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

菜根谭原文: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不责怪别人的小过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

不对别人从前的错误念念不忘;这样做既可以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行,又可以使我们躲开祸患。

汉朝人丙吉当丞相的时候,有一个为他驾车的人喜欢喝酒。

有一次丙吉出门,这个车夫喝醉了,呕吐在丙吉的车上。

西曹主吏把这件事告诉丙吉,想把这个车夫赶走,丙吉制止了他。

丙吉说:“因为他喝醉后的一点小过失把他赶走,让他到哪里去谋生呢?

西曹你暂且忍一忍吧,这也不过是弄脏了车中坐垫而已。”

菜根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

后来边疆有事,车夫看到传递军书的人赶到京城,就把这件事情禀告丙吉,并且为丙吉提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当皇帝召见丙吉商议事情的时候,丙吉因为有所准备,所以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宋朝时候郭进担任山西巡检,有一个军官进京告状。

经调查后,证明这个军官对郭进的控告是诬告,于是这个军官被遣送回山西,由郭进处置。

郭进对这个人说:“你敢诬告我,这也说明你有胆量。

如今我赦免你的罪,如果你能杀敌,我就把你举荐给朝廷。

如果你失败了,就投河自尽吧,也不要弄脏了我的宝剑。”

这个军官奋不顾身,勇猛杀敌,终于大获全胜。

菜根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

郭进也确实遵守诺言,向朝廷举荐了他,使他升了官。

容忍别人的小过错,结果获得了大回报,善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不要指责别人轻微的过错,不要揭发别人不愿人知的隐私,

不要念念不忘别人过去的缺点和坏处,做到这几点,

不但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还可以使自己远离灾难和祸害。

《论语》有言,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有教养的人,都懂得宽容,能够有大度之心,体恤他人的心境,包容别人的过错,做出宽恕的善举。

宽容和刻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样也会带给我们截然不同的心境,并因此影响日后的人生走向。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任宰相。后因与其子参与高宗的废后行动,而被武则天所斩,上官婉儿与母亲则沦为宫婢。

菜根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

上官婉儿14岁那年,为了报仇,参与了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人策划的“倒武”政变。

后来事情败露,上官婉儿再次因为祖父上官仪的关系受到牵连,命悬一线。

当时参与政变的太子被废,裴炎被斩,但是,对于上官婉儿,武则天却没有过多地责罚,

因为武则天自从看了她作的《彩书怨》一诗之后,就很欣赏她的才华,对她甚是喜爱。

但武则天没有想到的是,上官婉儿居然参加了政变,想要置自己于死地。

这是任何一个人都难以容忍的,何况她又是皇帝,其罪不可赦!司法大臣提出按律“应处以绞刑”,即便是念其年幼,也要发配岭南充军。

菜根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

然而,武则天却认为:念她才十几岁,如果能够多加教育,是可以变好的。

尤其是她很有天资,若用心培养,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人才。如果我连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都不能感化,又怎么能够“以道德感化天下”呢?

鉴于此,武则天决定对上官婉儿处以黥刑,在她的额头上刺了一朵梅花,然后将朱砂涂了进去。

随后,便把上官婉儿留在了自己的身边。此后,武则天一直对上官婉儿悉心指导,从多方面去感化她、培养她、重用她。

上官婉儿也逐渐了解了武则天的博大胸怀和治国、用人的才能非同一般,继而消除了对她的误解和怨恨,

一心拥戴、辅佐武则天,并为她出谋划策、分忧解愁,成了武则天身边最得力的心腹。

宽容的人,不但能够让身边的人感觉到愉快、幸福,同样自己也会从中收获快乐;而刻薄的人,在给周围的人带来痛苦的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心里不舒服。

所以,古来贤者都说,宽容不但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也是睿智的表现;刻薄不仅体现着狭隘的一面,也是愚昧的象征。

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宽容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品质。一味地指责,会打击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而宽容则能使人的精神环境变得宽松,其主动精神和参与意识就会大大增强。

“对于懂得宽容与原谅的人来说,他失去的只是昨天犯下的错误,而对于狭隘的人来说,则意味着失去了未来。”

有这么个小故事:

早高峰的公交车上,人潮拥挤。一位女士不小心踩到了旁边男士的脚,赶紧道歉:“对不起,踩到你了。”

男士听后,微微一笑,“没关系。是我的脚长得太不苗条了。”

话音刚落,周围的乘客都笑了起来。连那位“犯错”的女士,眉眼间也禁不住染上了笑意。

常言道,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

熙熙攘攘的车厢内人潮涌动,女士本就是无心之过,男士化解得也云淡风轻,在嬉笑调侃间减少了女士的罪恶感,更调动了早高峰拥挤的车厢内沉闷的氛围。

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凡是留有余地,予

人方便,即是方便自己。

有教养的人,会原谅别人的无意冒犯,包容别人的小小过错,不斤斤计较,不吹毛求疵。

菜根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

当别人真诚地说出“对不起”之时,必会带着微笑回以淡然的“没关系”。

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此,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人生来就是有表达欲望的,尤其是在得知了别人的隐私之后,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

但一个有良知有教养的人,懂得与自己的欲望做对抗,能够收起自己的猎奇贪念。

别人能够向你说出他的私隐,这是对你的信任。而对待这份信任最好的回报就是,闭口不言。


人最难的修行,是守口如瓶。

知道易,勿言难。

《增广贤文》中有言:“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

大意是,要像瓶口塞紧了一般,不让言语随意出口;要像守城防敌一样,不让杂念侵扰内心。

菜根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

守住口,就是守住心,守得住心,才静得下来,而安静的人,最强大。

守口如瓶,是不随意评价别人,揭露别人的隐私。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能人志士,缺的是能守口如瓶,不随意评价别人的那种善良。

天地之大,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经历都不一样,为图一时嘴快贸然去评价别人的生活,甚至指指点点揭露别人的隐私,说一大堆风凉话。

不仅打扰了别人的幸福,还自讨没趣。

美国慈善家贝林曾说:“不要妄自揣测别人,我们需要腾出空间和机会,迎接一颗纯洁和善良的心。”

这番感慨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

贝林有天路过一个贫民窟后,突然发现自己的钱包丢了。

他想到自己的钱包里有名片,上面有联系电话,于是决定待在原地等待。

身旁的助手着急地说:“不用等了,掉在贫民窟里,肯定没办法拿回来。说不定不是掉了,而是被偷了。”

贝林听后,依旧坚定地说:“不,我想再等等看。”

终于,到黄昏时分,捡到钱包的人打来了电话。

贝林立即起身前往约定的地点,助手在旁小声嘀咕:“这不会是个圈套吧?说不定他们是想敲诈或勒索。”

会面后,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将钱包还给他们,并问道:“请问,可以给我一点钱吗?”

助手听后不屑地一笑:“果然另有所图。”

小男孩面露难色,垂着头低声说:

“只要一美元就够了。我刚走了好久,才找到有公共电话的地方,是赊账才打的电话。现在我需要去支付刚才打电话的钱。”

助手听后,羞愧地低下了头,一想到自己一路上的妄自揣测和随意评价,就感到无地自容。

贸然地评价一个人,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暴露了自己的素质和心胸。

这世间有很多事,当你置身事外时,无关痛痒,身处其中之时,才明白万般折磨。

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轻易给别人下定论,是一个人最好的品德。

守口如瓶,是尊重别人的隐私。

是对他人的忠诚,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菜根谭   车夫   阴私   贫民窟   守口如瓶   刻薄   军官   上官   美文   过错   钱包   男士   皇帝   助手   宽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