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知否知否?应是黄肥绿瘦

等你入画

其实说实话吧,我前些天拍了株黄花菜,明知道它是黄花菜,我却还是想识别一番,我看看它的学名是什么。我自笑道,自此在看花识花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我识别这花好久呢,好像都显示它是萱草,这个好像有点奇怪,我们这明明是叫黄花菜的,萱草,我觉得名字极为好听。

散文:知否知否?应是黄肥绿瘦

不过我总有几分心意难平,去百度了一下,我才发现,原来如此。“萱草花朵为橘黄色,早上开放晚上凋谢,花葶比叶子要长;黄花菜花朵很多,橙黄色,漏斗形”。我以为倒是也能辨别了,不过对于颜色,我还是分不清,就比如橘黄和橙黄,另外还有花的形状,花葶比叶长这个倒容易,漏斗形我也见过,另外开花周期短,这个也能理解。

黄花菜,它一般都是生长在田埂上,从不占用正经田地,这个仿佛是人为的,也仿佛是习性所致,我不知道该如何记住,索性我们这,我还没见过萱草,所以也无妨了。

散文:知否知否?应是黄肥绿瘦

这样说或许有点敷衍,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总觉得萱草是天上的,而黄花菜是地上的呢。再者天地本身就有关联,一个是观赏性质的,另一个则是食用性质的,关联的确不大。不过我们学过生物的多样性,这大概正是最好的丰富的体现,我觉得很有趣味。

其实易安居士李清照也曾写词,是关于黄花的,叫做“人比黄花瘦”,不知道她眼中口中的黄花是不是黄花菜,不过我希望是呢。这样的黄花菜,仅看一眼远远不够,因为它看着很有力量。

散文:知否知否?应是黄肥绿瘦

为什么这么说呢?它的力量不在于托住花蕊的力气,而是在于它能够精神抖擞地开放着,哪怕周围是杂草,哪怕土不沃,哪怕地方小,它依然那么热烈地开着。

这让我觉得,它其实与李清照挺像的,为什么呢!清照的人生中,我记得的是青梅和黄花。那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初看只是喜欢这种句式,再看便是情动之处了,就是突然远客来访,正在秋千上荡的姑娘觉得有点失礼,便连鞋袜也没穿整齐就匆匆忙忙地穿过阁楼,却留下了一个低头嗅青梅的动作,看似寻常,却真实地表现女儿家的羞涩与对来人的好奇,这样的动作,不用天然雕饰,也不用人为刻意去做,仿佛像是在梦中呢,只因为梦中的人才是最真实,也无所顾忌的,就是现实是不成的。而且要是说到黄花的话,它这样子,瘦瘦的,惹人怜爱。李清照就是这种形态,有万千豪气都化作婉约的儿女情长,以前的家国天下都化作一江春水向东流了,看着这是个可喜的开头,却是个可惜的结尾,谁的书写美谁来写,这个故事有点妙了,我觉得。

散文:知否知否?应是黄肥绿瘦

那个漏斗样子的黄花,其实在我们那块地,以前是特别多的,只是如今再不犁田搭坝的话,它就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眼睛里,这样,我初开始并未发现倒是可以接受,只是如今发现了总觉得有些可惜,这样明媚热烈的花儿,生长在一块茶园的旮沓处,也不管阳光是否充足,更不管土地是不是肥沃,这一切都不是先决因素,似乎没那么多的讲究吧,这就是黄花菜的力量。

我的思绪有些不听我的,渐渐地,仿佛置身于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看着不要紧,实际它也有点事让人流连吧。

犹记得,这黄花菜的制作看似简单,实际上,还有点复杂。它需要用水来过一遍,即是放在锅中掉一段时间,还得控制火势,我觉得这个有点麻烦。当然了,过水后,就需要碰着个大晴天,拿出簸箕来晒干,晒干后方可收袋保存了。

不过若要想有尝一尝的口福,在我们这边,一份豆皮子炒黄花绝对是上头菜,虽然在我眼中这菜不荤不素,但吃着有味,那便是顶顶好的啦。有时候,作为一个吃货的关注点总是在吃上,毕竟民以食为天,而吃饭的菜又是必不可缺的,而黄花菜在我们这很珍贵,主要是因为一大袋黄花,经过处理,便极其少了。

散文:知否知否?应是黄肥绿瘦

光阴的故事总是这样匆匆,任谁,能熬过岁月的蹉跎。如果不可以,那就让我们留下一段又一段的文字吧,至少现在,或者甚至是未来,我们都不会忘却,不会忘却黄花菜的模样和味道,更不会忘记那是生我养我的家乡的菜,原来是那样独特又鲜美。#家乡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顶好   黄花   远客   萱草   黄花菜   漏斗   青梅   梦中   美文   花朵   晒干   散文   生长   眼中   热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