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曲解别人无意的言行

在日常生活中,你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在走廊上向别人点头问好,对方却置之不理;和别人打招呼,对方却悄然无息。

遇到这种情况你难免会想:“那个人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其实,你作出这种推测的原因是以认定对方行为怀有故意为前提的,但实际上对方的言行是否真的出于故意,这可能是一个几乎无法考证的问题。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尽量不曲解别人的言行,因为那很可能只是无心之举。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自己的经历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景。比如当忙晕了头的你疾步穿过走廊,不小心碰到别人,你还没有打招呼就已经和他擦肩而过了。

有时候,当我们意识到对方在打招呼而试图努力辨认他的身份时,就已经失去了给对方响应的时机。然而,如果自己的行为得不到对方的响应,我们自己还是会十分迷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你在拥挤的电车上被别人踩到了脚而对方却没有道歉时,你一定会愤怒地觉得对方是个无理的家伙。然而当你穿过拥挤的人群准备下车时却狠狠地踩了别人一脚,你一定会为自己解释说:“太挤了,实在没办法。”

对于自己的过错,我们往往会将其归于环境使然,而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却很容易将其理解为人性使然,也就是说别人是故意的。

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有很多是出于上述原因的。当我们无视实际状况而去曲解同事或上级无意的言行时,就会觉得对方是在针对自己。因此,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就会变得充满敌意,而这样一来,我们又怎么能有平和的心态去做好职场的沟通呢?

所以说,不要让坏事影响自己的心情。

过度敏感的人都有一种自贬自责的倾向。一个小小的挫折都往心里去,随即开始怀疑自己的全部。于是,所有外界的批评都是有道理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错,结果很快就变成了:我自己一无是处,太平庸了,是个傻瓜……

其实,搞清楚敏感的根源之后,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稍微进行一下自我反省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检讨继而全面否定自我。

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经历快乐、悲伤、失落等等。自信乐观的人,在挫折中寻找宝藏,自己为自己打气;相反,消极自卑的人,总是抱怨自己,羡慕别人,总是看到事情消极、困难的一面。其实,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使问题导向正面的结果,不要总是暗示自己感到焦虑、紧张、失落等。

心理学家说,如果一个指责很过分,那么你也要懂得回敬那个指责你的人,不要让别人自以为有权利无端指责你。碰到让你伤心的事,要努力寻找一个解脱的办法,比如你可以向朋友倾诉。越跟别人多交流,就越能从相对化的角度来看问题,让自己从内心里接受正在发生的一切。原本认为很严重的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原本天大的事其实也很渺小。有了一次经历,下次就能够轻松地面对。

平时我们也要加强心理储备和情感储备,坚持锻炼身体,建立和谐与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含蓄”,员工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为人要低调,因为太过张扬的性格容易引起他人忌妒,或者引起同事反感。而把同事间的不理不睬当作冷暴力,就把人际关系简单化了。在职场交往中,不能因为别人的性格、爱好与自己不同就孤立抵制,甚至上升为故意伤害的程度。同事之间相处不要太敏感,不要将别人偶尔的不良情绪当作针对自己,如果将矛盾升级,对企业和员工都毫无益处。

要记住,世界对你的微笑永远都会是灿烂的。生活虽然不会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你的生活也绝对没有理由总是处于消极的状态中,要珍视那些小小的快乐。过度敏感的人的弱点在于他们缺乏自信心,总是在寻找抱怨的理由。结果是,即使别人发自内心地赞扬,也不足以让他们往好处去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恩格斯   言行   都会   美文   消极   人际关系   走廊   拥挤   挫折   敏感   同事   性格   事情   员工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