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心灵敏感者自我疗愈的福音

文/沐恩佳音


《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心灵敏感者自我疗愈的福音

我闺蜜的儿子萧然刚升入初中时,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无法适应集体宿舍。

宿舍里,有人天天鼾声雷动;有人总是不紧不慢地洗漱;有人习惯熄灯后吃东西,窸窸窣窣的声音像一只小老鼠;有人半夜上厕所;有人晚上说梦话,有人晚上磨牙......

这些对于萧然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一点动静就能把他惊醒,醒后的呼噜声让他再也无法入眠。住校两个月后,他对妈妈说想走读,可是妈妈却觉得是他太娇气,别的孩子都能适应集体宿舍,为什么只有他不行?

妈妈当时给他写过很多封信,耐心安慰他:男孩子应该坚强,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不能总想着逃避;改变自己可以,改变别人很难;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不可能让环境适应你;别的孩子可以,我相信我的儿子也能行......

他按照妈妈的意思,努力尝试着去适应,可是还是经常睡不着,情绪低落,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劝导,宿管老师帮他调了宿舍,妈妈每周中去看他一次,爸爸给他做思想工作,可是都收效甚微。

班主任带他找到学校心里咨询室找心理老师咨询,老师没有说话,先让他随便画一下自己。

他很快画出来一个带着笑脸的小男孩:右手托举着篮球,左手叉腰,右脚下还踩着一个足球。

心理老师说:“你非常喜欢球类运动,阳光开朗,都挺好,但是你没有画自己的耳朵,说明你不想听。是不是现在受到了噪音的困扰?是不是在学校睡不好觉?”

他点点头,把自己不适应住宿的情况给老师讲了一遍。

老师听完笑了笑说:“有很多孩子不适应集体宿舍,这很正常。有些家长在学校旁边租房子陪读,不就是因为怕孩子在学校睡不好吗?”

“我妈说的我的独立能力太差,适应能力不强。”

“这和独立性没有太大关系,你妈说得不对。你只是对噪音特别敏感,其他没有什么问题,只要睡在安静的地方,很快就调整过来了。等你上了大学,学习压力小一些,就没有这些问题了。”老师一边笑着摇头,一边示意他“可以走了”。

家长听从老师们的建议,为孩子办理了走读手续。他回家住以后,情绪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心灵敏感者自我疗愈的福音

最近读完心理学家泰德.泽夫的《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我才豁然明白:萧然属于“高敏感”人士!他为什么会对噪音这么敏感,以及应对敏感的解决办法,我都从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那么,什么样的人属于高敏感人士呢?

有些人通常会对疼痛、噪音、强烈的气味等格外敏感,或者对明亮的灯光,以及生活中的变化感到不舒服,但他们无法屏蔽这些外界刺激,很容易因为声音、人群、压力的影响感到焦虑,如果过度刺激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这类人就称为“高敏感人士”。

高敏感人士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有些人无法忍受噪音,却对气味不是很敏感;有些人能够屏蔽噪音,却对光线很敏感,这都很正常,并不能说明这个人有什么问题。

全世界总人口中有15%—20%属于高敏感人士。

我们也许就是高敏感人士中的一员,也许很少关注到这些情绪,也许不了解什么是“高敏感”,也许没有一直受到某种刺激,也许刺激没有达到让我们不舒服的程度,所以不舒服的情绪过去之后,我们多半就忽略了。

如果邻居家的音乐开很大声音,让你心里烦躁;如果强烈刺激的气味,让你反胃;如果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让你感到压抑......那就说明你也属于高敏感人士。

高敏感人士和非敏感人士相比,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去适应,相对来说也会有点辛苦,但高敏感人士也有自己的优点。

那么,高敏感人士有哪些优点呢?

高敏感这些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能够感知细微之处,因此更容易受周围刺激的影响。

这种特质给他们带来挑战,但同时也带来很多好处:拥有敏感的味蕾,可以成为美食家;拥有敏锐的嗅觉,可以更好地享受自然界的芬芳;拥有敏感的触觉,很容易感觉到身上爬着的虫子......

高敏感人士一般也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很轻易就感觉到大自然中的美好,经常关注动物的人道待遇,更友善、更具有同情心和理解力,更适合投身于咨询、教育、医疗等领域。

《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心灵敏感者自我疗愈的福音

高敏感人士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呢?

