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商书

《汤誓》(原版)

伊尹相汤伐桀ji,升自陑er,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yi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ji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se事,而割正1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nu戮汝,罔有攸赦。”


《汤誓》(史记版)

王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ji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众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tang僇lu女,无有攸赦。”


注:夏桀在历史上以残暴著称,由此导致了夏王朝覆灭。他自比为太阳,以为光照万里,何等地自高自大!但是他忘了一点,当太阳最耀眼的时候,便预示着它即将西下殒落,辉煌难再。这世上从古至今,没有永不殒落的太阳,而只有殒落之后有新的太阳升起。果然,夏桀的残暴激起了天怨人怒,众叛亲离。从此,夏王朝的太阳便永远殒落了。

商汤正是看准了天怨人怒的大好时机,举兵伐桀他显得没有夏启讨伐有扈氏时那么自信,那么正气凛然,而是以劝说加威胁,软硬兼施,不由得有些让人怀疑他振振有词地控诉夏桀暴行时,是不是心怀鬼胎,另有打算?

慷慨激昂最容易激起听众的共鸣。善于演说的讲演者早已把听众的心理揣摩透底了,正如有人很懂得用一把鼻涕一把泪来赚取别人同情爱怜一样。

商汤肯定算得上是出色的演说家,那句“时日曷he丧,予及汝皆亡”有巨大的穿透力,可以算得上是个千古名句。


《咸有一德》

伊尹作《咸有一德》。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

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jian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俾bi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di烝民之生。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注:在本篇经文中,伊尹开口就说:“呜呼!天难堪,命靡常。”寥寥八个字,表达了一个饱经沧桑的智者对于天命无常的一声浩叹:天命无常,天命难信,天命是靠不住的。这种失望情绪,与孔子在临终之前感慨的“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几乎具有同样的幻灭感。本来,在夏商交替之际,对于商汤、伊尹来说,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天命,他们正是凭着天命之承担者的名义来展开革命的。但是,在经历了商汤死亡,特别是在经历了流放太甲、规训太甲的政治波折之后,伊尹对于天命的信心明显减弱。也许,在这个政治老人的眼里,贪图享受、资质平平的太甲似乎不太像天命的承受者;也许,在这个政治老人眼里,已经看到了商王朝即将到来的衰败。无论怎么说,在天命无法指望的情绪中,伊尹开始寻找新的精神支柱,那就是“一德”。经过自我修炼得来的“一德”,就成了伊尹试图重建的一根新的精神支柱。从依赖“天命”到依赖“一德”,这样的转向,对于早期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意义,简直就是一场风暴:在此之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由外在的天命来安顿的,天命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但是,由伊尹的这段临别赠言所表达的关于“一德”的诉求,表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期待着由内在的“一德”来安顿。以往,文明秩序的逻辑起点是天命;现在,文明秩序的逻辑起点是“一德”。从求助于外物转而求助于内心,由内心的秩序来引导、主宰外在的秩序,从“内圣”延及“外王”,由“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走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内在逻辑,就是这样“炼”成的。

注:伊尹, 伊氏,名衡,一说名挚,尹是官名。生于空桑(一说今河南杞县,一说今洛阳伊川),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因为其母亲在伊水居住,以伊为氏。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伊尹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


《伊训》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cu后》。

惟元祀si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zhi见厥祖,侯、甸dian群后咸在,百官总已以听冢zhong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

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mao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bie咸若。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天家邦,终于四海。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fu,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敷fu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tian,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qian,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呜呼!嗣王祗zhi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注: 《伊训》是《尚书》收录《商书》中的第四篇文章,是大臣伊尹写给太甲帝王的教导与告诫。太甲帝是商代第五任帝王,伊尹是开国老臣,五朝元老。


《汤诰》

伪古文原文:

汤既黜chu夏命,复归于亳bo,作《汤诰》。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tu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qi。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牧,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

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殖。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凡我造邦,无従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真古文原文:

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ji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du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後hou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女毋我怨。

注:《汤诰》篇出自《尚书》,是商汤王对各方诸侯的一次讲话,他打败夏桀回国后,各方诸侯即来朝贺,商汤王乘机向各方诸侯再一次申明他之所以推翻夏桀的道理。指出天道是没有偏私的,福善祸淫是上天的基本法则,夏之所以灭亡完全是上天降灾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福善祸淫   商汤   官名   王朝   先王   皇天   尚书   惟一   诸侯   天命   美文   帝王   无常   秩序   上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