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你我

针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增多、气候治理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中国倡议,“团结一心,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提振雄心,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等都为全球气候治理进一步把脉定向、加油助力。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只有并肩同行,全球生态文明之路才能行稳致远。这是我国一直以来的理念和主张。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篇演讲中指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

如何跳出破坏性发展的恶性循环,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就是“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键是落实好2015年各国领导人以最大的政治决心和智慧推动达成的《巴黎协定》。这一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不能让这一成果付诸东流。各方要共同推动协定实施”。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历来重信守诺,不仅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今后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在国家社会上承担责任,体现了大国风范。为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体现了大国的担当与责任感。这些庄严承诺,鲜明体现出中国的雄心壮志、大国担当,必将带动各国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个人层面,我们都有义务尽自己做能,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环境如此,资源节约亦是如此。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地球家园的各种资源,例如,水资源,土壤资源,以及各种非再生资源。希望我们的家园会变的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天等   生态   巴黎   共同体   破坏性   协定   美文   中国   大国   气候   贡献   命运   人类   我国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