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孤独?

文/坦荡冯兄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孤独?

人至中年,越向前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孤独,有时候独自一个人跟自己内心对话时,人生和生活怎么变得这样糟糕、不堪和无奈

我常把自己的人生宿命归结为80年,这已经是一个很乐观的估价了。常把这80年归结为三个阶段,20岁前后为成长求学期,20岁到60岁之间为创业守成期, 60岁以后为回归自然期。

现在的我却脱离了这种预想的生活轨道走进了人生的无奈摇摆时段,进也不行,退也不是,犹犹豫豫,孤独行走。

在外人看来,这个非常成熟的状态,不应该左躲右闪、举棋不定、思虑再三。今晨一早醒来,外面还是一团漆黑,我也未开灯,睁开眼在黑暗中思考。我发现内心是孤独的,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

先是发现最应该理解你的人,反而是不重视你的内心感受了。爱人在外地,有工作,有老人,有孩子,常年累月,油盐米面。一天下来,身心俱疲。交流几句,常常是一日所闻、家长里短、长吁短叹。

再就是工作按部就班,况且是一日少于一日。领导还是高高在上,若有机会私下聊几句,也是一副长辈长兄的面孔,说几句心里话也没机会。年轻同事有些唯唯诺诺,主要谈工作,交心就勉了,不在一个辈上。年龄相仿,职级相近,有点竞争的,还得设防着,多累呀。

我常觉得,工作状态是生活的另一副面孔,清醒的、冷峻的、不冷不热的面孔,只是对我们这些中年人而言,或如同我这样的中年人而言,罢了。

其次是朋友和同学,大多数是正常的你来我往,无非是遇事时帮点忙,逢年过节聚个会,平平淡淡还好,有点比较,相熟的还好,生一点的也许是不欢而散。

有那么几个死党或密友,可以聊天,也多是人间凡事,个人观点,偶尔触及点实质的,也听不到几句发自内心的忠告或劝告。

有时会觉得,大家是不是都带着面具生活呢。这导致的是,我们内心深处是寂寞的

最后说说亲友和父母。亲友的交流多在节假日,多是海阔天空的聊皆大欢喜,少是家务事、大家事、邻里事,一涉利益也会脸红脖子粗,谁还会关注你的内心呢。

至于父母,到了我这个年龄,应该是让他们省心的时候,还能多说什么呢。儿时天真顽皮,年少从军,长年在外。有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儿啊,有多久没有当面叫声妈了啊。父母的心灵也需要慰藉,何况我们自己呢。

人生越往前走,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这种孤独是前所未有的。与之前的努力奋斗相比,更加重了我的这种孤独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越孤独越寂寞,就会越渴望越期待。这就让我对孤独感有一番新的认识和理解。

1,孤独是一种清醒。孤独者最清醒。孤独下来,可以沉思、追问和省察,重新审视自我,清醒看待自我。没有省察的人生,难有“世间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和自觉。

2,孤独是一种成熟。沉寂下来,远离浮躁,省察人生,是成熟的一种表现。成熟在于自我调适,孤独体现人生历练。一孤独,就成熟,不是顺口溜,而是励我策。

3,孤独是一种开始。沉寂得越久,出发得越早。在孤独中寻找新的自己,本身就是新一轮的肇始。孤独是突破的开始,只要找到出发点和目标点,我们就会疾步向前。

4,孤独是一种出彩。出彩是人生的又一次重塑。孤独者也最勇敢,最善于创造。重塑的力量,来自曾经的孤独、茫然、失落和知困、知难、知进,结果可想而知。

我不知道自己还要孤独多久,但我知道孤独总有尽头,总可以找到从前的自己。

思考孤独,孤独给予我的不是悲切、空叹和孤芳自赏,而是告诫我沉稳起来、保持清醒、重新开始,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走出孤独,不仅要满怀期待地推门上路,而且要打开灵魂的枷锁,把那个囿于一尺方域的我丢弃,轻松愉悦地整装前行。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孤独?孤独是因为我们不自满不知足,所以我们要不自弃不放弃,带着自信和勇气与新时代同行。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常年累月   孤独   中年人   沉寂   美文   亲友   面孔   清醒   多久   内心   年龄   成熟   父母   自我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