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黑洞共舞

我们习惯于认为黑洞是在宇宙中遥远的地方,离我们很远,但如果某个黑洞突然出现在我们的世界中时,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以我们对黑洞强大破坏力的共同认识,就算是一毫米大小的黑洞造访我们,这也将是地球自诞生以来最大的灾难,毕竟没有什么能比被黑洞引力分解为基本粒子更恐怖的了。

与黑洞共舞

一场误解

当人类建造并启动大型强子对撞机,加速质子击碎原子核,探索更微观的基本粒子时,许多科学家包括当时还在世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担心我们这项伟大的发明,会创造出大量微观黑洞,撕裂并吞噬周围的一切物质。

与黑洞共舞

但实际情况是,大型强子对撞机已经运行了数十年之久了,就在你走路时、吃饭时、睡觉时,它都在默默工作,这些年来世界却平安无恙。事实上,要产生一个微观黑洞所需能量,是大型强子对撞机所能承受最大能量的1015倍。

与黑洞共舞

即使我们想方设法动用了如此巨大的能量,创造出了一个微观黑洞,由于霍金辐射的限制,这个刚刚诞生的微观黑洞,会在向外辐射微波的过程中瞬间蒸发。黑洞的不光会吸收物质,它也会吐出东西,正是由于这种微妙的平衡,大自然不允许微观黑洞的稳定存在,我们的世界才不会因偶然事件产生的微观黑洞搅得支离破碎。因此,从目前来看,大型强子对撞机不会威胁到我们。

黑洞大军

然而,即使没有大型强子对撞机,宇宙会自发产生微小黑洞,这是比微观黑洞更具稳定的存在,它们比微观黑洞更大,不会因霍金辐射瞬间消失。就在现在此刻,数百万个微小黑洞充斥在地球四周。

与黑洞共舞

地球内的一个随机事件,比如某次地震、某个雷暴天气、某次太阳风暴,所产生的总能量足以将时空结构撕裂出微小的孔洞,于是这些微小黑洞诞生了。自地球形成数十亿年来,一直遭受黑洞大军的侵扰,这些黑洞中,质量最大的不过100吨,它们产生的视界范围比原子的直径还要小,以至于在理论计算下,超出了视界假想线的范畴。

与黑洞共舞

这个微小的黑洞在我们看来,就相当于没有视界范围,因而它们甚至吞噬不了一个细菌。纵然这数百万个黑洞之间可以互相合并增大规模,但等它成长为足以影响地球时,也是几十亿年之后的事了,到那时,人类可能已经灭绝,或是在宇宙中寻找到了新的家园。

毫米黑洞

与黑洞共舞

然而,如果当一个迷你黑洞的直径增加到肉眼可见的大小时,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根据理论计算,一个直径为1毫米的黑洞,5个月球加起来也没有它重,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1%。黑洞的影响范围取决于它所处的位置,如果在地球表面的任意位置,恰好诞生了直径仅为1毫米的黑洞,以它为中心点,将会形成一个黑色视界,视界的半径将是地球半径的三分之一,所有落在视界范围内的物体,都会被黑洞撕裂后吸收。也就是说,以黑洞为中心,方圆2124公里的任何物质,都会遭到黑洞毒手。

黑洞疯狂地吞噬周围物体,并逐渐向地球中心移动,在它前方没有任何阻力。大约42分钟后,黑洞将到达地核。黑洞一边移动,一边贪婪地进食,在它穿过地核后,将花费同样的时间,也就是在42分钟后,它将抵达地球的另一边。

与黑洞共舞

当黑洞经历过短暂的地心游历后,它已经吸收了太多的物质,获得了足够的成长,它将会与地球形成双星环绕系统,这时的黑洞会随着引力作用围绕地球旋转,相对运动速度将达到12KM/s。每当黑洞绕地一周,它就会吸收地壳和地幔中的物质,地球的质量会慢慢减少,直至永远消失。这对地表上的生命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所有的生物都会沦为黑洞的盘中餐。

地球末日

与黑洞共舞

地球的大气会被引力扭曲为螺旋状,排成长队等待黑洞进食。地球会被黑洞弄得四分五裂,破碎为一堆石块。这些石块会逐渐被黑洞吸收过来,围绕在黑洞视界边缘形成一个圆状石盘。石盘内的物质会继续被分解为微小的颗粒,相互间发生剧烈的摩擦,产生5000℃的高温,这相当于太阳表面的温度。黑洞吸收行星,将是宇宙中最壮观也是最恐怖的景色,它就像一个吸血鬼,展示宇宙最可怕的终极毁灭力量。

与黑洞共舞

黑洞将花掉50亿年才能完全吞下地球,在这段时间里,地球会变得面目全非,这颗曾经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将会变成一个毫无生机的碎片空间。如果站在火星向地球方向望去,只会看见大片分崩离析的地壳和四处散落的熔岩。黑洞周围形成的高温,会加热地球上的水分,热气蒸腾冷却后又会下起雨来,浇在地球的残骸上。地球的消失,会扰乱小行星带的秩序。少了地球引力的束缚,小行星带的星体将会如脱缰野马一般四处乱窜,这将导致太阳系内持续一百万年的频繁碰撞。

与黑洞共舞

到目前为止,黑洞吞噬地球只是我们的假想,那些危险的太空怪物离我们还很远。无论如何,在几十亿年的时间尺度上,人类要么早已灭绝要么早已掌握先进技术,移居到其它星系。我们无需担心地球外围的微小黑洞会长成气候,足以威胁到整个地球。但是现在,你确实和黑洞共舞,那些看不见的微小黑洞,将不断地穿过你的身体,但它们是在太小而不能造成实质破坏,不必担心它们会将你裂成碎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霍金   黑洞   地核   基本粒子   都会   地壳   引力   微观   微小   美文   视界   直径   能量   宇宙   物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