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家乡,真的回不去了吗?

经常听老人讲,“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小时候不明白:山好、水好、空气好,还有成片成片绿意盎然的田垟,家乡这么好,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要离开家乡?为什么很多人在外挣到钱反而回不去了呢?不应该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吗?

后来慢慢长大了,也有点似懂非懂了。以前可能是“笑贫不笑娼。”现在可能是“嫌你穷,怕你富。”见不得别人好,一直是人性中最大的恶。

就算不眼红的,也极有可能是这个借一千,那个借一万的,还有各种理由让你出资的,入股的。一个不小心,就被“打回到解放前”......

相对于老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认识,在城里就有可能连左邻右舍都不一定会认识。就算是认识了,能够住在同一个小区或同一区域,说明经济条件也是不相上下的。所以也就不太可能存在相互嫉妒或羡慕的。除此之外,凡是稍微好点的社会资源或者就业条件基本上都在城里,回到农村是很难有发展的。家里有矿、有资源、有背景的我们暂且不谈,毕竟那只是极少数。所以,混的好或混不好,都很难回到家乡。

有一次,弟弟跟我抱怨,为什么现在的爆米花,远远没有以前小时候在家乡的好吃?我说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情况:爆米花可能已经越来越好吃了,它只不过没有追上你的味蕾。小时候因为穷,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几回零食,几回水果,更别提一年一次的爆米花了。所以,那时候什么东西都觉得好吃,也是非常好理解的。物以稀为贵嘛!

其实,家乡一直都没怎么变化,变化的是我们这些出走半生的人。见识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之后,慢慢地认知开始提高了,格局开始变大了。再也不满足于现状了。

其实人性也没有变,过去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只是在过去那种物质贫乏的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等一系列的优良传统及思想品德深入人心,淳朴善良主导了那个时代。而现在由于网络的普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点点恶劣的事迹就容易被传的满城风雨。“人性中的恶”被确确实实放大了。

社会的进步,它总是有代价的。所以,“记忆里的家乡”我们是真的回不去了。但是,现实中的家乡它一直就在那里,如果你愿意,家乡随时欢迎你回去!因为无论漂泊多远,你的根一直都在那儿......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路不拾遗   笑贫不笑娼   家乡   荣归故里   夜不闭户   好事不出门   满城风雨   成片   爆米花   美文   城里   好吃   小时候   人性   条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