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血浓于水”,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父母如此狠心?

常言道“血浓于水”,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父母如此狠心?

故乡,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地方,所以很多人即便走得很远很远,老了都会有一个夙愿,那就是可以叶落归根,变成一捧黄土埋葬在那个来时的地方,此生便再无缺憾。

亲情,是我们一生的羁绊,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你如何位高权重,亲情永远是你内心的柔软,它是灯塔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它是港湾可以抚慰你的心灵,它是那个让你保留最纯粹自己的灵丹。

但是现实生活中,依然有各种各样狗血的剧情在上演,都说艺术源于生活,的确是!而且现实里越发的离奇,以下是源于他人告知的真实故事。

常言道“血浓于水”,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父母如此狠心?

一、操劳一生,晚年生活终于有保障

张大妈和张大爷这对老夫妇已经年过七十,有一儿一女都已成家。老夫妻二人年轻时勤劳肯干,子女长大后又四处张罗他们的婚事。现在子女们都是各忙各的自顾不暇,两位老人家年纪大了,平时种种菜地,也没有可观的收入,老年生活只能算是一般。

好在几年前老宅周边需要整体规划拆迁,赔了三套房子和一些拆迁款,这对老夫妇也算是熬出头了,终于不用担心再为生活奔波。

张大妈和张大爷给儿子和女儿各分了一套房,让子女出租也好,偶尔过去小住也好任由他们各自安排。二老自住一套,也给子女分别留了房间。

常言道“血浓于水”,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父母如此狠心?

二、两代人生活观念大不一样,子女成为家里的稀客

但是勤勤恳恳的老人哪里那么容易改变,以前种的地已经被划入建设规划,老夫妻二人自然是不能再继续种地了。于是两个老人每天就到处捡垃圾,废纸皮、塑料瓶子以及其他一些可回收的东西,家里还倒腾了一个杂物房,临时存放他们的“宝物”。

一来二去,杂物房自然是堆积了各种各样的待回收废品。子女劝说无效,又不喜欢父母的生活方式,基本上都很少回家,偶尔回来一趟也是匆匆离开。张家的儿媳妇儿更是一年到头都难得登门一次,更不用说可以看到自己的孙辈,他们的新家也不是很欢迎老人过去。一家人似乎走得越来越远。

常言道“血浓于水”,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父母如此狠心?

三、年迈老人被打得头破血流,儿子视若无睹

不久前他们的儿子回到老夫妻住处,看到堆得越来越多的废品,越看越嫌弃。于是不由分说,直接将老人的废品扔出门去,他一头扔着,张大妈在另一头捡着,僵持了一阵之后,张家儿子居然抄起拖把打到了张大妈头上,越打越狠,张大爷急得过来拉住他,因为动静太大,也惊动了周边的邻居,很多人跑来劝架,但张家儿子还是一直不停地用拖把头敲打老太太,打得老太太头破血流。在几人合力拉扯之下,才把他拉开。

张大妈的女儿好歹赶了回来,喊了120送了张大妈去医院,儿子看起来毫不紧张,依旧继续在家里扔老人的垃圾,发泄完毕,甩门而去,既不安慰惊慌失措的老父亲,也不赶去医院看老母亲,只是自顾自地回了自己的家。

常言道“血浓于水”,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父母如此狠心?

听完别人的讲述,我感到这个冬天越发的冷了。都说父母和子女,不过是一场道别,彼此终会越走越远。

但是这样的行为又实在是令人心寒。父母操劳一生为哪般?不说要做二十四孝的儿子,起码的人性还是要有的。先不说他们都已经各自生活,老人根本干扰不到他。就算是老人的做法真的带来了困扰,也应该耐心劝导,比如让老人参加一些老人社团活动,下下棋,打打太极,唱唱歌等,拓宽老人家的业余生活圈子,让他们真正做到放下“垃圾”,而不是用这种蛮横粗暴的方式。

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张家儿子可以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好好善待他的父母,也希望老人家平安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灯塔   父母   血浓于水   拖把   头破血流   杂物   废品   美文   老太太   狠心   大爷   老人家   各种各样   夫妇   子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