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真相里,教育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

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位姓陈的老师有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狗和一个带边框眼镜的老师,粉笔绘画可谓是惟妙惟肖,左边一条狗,右边的陈老师加上几个字,本来严肃的课堂瞬间变成了一个笑点不断的故事杂烩。“陈老斯”和“狗咬吕洞宾”就那么杵着对视一番,而这位陈老师也是寓乐于教地勾起学生的兴趣。他的提问为:狗为啥要咬吕洞宾?学生甲说因为狗眼睛近视,学生乙因为吕洞宾踢他,学生丙因为吕洞宾撒狗粮。陈老师虽然一一反驳,“狗近视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以为吕洞宾和你一样有多动症?”“你给我站着!”这样的课堂,完全不似平常那番一本正经地严肃,听着趣味横生,这样学生学知识的欲望就猛增了。

这位老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陈老师循循善诱,讲了一个不为人知普通人所知的故事。

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真相里,教育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

“狗咬”又有一说,又作人名“苟杳”,这位老师讲的是一个两人各自将心比心地为对方考虑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两人均是德行上佳之人,不过因一波三折的误会而情谊日深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

吕洞宾与苟杳是一对关系要好的兄弟,苟杳暂时寄住在吕洞宾家里。据说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仪表堂堂,天人之姿,这位客人便对吕洞宾说,想把女儿许配给苟杳。吕洞宾看到苟杳喜上眉梢的模样,自然不好不应这门亲事。他于是对苟杳说:“贤弟既然主意己定,我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三宿。”

苟杳听了迟疑不决,但一想到自己是寄人篱下,婚礼的筹备工作以及一切花销都得靠好友吕洞宾的帮忙,谁让自己一贫如洗呢?他思前想后,最终不情愿地答应了。

苟杳成亲这天,一切行礼事宜过后,苟杳作为新郎官却有些无地自容,晚饭过后,他干脆躲到一边。所有宾客走后,苟杳见吕洞宾进了新房,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此时与好兄弟翻脸,还是捱过这三天?苟杳还是没有鼓起勇气进入新房。

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真相里,教育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

而此时吕洞宾独坐在新房的桌子旁,既不去掀那红盖头,也不说话,就坐在灯下埋头读书,而林小姐等到半夜,苟杳迟迟不来,她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待她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了。一连三夜都是这样,惹得林小姐心生不快。

再说苟杳,捱过这三天,他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一连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顾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起头来一看,更是惊诧莫名:怎么丈夫换了个人?半天,夫妻俩才恍然大悟。苟杳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吕大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啊!”夫妻俩都说:“吕兄此恩,将来一定要报答。”这会夫妻两人才彻底释然了,相视一笑。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苟杳夫妻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临别时也不忘吕洞宾的大恩,他们连连拜谢吕洞宾后前去赴任。

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真相里,教育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

时间一晃,转眼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火,偌大一份家财化为灰烬。吕洞宾和妻小只好在残砖破瓦搭就的茅屋里寄身,不用说,日子过得是够难的。吕洞宾只好出门去找苟杳帮忙。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上了苟杳府,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非常同情,热情接待了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吕洞宾一住几个月,一点银子也没拿到。吕洞宾仰天长叹:“人情薄如纸,一阔脸就变,滔滔然天下皆是也!”一气之下,不辞而别。

回到家乡,吕洞宾老远就见自家的破茅屋换成了新瓦房,大为诧异:自己远离,子幼妻弱,怎能大兴土木?及至走近家门,更是惊得三魂走了两魄:大门两旁竟贴了白纸。家里死了人?他慌忙进屋,见屋里停着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陶大哭。吕洞宾愣了半天:她为哪个戴孝?轻轻叫一声:“娘子。”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觉诧异:“娘子怎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娘子端详了半天,才敢相信真是吕洞宾回来了,说:“哎呀!当真吓死我了!这不会是在梦中吧。”

原来,吕洞宾离家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了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是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听,天塌地陷,哭得死去活来。今天正哭着,不想吕洞宾竟回来了。

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真相里,教育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

吕洞宾心下明白:都是苟杳玩的把戏,他操起一把利斧,狠劈棺材。棺材哐当一碎地,里面竟全是金银财宝,还有一封信。吕洞宾展开信读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这才如梦初醒,感到自己错怪了好兄弟苟杳,心中惭愧连连。

此后,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苟杳”与“狗咬”同音,谁知历经数千年,人们以讹传讹,便演变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真相里,教育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

这位陈老师为人师表的工匠精神,让我看到了教育的终极意义:不是向学子们猛灌自己知道的知识,而是应该让他们真正地爱上学习,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才是成功的教育,才能为社会育英才。

而我在学生时代,这类歇后语只是熟读背诵,看这个,我一向认为,顾名思义,不管狗咬吕洞宾的原因为何,就只是明白这意思就是好心没好报,具体故事从愿主动探知,因为在那个时代不道的学生太多了。

因为中高考都不考,按照我们当时老师贴墙上挂着的大红字来说,便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得实在一点,便是所有不以考大学为目的的学习完全是浪费时间,所以哪怕我们这些学生有疑问也不愿深究。

连孔夫子都说寓乐于教,可这针对应试教育来说 ,哪怕实行教育改革,就算学校的基础设施再怎么好,那些花花世界还是更加吸引心智未成熟的少年,所以我觉得, 这位老师的课很以特别,也很有意思的,最起码他在像我们的教育传达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开心,学到书本知识只是一个,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并主动学习,这才是当今教育的终极目的,毕竟在我们读书的那个时候就已经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真相里,教育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

经典传颂,让我们为社会传递火炬来完成接力赛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狗咬吕洞宾   人心   大恩   目的   茅屋   新娘子   密不可分   棺材   娘子   美文   新房   陈老师   真相   兄弟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