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大诗人朱依真,《论词绝句二十二首》精妙绝伦,浅解以飨读者

大诗人朱依真(字小岑,生卒不详),是笔者桂林临桂区四塘镇(临邑西乡)之同乡。

他对桂林临桂的教育文化事业以赤子之心,孜孜不倦、集腋成裘地开创了广西乾嘉文坛的巅峰,为清代最后百年中晚期的广西文学之繁荣景象——“岭西五大家”、“杉湖十子”、“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以及桐城文学“临桂词派”,殿定了深厚的文化氛围。

桂林大诗人朱依真,《论词绝句二十二首》精妙绝伦,浅解以飨读者

朱依真的故乡临桂四塘田心村

在朱依真的故乡田心村,有“一门九进士、父子三翰林”的称誉,却无人知晓朱依真这个不事科举的文学史志奇才,他“狷性狭中,冷面隔俗,布衣终身”,淡泊名利,倾其一生财智于文史学问,周游全国完成“西天取经”,便叶落归根。

朱小岑的古体诗词、散文天赋和独到见解令笔者心悦诚服,非常人所能。他的叔父伯均以高榜进士取仕为图途,他却旗帜鲜明地另谋他途,走一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崎岖逶迤之道。

他学而优则教,俯身而诲,在县学府学基层从教,在桂林韦庐、朝阳等学社广泛交流学习,帮助更多士人答疑解惑,助其步入康庄大道,以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为师之谛。

桂林大诗人朱依真,《论词绝句二十二首》精妙绝伦,浅解以飨读者

朱依真家三代同堂族谱

朱小岑“于十七史,丹铅数过,诗格亦日高”,《论词绝句二十二首》最为精妙。限于篇幅,笔者选取三首,奉以学浅疏才之漏见,分享众网友。得当与否,望不吝点赞加点评,以致谢忱!


南唐君臣词作鼎鼎有名,以后主李煜为最

南国君臣艳绮罗,梦回鸡塞欲如何?

不缘邻国风闻得,璧月琼枝未讵多。

南唐后主李煜是重文不重武,虽然他是南宋亡国之君,亡在北宋赵匡胤的威权铁蹄之下,但是他的词曲风华绝代,中国的浩繁词苑不能没有他的位置。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梦,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名词《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在历史的长空,璀璨地划破一道绚丽夺目的光亮,过于短暂。

桂林大诗人朱依真,《论词绝句二十二首》精妙绝伦,浅解以飨读者

李煜亡国经典影视《绝代双骄》曾霸屏

如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囊括了李煜亡国辞庙的无限苦痛和哀愁;那么,“别情何似,相思埭口,一江春水”(《绛都春·夜泊相思江》),就是朱依真别家南下的去乡离愁了。

他行舟路过会仙湿地桂柳古运河,筏过大长山山脉,北望……就再也不见田心村的山峦了,一腔悲愁顿时升腾。

“遗扇旧缘,捎粉闲情今余几?……勿念我、天涯寄萍”,比别乡去愁更痛苦的,朱依真碰到佳人主动赠以信物、投怀送抱,却因为自己的囧态,不敢耽误她人,空留“想爱不敢爱”的愁肠遗恨。

桂林大诗人朱依真,《论词绝句二十二首》精妙绝伦,浅解以飨读者

遗扇留香盼依真,小岑当折却不折,空留遗恨伴天涯!

父亲朱若炳早亡,胞兄朱依韩在京国史馆工作,也是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家道中落的朱依真,穷得一无所有,岂敢想儿女之情。

朱依真好诗词歌赋,只能寄情祖国大好河山,只能把佳人遗扇的刻意留香当作怀念,面对夜空一弯玄月,和着运河两岸蛙闹蟋鸣,他心心念念地默言,是自言自语?不呢,有婵娟带话,“好姑娘,此生无缘,寻个好人家嫁了吧,嗯!”,小岑咬牙控制住了破口的男儿哭声,泪水却是无线之珠落入埭口春江。

泪奔!跨过二百年时空,作者沈聆又何尝不是!


