺好,肯定要认真听。再说培训结束后的下午, 我有大约两小时空闲,写作业没问题的。

当时我还蛮兴奋,想着十二点培训结束后,我可以好好吃顿午餐,然后先午休半小时,之后用半小时完成之前那篇只剩下最后一部分的征文,再用一小时写一篇读书笔记,接着就可以在晚饭前写完培训心得了。

时间完全够,我完全可以享受一下午的与文字共舞的美好时光了,晚饭后就可以轻松散步,然后利用一小时备课,之后便能早早休息,这个周末也算完美了。

谁知,计划又一次没赶上变化!

下午四点半,沉浸在文字中的我被老王的电话打断了思路。他说有人要租我们原先那套房子,现在必须赶紧过去清理一下,他一会儿就回来接我过去。

结果,那天我们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回来后洗漱完毕已近十一点。很困却不能休息,因为我要熬夜完成作业。

零点30分躺下后,我把闹钟调到四点半,然后倒头就睡。四小时后,我又挣扎着起床备课。

接近六点的时候,一切完毕,总算长舒一口气,却意识到当天晨起的几件事又得被迫取消了,而之后一整天势必精力不济。

以上的情形想必许多人都遇见过,计划很完美,变化却接踵而至,最后要么是疲惫不堪,要么是计划被迫停止,然后用“计划赶不上变化”安慰自己:现实不可逾越!

长此以往,必定会像我一样成为常立志却无常志的人。

可周围总有另一部分人,总是活得那么从容,而且事情做得那么优秀,计划中的事情也似乎从没有落空过。

为什么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怎么破?

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人家又是怎样对待那些意料之外的变化,从而完成每次计划的呢?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里谈到了有关“计划”的问题,他说人们之所以会完不成自己的计划,主要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目标不现实。

李笑来说:“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制造永动机或者炼制长生不老丹,那么无论他怎么坚持不懈,理论上都是无意义的,因为目标不现实。”

同样,在一定时间段设置太多任务,不留一点机动时间,也属于短期目标不现实。

比如上边提到的我的例子,自己写作能力还比较差,写作预估的时间也不见得准确,何况生活琐事随时都会迎面而来,那么,一下午安排三份稿子要完成,显然不现实。

目标过大,没考虑自己的现实,自然导致失败。借用李笑来最喜欢的那句话就是:我们不是计划着失败,而是失败的计划。

之前好多次计划失败,都让我懊丧而茫然。我又不懒,我一直在努力,不曾虚度时光,却为何总是一次次自己打脸?

直到今天读了李笑来书中的这部分内容,我才恍然大悟:虽说“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可是当目标脱离了现实,坚持到底就成了愚蠢。

只有扎根于现实的目标,才有坚持的必要。也只有在此基础上的计划,才有可能圆满完成。

为什么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怎么破?

二、长期计划是需要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如今是全民写作时代,也有不少名家的写作经历告诉大家,只要坚持写就会出成绩,最好是每天不间断,好笔头是磨炼出来的。

于是,好多有志于写作的人打算向名家学习,比如说我,从去年开始就立志每天练笔,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写它一百万字再说。

可是真的开始了之后,我才发现,写作真的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随笔记录生活容易,可真要写出读者满意的作品,我这样的初学者面临的困难可不是一件两件。

素材是问题,没有积累怎么做到不卡文?文笔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原有的基础跟别人就无法比。结构技巧学问也很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立意要出新也不容易,需要提升思维能力。还有日更的时间、精力管理问题,还有阅读和写文的时间分配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不是想想说说就能解决的,实践是一切素养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而实践起来,遇到的困难也无法预料,所以能继续下去的人并不多。

所以,我坚持得很不好,并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毅力,甚至不知道该不该继续下去。

迷茫时,多亏读书营安排共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自己没办法坚持持续写作的原因,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我还没有习得持续不断写作这个长期计划的能力。

那么怎样破解呢?李笑来说,可以先制定短期目标,比如一周的,一月的计划,再到俩月、三月、四月......

那么,也可以类推,比如综合写作能力的提升,完全可以通过“素材积累、熟练技巧、思维提升等一个个局部能力的获得而习得。

目前加入读书营,其实就是走在短期计划(21天)和局部能力(读书积累素材、写笔记提升文笔和思维能力)提升的正确路线上,之后一点点积累磨炼,相信总有一天会习得长期写作计划这项能力。

为什么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怎么破?

三、立即行动是完成计划的关键

不管是简单计划,还是复杂计划,都应该尽快付诸行动。

当然,复杂计划也需要具备一定能力才能完成,所以在能力尚不足以支撑你做出复杂计划的时候,李笑来建议不妨先选一个切实可行的做起来。

比如,你要强身健体,可是你才刚刚开始锻炼,那就没必要制定繁复的计划,有人帮你制定你也不一定能做到,因为你的身体,你的意志力,你的生活习惯等等都需要时间适应。

所以,不妨先做起来,可以不要计划,只需要在起步阶段找个方向行动起来,立即行动才是关键。

空想完不成计划,拖延只会加快计划的崩溃。

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准备好才开始,许多时候开始了才知道需要什么,也才能知道哪里需要调整。

虽说刚刚过去的周六下午到晚上我过得比较累,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当我遇到要清理房子这个意外事件时,不正是因为立即行动才最终做完了计划中的几件事吗?

假如午饭后,我一直在休息,迟迟不开启干活模式,那么哪怕没有那个意外事件发生,我也很有可能完成不了写三份稿子的计划。

这就是立即行动和拖延的区别,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应该说不胜枚举,可是注意到的人并不多,能够做好的人更少。

以上就是今天我在阅读《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时的感悟,希望通过这篇文字,能让大家知道怎么做才能避免自己的计划总是失败的办法,那就是: 目标要现实、长期计划是一种需要在实践中习得的能力、立即行动。

作者的建议很值得我们思考,更值得我们在实践中用起来。

那么,赶快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计划   作业   稿子   美文   文笔   局部   名家   素材   晚饭   精力   事情   下午   现实   目标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