高敏感人士最重要的是要接受自己的敏感特质,不要默默忍受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不要强迫自己去模仿非高敏感人士的行为。

刺激太多会导致焦虑,刺激太少又会感到无聊,高敏感人士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高敏感人士完全可以对自己不喜欢的刺激活动说“不”,如果可以从事绘画、写作、阅读这些能让身心放松的活动最好。

少数高敏感人士长时间生活在多数非高敏感人士中间,很容易形成负面的自我认知。

就像萧然的妈妈,把儿子不适应集体宿舍的原因,完全归咎到孩子身上,让他产生一种我和别人不同的认知。

遇到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他们总觉得是自己过于敏感导致的,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活该难受,久而久之,这种错误的认知就会内在化,从而导致自我认知极低,认为痛苦是自找的。

所以,高敏感人士需要循序渐进地改变自己的生活和认知习惯,用能带来满足感、提高自我认知的活动代替原来不适合自己的习惯,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体系,追求内心的平和,远离会强化负面习惯的环境,努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高敏感人士如何控制自己对环境的反应呢?

第一:创造自己的舒适区,让大脑平静下来

高敏感人士虽然不能过完全脱离社会生活,但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小环境,将外部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将自己的根基扎进宁静的土壤里,屏蔽掉外面的狂风暴雨。

冥想和放松练习是帮助高敏感人士集中注意力、放松心情的理想选择,泡澡、祈祷、写作或者反思都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第二: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压,勇敢说“不”

高敏感人士一般对自己的要求都比较高,多数人的性格一丝不苟、不愿意犯错,这些性格特质无形中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对待工作的态度导致自己精神紧张,所以高敏感人士要学会坦然接受现状,不要用“事事务必完美”来要求自己。

第三:尽量远离敏感源,释放一天的疲惫

高敏感人士尽量不要观看激发愤怒情绪或者恐惧情绪的影片,尽量远离嘈杂的环境,主动减少外界的刺激,远离敏感源,睡觉前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带上耳塞或者耳机听放松的音乐,安静地读书或者冥想,尽量释放掉一天的疲惫,进入宁静平和的状态。


《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心灵敏感者自我疗愈的福音

高敏感人士如何拥有一个相对轻松的生活?

第一:正视失眠

高敏感人士想屏蔽掉一切外界刺激是不可能的,但对噪声特别敏感的人,经历刺激以后很难平静下来,一夜睡个好觉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高敏感人士不要刻意在于自己到底睡了几个小时,也不要非在意开始休息的时间,可以尝试进行反向思维。

想遮掩这些嘈杂的声音,高敏感人士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让自己的身心平静;多喝具有镇静作用的草药茶;晚上8点以后,放下白天的事务,不看钟表,对大脑进行反向思维,打破睡眠障碍;戴眼罩、用舒适的耳塞;坚持锻炼,缓解焦虑的情绪。

第二:高敏感人士尽量避免负面情绪

高敏感人士,有时会对他人的负面情绪和不友好行为反应过度,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不敏感”或者冷漠而生气,可是非敏感人士可能都不知道他们在生气。

所以作为一个高敏感人士,自己首先要解放自己,避免产生负面情绪。

第三: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工作压力

对高敏感人士来说,多数不愿意在老板的压力下工作,所以自谋职业是很好的选择。这样,他们可以自己控制时间、刺激、工作环境,以及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等。

《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心灵敏感者自我疗愈的福音

写在最后:

认真读完这本书,我忽然感觉自己也有点高敏感:喜欢安静,特别不喜欢人声嘈杂的地方;工作压力大时,会心烦气躁,甚至感觉气短;某件不顺心的事情,会一直放在心上,不会很快“遗忘”......

也许我们每个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敏感,可能平时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就把自己的负面情绪简单地视为心情不好。即使我们真的是一名高敏感人士,也不必过于担心。

高敏感人士首先正视自己的敏感特质,尽量改善外在环境,减少或隔绝外部环境的过度刺激,寻找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调整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本书的作者泰德.泽夫身为高敏感人士和心理治疗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针对高敏感人士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这本书绝对是心灵敏感者自我疗愈的福音,如果您感觉自己就是一名高敏感人士,生活和工作受到了高敏者的困扰,最好可以读读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敏感   人士   福音   美文   特质   噪音   负面   认知   法则   平静   安静   情绪   宿舍   自我   心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