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吃苦肯干,就有收获”是对劳动最直白的解读

五一劳动节,劳动者的节日,那些身在一线的劳动者理应得到关怀,那些靠劳动创造价值的人值得称赞,那些靠劳动改变命运的人值得学习,那些靠劳动书写传奇的人值得讴歌。

时下,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但巩固脱贫成效却依然任务艰巨,很多贫困户依托国家政策兜底而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但实现收入持续性增长,创造更有质量和更有水准的小康生活,则离不开以劳动为核心的主观能动性的实现。

  政策兜底性脱贫保障对于残疾或重症患者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确属必然,但也可能会助长一部分人的懒惰性,产生对政策扶持的依赖。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发挥身边榜样或者平民示范的作用,用他们曾经的过往和彻底改观的现状来引领,以此产生激励与鼓舞作用,让境况相同的人得到启发,用劳动者的身姿去创造劳动的价值,实现人生更高的追求和更远的理想。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劳动的内涵、价值正在被社会重新认识和审视,对于什么是劳动,如何进行劳动,有没有必要劳动,已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一些人对于劳动的价值也心生质疑,除了传统的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外,劳动等级式划分让不少人对劳动的前景失去了信心,一些人对体力劳动嗤之以鼻,对层级较低的体力劳动者也产生了歧视与排斥,于是一些人养成了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习惯,社会上形成了眼高手低、爱慕虚荣的不良风气,“劳动光荣”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也面临着很大的认识挑战与价值怀疑。

  不同的劳动类型,同一种劳动的艰辛度不同,在结果上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但这跟“劳动创造价值”的普遍规律不矛盾。价值观的偏差,会导致行为上的异化,选择性劳动或拒绝劳动的受众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将会越来越糟糕,崇尚劳动、追求劳动、致力劳动,以劳动至上的社会核心价值就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无论现在是顺境还是逆境,是初涉职场还是沉浸日久,是一帆风顺还是艰难曲折,都应“不改其心,不移其志”,去拥抱劳动、热爱劳动、践行劳动,在每个平凡的劳动岗位上迸发最大能量,在劳动中提升自我,用劳动改变人生轨迹,创造最大的价值和财富,使之成为追求人生理想的阶梯。

以陈满库为例洞悉劳动存在的价值,于劳动节这个特殊背景下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必要劳动   艰难曲折   贫困户   肯干   主观能动性   好逸恶劳   劳动节   直白   劳动者   美文   体力劳动   很大   作用   理想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