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长久以来,在影视剧的改编中,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孝庄秘史》舒畅饰董鄂妃


而据说董鄂妃正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也是名士冒襄(字辟疆,明末清初文学家)的小妾。


董小宛死后,顺治帝伤心过度、看破红尘,更是到五台山出家。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董小宛和董鄂妃,一个是汉族女子,一个是正白旗满洲人,并非一人。


且董小宛19岁就已嫁给了冒襄,28岁去世时,顺治才只有14岁,两人也不可能有交集。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多情江山》侯梦瑶饰董小宛


影视剧里演得缠绵悱恻,但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


真正让董小宛爱得痴情、纠葛了一世的人,是冒襄。


01



明天启四年(1624),董小宛出生于苏州城内董家绣庄。


江南小桥流水、杏花春雨的滋润,加之诗文书画、针线女红的熏陶,共同造就了她亦刚亦柔的性灵。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多情江山》侯梦瑶饰董小宛


在她13岁那年,父亲因暴病撒手人寰。失去倚仗的她与母亲相依为命,苦苦维持绣庄的生意。


然而当时天下局势已日益严峻,种种乱象,在苏州随处可见。


绣庄生意日渐清冷,又加上奸诈伙计的图谋盘算,绣庄面临破产。


母亲一病不起,大批债务缠身,董小宛不得不违背自身孤高傲岸的性子,在别人的引荐下,来到秦淮河畔的画舫,易名董小宛。


从此,秦淮河岸便多了一位绝色佳人,两岸风光亦平添了些许风姿妩媚。


16岁时,她便凭着自己秀丽的容颜、脱俗的气质,名震秦淮。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02



崇祯十二年(1639),当时名列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来南京赴考,对人们赞不绝口的董小宛颇为好奇。


然而天不遂人愿,冒襄几番拜访,都与董小宛擦肩而过,这反倒加深了二人对彼此的兴趣。


终于在苏州半塘,两人初次会晤,隔帘相谈。


彼时董小宛夜饮归来,醉倚床头,柔情绰态,几令冒襄忘了言语。冒襄的风姿俊秀、文采气度也令董小宛为之心折。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此后三年,倏忽即逝。


董小宛自半塘相见后,便对冒襄芳心暗许。


从此,摒去一切达官贵人的邀请,宁愿卖掉珍藏的书画,简朴度日。


而冒襄却似乎忘了秦淮河畔还有一位女子在苦苦等待,忘了自己的一时兴起如何惊扰了一池春水,反是与另一位名叫陈圆圆的女子浓情蜜意。


03


然而就在两人成婚在即之时,陈圆圆被人劫掠而去。


冒襄此时已赴金陵科考,考场失意,又听闻此消息,抑郁之气难平。便在这时,他方想起这里尚有一位佳人。


待到两人相见时,董小宛已是病卧床榻,奄奄一息。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七剑下天山》孙菲菲饰董小宛


即便如此,董小宛见到魂牵梦萦之人,仍是含着柔情对冒襄说:“我十八天来昏沉沉如在梦中。今天一见到君,便觉神怡气旺。”


她这般的坦率赤诚,这般的柔情缱绻,却只换来冒襄的支支吾吾、狼狈告辞。


她不知道这已暗暗指向她人生的悲剧,那个男子最爱的永远是他自己。


第二日,董小宛盛装艳服为冒襄送行。这一送,就是27天。


她本该是被千万人逢迎追捧,却偏偏被一个人几次三番拒绝而痴情不改。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董小宛《 杜甫诗三首扇面》纸本楷书 17×50cm


冒襄终究撇下了她一人,只留下了一句空口承诺。


他不是不知道董小宛对她的深情,只是董小宛的爱太浓烈太纯粹,他的爱却太浅薄太自私。


当时为青楼女子赎身需要一大笔钱,他怎肯为一场艳遇舍弃如此多?


