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婚前性活动的发生率,与宗教背景的关系是怎样的?


男性婚前性活动的发生率,与宗教背景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几个宗教群中,婚前爱抚的发生率和频率略有差别,而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差别要大得多。婚前爱抚首先是一个特别的教育水平(大学群)的活动,而宗教背景在接受或拒绝这种活动的问题上影响较小。较低社会阶层群中的许多个体,无论他们和宗教关系如何,都把爱抚看成是反常的,因为它是实际性交的替代品。在大学水平群,爱抚往往得到认可,不同的宗教背景在这里产生的差别是很小的。大学水平群中虔诚的天主教教徒在青春早期有避免爱抚的倾向,但在年龄较大时就没有这种宗教背景产生的差别了。

在所有的宗教群,年龄较大者对爱抚行为的反感较大。在天主教哲学中,爱抚的许多方式都可以说是有着较轻肉体罪恶。因此,使人吃惊的是,宗教方面特别反对爱抚的情况还不太多,而多种宗教群的年轻人都同样无视他们听到的对这种行为的反对意见,植根于我们文明主体一般性抑制的宗教教条,对爱抚的影响较小。

我们前面已经指出,在较低社会阶层和较好教育水平群对婚前性交的态度之间有一种实质性的差别。较低社会阶层的人中婚前性交是大学群的七倍(700%)。在任何特定的社会水平中,新教教徒、天主教教徒和犹太人之间的差别以及每一宗教群最活动的成员和最不活动的成员之间差别都是很小的。这种差别很少超出50%到100%。

男性婚前性活动的发生率,与宗教背景的关系是怎样的?

低阶层的活动新教教徒有婚前性交的约为同阶层不活动新教教徒的三分之二;但同样低阶层的新教教徒婚前性交是大学水平群不活动新教教徒的六倍或八倍。在每一个教育水平,宗教虔诚的群有最少的婚前性交;如果不是跟社会群习俗影响的差别比起来相形见绌的话,这种发生率和频率上的差别也是很重要的。

从许多方面看,异性性交都是人类性行为最重要的方面。当它发生在非婚关系中时,在我们西方欧美文明中,毫无例外地受到每一个宗教群的责罚。但这种性活动类型受我们社会若干群体习俗的影响要比宗教抑制更为直接。

另一方面,性习俗的起源可以归结为我们文明模式发展千百年来宗教教义的长期影响。社会阶层较高的宗教活动者知道他们对婚前性交的拒绝完全是道德的原因。同一阶层的宗教不活动者对婚前性交的拒绝几乎跟宗教活动者一样普遍,但他们认为自己这样做完全是一个体面问题。这里同一宗教哲学的两种语言表述略有差异。


男性婚前性活动的发生率,与宗教背景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较低社会阶层男性中,对教会态度最不活动的人较自由地接受婚前性交而没有良心冲突。而同一水平较虔诚的宗教个体进行性交的频率几乎相同,但他们“明白这是一种犯罪”,而他们有时为认识其道德意义而烦恼。社会阶层较低的去教堂和不去教堂的男性都有比高阶层的任何群频率高得多的婚前性交,因为所有社会阶层较低的群,无论他们对宗教的态度如何,都认为性交是人类的本性,是男性必然有的活动。

教会对自慰行为的影响要比对婚前性交行为的影响大得多。接受或拒绝自慰对许多人来说不是那样困难的问题;但性交具有较重要的社会意义这一事实,使接受或拒绝它成了一个群习俗中重要得多的问题。显然,为了进一步改变婚前性交行为,教会不得不去影响这个社会阶层的思想,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本文摘自《男性性行为》(黄忠晶主编译,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婚前   天主教   宗教   男性   新教   发生率   教徒   美文   习俗   虔诚   阶层   频率   差别   社会阶层   背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