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培育认真精神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都深有体会,有些事做了却没做好、有些错误明明可以避免却发生了,就是因为自己的不认真。认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认真精神需要认真培育。

一要摆正讲认真的态度。态度决定行为。一个不讲认真的人,必然是一个对工作缺乏热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人。这些人凡事马马虎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不求长远打基础,只求短暂应付了事。“差不多就行”是他们的口头禅。这种“马大哈”思想,表面上看“平安无事”,实际严重阻碍了各项工作的推进,误己误人误单位。一件事情的成功可以有许多因素,但其中必有一条:“认真”。一个人有了这种真精神,就能够建功立业;一个单位乃至一个民族高扬这种精神,就能够出类拔萃。所以,我们要以对工作和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从主观上摒弃“基本可以”、“差不多”、“无所谓”等观念,认真学习,认真工作,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让“认真”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让“认真”精神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一贯到底。

二要培育敢认真的底气。如果讲起认真的重要性,很多人头头是道,可落实到行动中则乏善可陈,经常言行不一。溯本追源,是不敢认真所致。要么怕得罪领导,影响个人成长进步;要么怕得罪他人,怕影响同志关系;要么私心杂念过重,怕影响利益主体。这些人,办事过程中畏首畏尾,敷衍了事;做决策、定措施不以大局为重,而唯局部利益、个人利益“马首是瞻”,导致有的工作跑偏走样,定的制度成为沙滩流水,群众怨声载道。“为官避事平生耻”。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始终保持勇于求真、敢于较真的珍贵品格,不怕“抓辫子,打棍子,装袋子”,“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就要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客观真实地认识事物、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开展工作。唯如此,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人,唯如此,个人单位创新发展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三要追求能认真的效果。“认真”精神包涵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力臻“最好”、杜绝苟且的效果。在单位我们经常听到某领导讲:“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这实际就是一种“认真”精神。炎黄子孙历来崇尚做人要一丝不苟,做事要认认真真,竭尽全力。没有孟母“三迁”的认真,哪能产生孟子这位大思想家;没有诗人贾岛的认真,哪来“反复推敲”这个成语故事;没有老一辈革命家们的认真,哪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平时不断培养追求完美的“认真”精神,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关键时刻能拉得出、跟得上。我们要切实把身上的“马马虎虎病”查出来、革除掉,带头弘扬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时代呼唤“认真”精神,干事需要“认真”精神,每个人要带头做“认真”精神的传扬者、实践者。

认真培育认真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孟子   过得硬   敷衍塞责   无私无畏   但求无过   反复推敲   精神   不求有功   精益求精   美文   态度   利益   效果   单位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