他从未把董小宛看作与他平等的人,他永远用俯视的目光看着董小宛对他的一腔付出。


他是堂堂须眉,是复社四公子之一,是家世高贵、风流俊秀的翩翩公子,而她终究只是一个青楼女子。


再美,也只是他的一个玩物,随意丢弃也不痛不痒。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多情江山》侯梦瑶饰董小宛



04


此后,为了怕被冒襄忘记,董小宛不惜冒死寻到第三次赴金陵科考的冒襄。


可惜,这样的痴情感动了旁人,却感动不了她最爱的那个人。


幸而,最后在当时名流钱谦益、柳如是的斡旋及慷慨解囊下,董小宛如愿嫁入冒门。


但,这并不是结局。


童话故事里,总是以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结局。可究竟有多幸福呢?故事永远没有下文。


现实也终究不是童话,由不得我们随意书写。


董小宛去世后,冒襄曾作《影梅庵忆语》悼念,其中写道:“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


如今你死了,我才知道我也随着你一同死去。


若是董小宛听到这句她希求一生的话,应当会很高兴的吧!可叹佳人已魂梦杳杳。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董小宛与冒襄


《影梅庵忆语》里写到董小宛在冒家的种种辛劳:


“倾盖矢从余,入吾门,智慧才识,种种始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忤无间。其佐余著书肥遁,佐余妇精女红,亲操井臼,以及蒙难遘疾,莫不履险如夷,茹苦若饴,合为一人。”


她是知己,为冒襄红袖添香;是妾室,为冒襄纺线绣花;是奴仆,为冒襄操持家务。


甚至在冒襄患了严重痢疾时,她衣不解带,茹苦含辛,冒襄最终痊愈了,而她却因积劳成疾,年仅28岁便香消玉殒。

而冒襄呢?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天下大乱,冒襄一家逃亡时,《影梅庵忆语》中写道:


逃亡途中,冒襄一只手扶着老母亲,一只手拉着妻子,回头对跟在身后的董小宛说:“你要走快点呀,跟着我。跟不上,我可就管不了你了!”


这就是董小宛痴爱了一生一世的男人。


后世人多赞誉《影梅庵忆语》的种种深情,我却只读到满腹辛酸,无限心疼。


毕竟一曲忆完,他仍是他的翩翩公子,依旧继续着他偎红倚翠的风流浪荡。


即使魂梦里偶一瞥见旧人身影,醒来也只作春梦无痕了。


而董小宛,她低到尘埃里,也终于没能开出花来。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七剑下天山》孙菲菲饰董小宛



05


作为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能为后人津津乐道,不止为着她绝美的容颜、凄恻的爱情,还为着她琴棋书画皆工、诗词文赋皆晓的一身才情。


董小宛精于书法绘画,有《彩蝶图》流世,被后人誉为佳作。据说作此画时,她年仅15岁。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董小宛《彩蝶图》


在书法上,她亦颇有造诣,还独立编成《奁艳》一书,书中记着种种瑰异精秘,无所不包。


只可惜此书据说在董小宛去世之时被付之一炬,其中种种奇情雅趣,我们已无缘得见。


于诗文一途,她更是如痴如醉,“午夜衾枕间,犹拥数十家《唐书》而卧。”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董小宛《小楷秋闺词自作七言诗十一首扇面》


此外,她尤其擅长烹饪。


冒襄喜爱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董小宛便虚心求教各位名厨,耐心考证食谱。


冒襄在《影梅庵忆语》中盛赞她的手艺:“火肉久者无油,有松柏之味;风鱼久者如火肉,有麋鹿之味。”


她将乡土名菜进行改造加工,被文人食客誉为“董菜”,她也以”善作海疆风熏之味“而名噪一时。


酷暑之时,她会亲手榨取桃子汁、西瓜汁,细火煎熬做成桃肉膏子、西瓜膏子。


至于”入口易化、老少咸宜“的董糖更是流传至今,令人口舌生香。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董糖


她还擅香道、精园艺,且最爱月。曾有此议论:


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或有月未出己睡者,桂华露影,无福消受。与子长历四序,娟秀滨洁,领略幽香,仙路禅关,于此静得矣。


而尤为后人赞叹的,是她的民族气节。


董小宛生于明清之交,社会动荡不安。满清贵族南下,做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种种血腥暴行。


董小宛虽是弱女子,却满怀激愤,劝告冒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和满清贵族合作。



她被误当作董鄂妃数百年,痴爱渣男半生,却只换来一世悲情

《多情江山》侯梦瑶饰董小宛


她为一个并不值得的男子,消磨了半生的情爱,却幸而还葆有她绝世的才情、清高的气节。


爱情,终究不是人生的全部。


好好爱自己,比任何一件事都更加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由是诗词世界原创,作者:叶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秦淮   翩翩公子   金陵   天山   女红   扇面   江山   气节   科考   彩蝶   苏州   半生   美文   后人   痴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