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法治屏障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全面总结了我国三农工作的法治实践,用10章74条的篇幅,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规定,为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提供了法治遵循。

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之后,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历史性转移,在这一背景和时间节点下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可谓是恰逢其时、意义非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为契机,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法治学习,将《乡村振兴促进法》纳入各级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培训、“八五”普法、国家公职人员学法用法的重要内容,掀起一场学习的热潮。

《乡村振兴促进法》是首部以乡村振兴命名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阐述了乡村振兴未来跟谁走、往哪里走、怎么走的问题,但既有法律框架、政策体系仍有诸多亟待完善的方面。要对《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要框定更为明确的责任边界、考核要求和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健全以《乡村振兴促进法》为主体,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相结合的乡村振兴法律制度体系。

《乡村振兴促进法》是三农工作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为新阶段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村富裕富足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一方面,要提高农业农村领域依法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执法能力和执法装备建设,强化农地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执法,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与《乡村振兴促进法》相匹配的考核制度,围绕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产业发展、组织建设、文化振兴等重点任务,量化考核检查指标,注重工作实绩体现,压紧压实属地管理和行业主管责任,以有力的保障体系发挥乡村振兴的法治成效。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契机,深入学法、完善立法、全面用法,我们必将使得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从梦想照进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法治   乡村   屏障   美文   新阶段   党委   成效   意义   体系   农民   领域   目标   重点   农村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