苏轼也擅婉约词,豪放重在雄势破竹,婉约重在绵情酥柔

苏轼最经典的是《蝶恋花·春景》,这首词写在天涯海角的海南;苏轼有铜喉铁板之识,《浣溪沙·春归》专供十八女郎歌唱,王朝云年龄远非二八佳龄,却把它演绎得恰到好处,《春景》、《春归》两词并非为她所写,却私人订制似的成了王朝云的量身定做。

桂林大诗人朱依真,《论词绝句二十二首》精妙绝伦,浅解以飨读者

一生多贬、官场失意的苏轼

苏轼对她刮目相看,太阳从西边出来,难得惊言:“知我者,朝云也!”这样的知心女子,唯以加倍深爱恐辜负啊!官场失意,中年的苏轼却情场得意,朱依真想起曾经在桂林短留一年的李商隐诗作,“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用在苏轼的身上,最恰当不过了。

朱依真以绝句,高度概括了苏轼和王朝云是才貌双绝的天作之合。

柳绵吹少我伤春,杜宇声声不忍闻。

十八女郎红拍板,解人应只有朝云

乌台诗案让苏轼从中原再贬岭南,杭州的姬妾全部唯避之而不及地离开了落魄的苏大才子。唯有在杭州西湖的失足佳女、烟尘丽妓王朝云,死心塌地地跟随他,一路颠沛到粤东惠州。

王朝云没有离开时运不济、一贬再贬的苏轼,最落魄悲催的是三贬海南儋州,所谓的“南之南”——在雁不过衡阳的桂林,失宠的宋之问诗以“北去衡阳二千里”,那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旅途之遥远就更不必说了。面对风高浪急的琼州湾海峡,他不避风险,勇渡难关。

桂林大诗人朱依真,《论词绝句二十二首》精妙绝伦,浅解以飨读者

王朝云颇懂诗词,是最懂苏轼精神世界的女人,抵达天涯海角的海南,王朝云对苏轼的《蝶恋花·春景》情有独钟,其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令她泪涌,每天都挂在嘴角,直到病逝。

今天,“天涯何处无芳草”,抚慰了古今无数失意者的黯然情殇。


北宋婉约派词人最典型的两个人物——秦观和柳永

贫家好女自娇妍,彤管讥评岂漫然。

若向词家角优劣,风流最胜柳屯田

北宋词人秦少游的笔下词章,以“擅于刻画、用字精密、富有情韵”见长,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以“贫家美女,非不妍丽,终乏富贵”评价秦少游之词。

朱依真南下广东,在百里漓江“枕底波涛枕上山”的时候,寻思前辈秦学士南贬横州,没为百里画廊的桂林留下几笔,是情困让他思维短路、词泉干涸了吗?

湘女多情、水灵,王妙妙真有魅力?还真是耶,《鹊桥仙·纤云弄巧》就是牛郎秦少游和织女王妙妙的感人肺腑爱情故事的真实写照,此词可是其婉约词皇冠上的蓝宝石。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多少异地分居、人情两隔的美好爱情,白头偕老,牵手走到最后呢?此时笔者,你知道他在干嘛?今人不见古时月,它却同照古今人,爱情于我同样如此。我不自觉地哼起了港星苏芮的名曲——《牵手》,一段丢失的感情再浮心头。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而柳永(字三变,排行第七),可谓风流绝代的采花大盗,他的词多写歌妓生活和城市风光。官场失意的柳七时常光顾青楼红苑,他觉得自己和青楼卖笑的歌妓毫无二致,“同是天涯沦落人”,柳七以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平视这些身份不光彩的卑微职业,穿梭于觥筹吃喝和歌娱鼎沸的靡烂场合,同乐共欢,为她们作词以放歌,命运不知不觉粘扯在一起。

柳永的词曲风靡京城、府郡,名噪多时,谁唱谁红,大家纷纷前来求词,赢得了一大群红颜知己,没有黄牛党的话也有保安吧。柳永多首词曲陆续摘得最佳作词奖、最佳作曲奖和最佳新人奖,师师、香香、冬冬等歌妓人气指数狂飙,大红大紫。

柳七造星的功夫太恐怖,他捧红的甑妮和梅艳芳,不比当代香港大才子黄霑少吧!

