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理论:绝对公平是乌托邦

绝对的公平根本不存在

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所失本身,而且还关心与别人所得所失的关系。

他们是以相对付出的相对报酬全面衡量自己的得失。

公平理论:绝对公平是乌托邦

如果得失比例和他人相比大致相当时,就会心理平静,认为公平合理,从而心情舒畅;

比别人高则令人兴奋,这是最有效的激励,但有时过高会带来心虚,不安全感激增;

低于别人时同样会令其产生不安全感,心理不平衡,甚至满腹怨气,工作不努力、消极怠工。

因此分配合理性常是激发人在组织中工作动机的因素和动力。

早在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就已经提出‘公平理论’ 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

该理论认为,人能否受激励,不但由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要由他们所得与别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

下面,一起来看古印度《百喻经》里的一个‘二子分财’的例子:

古印度有这样的习俗,父母死后要为子女留下财产,而子女之间要平分财产。

有一位富商,晚年得了重病,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于是便告诉他的儿子们要平分财产。

两个儿子遵照他的遗言,在他死后,提出各种平分财产的方案,可是无论哪个方案,兄弟二人都不能同时满意。

就在他们为平分遗产发愁的时候,有一个愚蠢的老人来他家做客,见此状况,便对两兄弟说:我教你们分财产的办法,一定能分得公平,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破开成两份。

怎么分呢?

衣裳从中间撕开,盘子、瓶子从中间敲开,盆子、缸子从中间打开,钱也锯开,这样一切都是一人一半。

兄弟二人听到这位愚人的建议,顿然醒悟,总算找到平分遗产的方法了。

但当他们按这样的方法分完遗产,才发现所有的东西都不能用了……

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

如果完全都按照数量上的平等来分,就会出现这种形而上学的笑话。

所以,效率和公平要兼顾。

公平理论:绝对公平是乌托邦

公平与否的判定受个人的知识、修养的影响,再加上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评判公平的标准、绩效的评定的不同等,在不同的社会中,人们对公平的观念也是不同的。

但是,面对不公平待遇时,为了消除不安,人们选择的反应行为却大致相同:

或者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主观上造成一种公平的假象;

或者更换比较对象,以获得主观上的公平;

或者采取一定行为,改变自己或他人的得失状况;

或者发泄怨气,制造矛盾;或者选择暂时忍耐或逃避。

寻找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完美平衡点

在经济学上,公平与效率是个永久的话题,很多人认为两者不可兼得,要么牺牲效率,获得相对的更加公平;

要么牺牲公平,去追求更大的效率。

事实就是这样,最公平的方案不一定就是最有效的。

公平理论:绝对公平是乌托邦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但是在分配的问题上,两人并不能统一。

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

最后,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

其中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橙子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果汁机里榨果汁喝;

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两个‘聪明’的孩子想到了一个公平的方法来分橙子:如果切橙子的孩子不能尽量分成均匀等两半,那么另一个孩子肯定会先选择较大的那一块,所以这就迫使他要进行均匀的分配,否则吃亏的就是自己。

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公平方案,结果双方也都很满意。

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却未能物尽其用,这个公平的方案并没有让双方的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优。

如果将橙子果肉掏出,全部给需要榨果汁的小孩,把橙皮全部留给需要橙皮烤蛋糕的小孩,这样就避免了果肉和果皮的浪费,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但对于两个小孩来说 这样的方案,他们会觉得不公平而拒绝接受。

许多公司为了避免员工的不公平心理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都对员工工资采取保密措施,使员工相互不了解彼此的收支比率,从而无法进行比较。

公平理论:绝对公平是乌托邦

这种做法有些类似于‘纸里包火’。

其实,若想要规避不公平心理的负面效应,不但要公开大家的付出与所得,还需要建立合理的工作激励机制,以及公正的奖罚制度,并铁面无私地严格执行下去。

然而事实上,要提高效率,难免就会存在不平等。

要实现平等,则往往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永远是相对的。

所以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不要刻意去为点滴的不公平大动干戈,也不要为过于追求效率而无视施加于大家头上的不平等。

一个优秀的团体,总能做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并知道何时需要注重公平,何时需更注重效率。

同样,一个聪明的人在处理事务时,也总会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结果公平和机会公平

公平理论:绝对公平是乌托邦

公司的年终酒会上,一个漂亮的女孩被很多男生看上了。

每个人都想邀请她跳舞,却又不好意思。

有几个大胆的男生来邀请女孩跳舞,女孩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一个年轻帅气的男生。

其他男生立马撇嘴,觉得这个女孩怎么可以只看男生的外表不重内涵呢?

真没品位。

第二次女孩又和一位中年成熟男士跳舞,其他人又撇嘴,这个女孩怎么只看男生有没有钱呢?

真虚荣。

第三次女孩选择了一个长相平平的男生跳舞,其他人还撇撇嘴,他长那么丑,还没有我帅呢!

她怎么这么没有品味呢!

可见,这个女孩无论如何选择,都无法达到这些男士所认为的公平。

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既不能只强调效率而忽视了公平,也不能因为公平而不要效率,应该寻求一个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实现效率,促进公平。

但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完美结合,又谈何容易?

各方要在合作的基础上达成一种均衡,必须考虑各方的利益。

在大家实力相当的时候,必须使每个人得失相当。

公平理论:绝对公平是乌托邦

最难的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得到的是最少的,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的。

在诸如此类的生活场景种,之所以总会听见人们抱怨,就是因为公平难以实现。

经济学家把公平划分为结果公平和机会公平。

结果公平是由人类社会的整体性所决定的,无论强者还是弱者,每个人都应享有基本的权利,即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公平理论:绝对公平是乌托邦

结果公平更加注重人的差异性,它是通过社会再分配的方式,对于弱者给予补偿,个人所得税、奢侈品税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富转移支配达到促进社会公平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乌托邦   公平   果肉   橙子   美文   得失   果汁   主观   所得   财产   效率   男生   理论   完美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