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从容,明事理,是一种修养


遇事从容,明事理,是一种修养

听过一个故事,有位老太太在一道路上好好走着,突然被一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撞到,但是老太太并没有指责这个年轻人,而是拍拍身上的灰尘,慢慢站起来对年轻人说道:“我没什么大事,你不要担心。”

至于年轻人,他在撞到老太太的那一刹那慌了神,脑子里像浮现雪花的电视机荧幕一样,出现了短暂的的空白。他回过神后急忙去搀扶老太太起来,并且连连道歉。

“真是对不起,没撞着哪儿吧?幸好没什么大事,我以后骑车一定注意。”年轻人小心翼翼说道。

老太太看了看自己被撞到的地方,捏了捏,感觉不是很严重,就让年轻人走了。并且还叮嘱了年轻人几句,年轻人连声应是。

遇事从容,明事理,是一种修养

如果你是那位年轻人,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呢?

若是我,会觉得庆幸和感动,并且对老人怀着深深的愧疚之情。毕竟没有事就是最大的幸事。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一般来说普通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也是没有多少波澜的,但是有时候生活又会给你开玩笑,给你一个意外尝尝,弄得你手忙脚乱,惊慌失措。

比如忽然生了一场大病,又或者突然失业,这些事本来是人生中的常事,但是在平稳的生活过惯以后,这就是一些“很大”的意外了。

可以说,关乎于吃穿住行,身体健康的事情,都不是小事。


遇事从容,明事理,是一种修养

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烦恼,若无远虑,必有近忧。 但是每个人对待烦恼的态度都会有所差别。

比如有的人会从容面对,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有的人对此却愁眉不展,干脆把问题丢到一边,不管不顾,甚至遇见了大麻烦,就只会嚎啕大哭,坐地干等,于事无补。

前者,这样的人即使遇见困难也终会把困难解决,而后者极容易事事不顺,而造成自己做事难成的局面,并且失掉了自己的信心。

不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相信,比起歇斯底里的愤怒,不如和风细雨的化解来得更明智。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尤其是那些本可以不必生的气。

遇事从容,明事理,是一种修养

我们可以在遇事不公,或者受到伤害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愤怒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若能以不生气的法子解决问题,何尝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如那个老太太对待骑车失误的年轻人的态度,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老太太心地善良,又对人明理,并且对她投去温柔的目光了。

这是一个很令人暖心的事,遇事从容,不随加指责,明事理,待人温柔又和善,比起曾出现过并与其截然不同的“碰瓷”事件,这样的事,真是一件善心的典范。相信年轻人回家后,一定会多加反省,以后在车道上时时注意小心。而老太太在原谅了年轻人后,心里也是宽和的,自己人生的意义也得到了升华。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遇事从容,明事理,是一种修养

如果我们都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立刻去指责别人,而是冷静内省,从容应对,那么世上该少多少的纠纷与不快啊。

遇事从容的人,明事理,是一种修养,这样的人,没有人不会对其心生敬佩之情。因为这样的人理得清自己的生活,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的美好,也能合理应对突入其来的意外,使别人对其暗暗赞赏。

你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事理   道明   从容   天和   都会   美文   老太太   骑车   修养   说道   愤怒   生气   态度   烦恼   温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