柳三变没正式结过婚,好像落魄的时候,还是一帮痴情的歌妓不忘旧情、反哺恩主,人之将死的时候,好些个曾经的歌妓轮流值班侍疾。

当柳永抽丝咽气的讣告,贴出大街的时候,歌妓们泣不成声。纷纷为身无分文的柳屯田掏积蓄或者变卖首饰,筹得一口像样的棺材,为他披麻戴孝,送其最后一程,柳七在自创的词曲乐鸣中卜葬掩土,也算是自己的福报吧。宋词岂能无柳永乎?风流感人恐无后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桂林大诗人朱依真,《论词绝句二十二首》精妙绝伦,浅解以飨读者

红粉堆里的柳永

朱依真的诗词难见艳绮之词,他信奉儒释道,佛寺道观是他的藏身之所,他淡泊极致,安分守己。

他一脚跨过佛道门槛,所悟好比火爆剧《天道》里,得道法师与王志文的一番富于佛性和哲理的对谈。

另王志文在酒桌上面对几个“稻草臭虫”,以《卜算子·自嘲》“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气死半桌“周瑜”。文章接近落尾,请容我也虚荣一把,同韵卜算子,凑个热闹吧。

高考至长沙,毕业镇政府。宁夏黄河累也痴,羁绊修为粗。潭州十年雨,船破入穷途。如今寒衿无人补,醉酒吟孤独。

——桂林沈聆《卜算子·自嘲》

朱依真早慧、悟道,胜过他老家的“一门九进士”,佛道内功当不比王志文差,面对“形式逻辑的典范”,他的“辩证逻辑”没有失去分寸,不耽误她人、也不被女色迷惑,专心做学问,以期用益于世。《道德经》告诉我们,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我想朱依真心里,不会不知道。

桂林大诗人朱依真,《论词绝句二十二首》精妙绝伦,浅解以飨读者

王志文评: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辩证逻辑的障碍

小岑后来完成大半个中国的学游,决定叶落归根、反哺家乡的时候,史志之学被文友横竖大加夸赞。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较康雍过犹不及。前广西巡抚李绂版《广西通志》成了乾隆皇帝直接PASS的苍蝇,销毁余烬,休想重见天日,李绂在直隶总督位上官落三级、差点要将牢底坐穿,一时之间没人敢触碰广西志书这个滚烫的山芋。

直到江西临川籍、学者型官员谢启昆接任,力挽狂澜,大胆决定重启广西志书局,公开大揽史志之才。同为江西临川籍,集官、商、学一体的李秉礼强力推荐其挚友朱依真。

巡抚谢大人宽厚大气,得知小岑乃朱元璋长兄朱兴隆、爱将朱文正和桂林靖江藩王之后,对明皇裔倍加关注。他被小岑的才气折服,“小岑才堪大用,天助我也!”

遂赋重任以嘉庆版《广西通志》分纂和《临桂县志》的主纂,同时借调桐城派胡虔充实史志局,和小岑形成南北合璧的双料台柱,稳步、有序地推进志工事务。

乾隆大家袁枚晚年重返受恩于他的桂林,与朱依真结为诗友。朱依真那么聪明,不会不懂袁枚的一脸色相,风流不输北宋柳三变,清代财商最高的大文豪,多以饰文美诔敲诈腐败官员起家。

桂林大诗人朱依真,《论词绝句二十二首》精妙绝伦,浅解以飨读者

袁枚

而老朋友桂林陈宏谋太过清廉,给不了多少银子,袁枚版《陈宏谋传》就明显不如先前彭启丰版(雍正七年状元)。

袁简斋收买了江宁府地曹雪芹家亭院深深、煌煌依旧的老宅,虽言“有教无类”,却偏偏招收女生数百,有人评其以“文学大家,文人首富,好色冠军”,财富、学问、貌美,外加“后宫佳丽数百”。如今网络纵横时代,对“老少配”、二婚、三婚横加评论,雨雪纷飞,比袁枚和柳三变,不是小巫见大巫嘛!哈哈……

朱依真交友以“水至清则无鱼”为戒,对袁枚不带有色眼镜,“汲其精华,去其糟粕”,他从袁枚身上精进诗词文章之学,辩证地看待他人的优缺点,这是真学者的真态度和真学问。

全文,END!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关注、点赞加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临桂   儋州   桐城   辩证逻辑   春景   词人   绝句   海南   广西   亡国   进士   婉约   北宋   词曲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