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见识有多大,你的成功概率就有多大


你的见识有多大,你的成功概率就有多大

一,见识可以让我们跳出原有的井,去提升我们的认知

二十年前,表姨在广州打工,要貌有貌,有要钱有钱,有见识有见识,很多同龄人都把她当做崇拜偶像。

每当我们小辈为一点小事闹矛盾时,她就会笑着说:我们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嘛,往好处想,我们会受益良多。

当时,我深以为然,每当遇到问题,都把“我们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当做万精油,确实是给了自己很多精神力量,但是也吃了不少亏。

见识,见闻。词语解释:1. 指明智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见识产生于人的才智,也产生于他的天性与心地。2. 广泛接触事物,扩大见闻。到各处走走,出去见识见识也是好的……

这是百度的解释。吴军博士在《见识》里说: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

大多数人如井底之蛙,庸庸碌碌一辈子,就是因为没有见识,没有目标。

后来,表姨结婚了,所有的焦点都放在老公和孩子身上,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必要的人之常情,啥也不学,连网购都叫苦连天……日子不仅过得乱糟糟,还把孩子锁定在自己的见识之内。

80%的已婚妇女就是这样失去自我的。所谓人能命不能,只是她们不学习的借口,婚姻内的成功女性也不在少数。

正如镜姐所说:你会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不理解的,都是有问题的。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你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所以,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谦卑的心态和成长型思维,不要带着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去学习。

成功只是我们寻找幸福的手段,只是某一个时间段的状态而已。我们只有不断的增长见识,提升认知,才能付诸行动,进而改变命运。

二,认知改变行动,你要不断的去试错,打造属于自己的硬本事

见识这东西“上不封顶、下无保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它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单单凭努力是不够的。

有些认知,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很多人之所以待在原地不动,就是以固有的思维来绑架固有的认知,除了舒适圈,就不会去拓展新的能力的圈。

李笑来先生说:我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是我们永远做不到。

那何不用成长型思维来给自己充电?每个人的见识,是可以不断的向外拓展的。当下,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信号塔,你能够影响多少人就能够收获多少财富。

今日头条上有一个90后旅游博主,前一个星期在云南,昨天就到了大东北,她每走一个地方,就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用自己的见识去扩大别人的见识,不仅收到了很多赞,而且打响了个人品牌。

一个人的见识越多,就越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但是有很多人厌恶损失,恨不得胡子眉毛一把抓,到最后啥也没做成,还抱怨人生不公平。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李笑来一针见血。

一个人没有见识,就没有目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学会断舍离,学会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付出真正的努力。

人生贵在做减法,才能不断的淘汰坏的选择和习惯,同时用相信相信的力量勉励自己,不断的付出行动,哪怕是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大器晚成而已。

树挪死,人挪活,你只有不断地向外突围,确定好见识的圆点,不断的加长认知的半径,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身体的种种能力,让你对自己之前的人生产生颠覆性的认识,使你在未来的人生中换一种活法,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促使你摆脱平庸,充满激情。让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策马扬鞭,一帆风顺。

通过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和吴军博士的《见识》,我终于知道比人生效率更重要的是人生目标,比人生目标更重要的是人生见识。

以前我不敢独自生活,不敢独自出游,经过一两年的磨炼,到北京四处走走转转,不仅提高了我的见识,还让我从中获取了很多乐趣。

你是井底之蛙,还是飞向金字塔尖的雄鹰,都由你说了算。

三,任何人的起点都是负数,唯有学习实践,我们才能够将其结果变成正数

李笑来坦白的说:所有人的起点都是负数。但凡是人,都要经过很多的挣扎才能使这个算式的结果变成正数。

并且无论是谁、无论这个人有多强,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惧。勇气可能等于零,恐惧却永远大于零。

刘媛媛说:敢争取‮敢也‬放弃,耐‮苦住得‬也耐得住‮寞寂‬,不理会‮量打‬的目光和讥笑,也不害怕‮敌为人与‬。

在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里,我们怎样才能不断的增加见识,提升认知?

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行动,才能天天向上,越是舒服的地方越容易束缚你!

第一,保持空杯心态,谦卑的向有结果的人学习。等杯里的水满了,要敢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换水,亦不断的换杯具,你的学习和人生才能流动起来。

第二,收集与你垂直领域相关的信息,要归整,要定期复盘,必须想办法获得一种或者一些能够用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能为你所用。

第三,再实践试错,比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试错”。 只有通过试错才能检验你的学习成果,不要怕,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人士都是试错试出来的。

第四,最后才是内化完善,收纳到你的大脑认知里面去,完善你的心智模型,任何人都抢不走。它会给你最正确的价值观,最落地的行动力,少走弯路,走上少有人走的路。

在学习的时候,进展和时间的关系肯定不是线性的——想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基本没戏。只有经历积累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有可能突飞猛进。

很多人的焦虑都是由于急于求成造成的,学习并不是一是一,二是二,它是走两步退一步,正是由于这个退步才能逼使你不断的前进。

除了学习可以最大的提高认知水平之外,还有旅游,交友,投资,销售……当我们自身条件有局限时,阅读和复盘写作是最好的方法,成本最低且人人可以做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的见识有多大,认知就有多大,行动力就有多大,成功概概念就有多大,幸福指数就有多大。

四,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生命不止,向上不已!

吴军博士说: 比贫穷更可怕的事情是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

把这三项抓在手里,你即使不成功也成仁。

​​能力圈‮的大‬人,和世‮触接界‬的边界就‮大越‬,见识就越大,他能‮己自见看‬的局限,知道‮有界世个这‬多大,‮自道知‬己不知道不知道,知道‮己自‬什么‮做能‬,什么不‮做能‬。

​​而能力圈小的人,见识小,多‮不数‬知道‮己自‬不知道,固守‮盘底的己自‬,以为‮己自‬看到的就是全世界。

​这就像不读‮的书‬人,只‮站能‬在1楼看世界,‮人的书读而‬,可以站在10楼或100楼·····所以说,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每个人都想向上而生,但是谁都免不了要吃苦,我们唯有主动的去选择吃正确的苦,才能聚焦精气神,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见识   表姨   正数   负数   井底之蛙   谦卑   突飞猛进   美文   概率   认知   害怕   思维   正确   努力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