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的习惯

——《成为有光的人》课程感悟——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格,人格左右你的人生。林格先生在教育的道、法、术讲学时,讲教育的“”,即教育的抓手,就是培养习惯。养成好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人一生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之二十七课的核心,先生讲一个字“”,养成“”的习惯,将是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能治百病。勤,可以把人的神性的一面逼出来,所以,劳动解放了人、发展了人的生命价值,也促进了人类的进化。生活中勤勤恳恳,做事勤快,勤劳致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勤奋刻苦,勤能补拙,等等。不论生活,还是学习,“勤”字,首先要活出来,如想好,“”是必要条件。

“勤”的习惯

勤的实质是什么?先生言:就是把心立起来,如果一个人的心是立起来的,则心勤、脑勤、手勤、腿勤、“明觉精微”,心眼打开,再看东西,就是一种享受,在平常中也能不断地发现惊喜。

教书育人,从培养“勤”的习惯开始。

一.勤早起。

一生之际在于青,一日之际在于晨。勤,从不睡懒觉开始,并坚持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先要培养出勤早起的习惯。每天清晨,起来从伸第一个懒腰开始,就做到每天要抽一次后背的“懒筋”。

先生说:人之所以懒,是因为人的背后有一根“懒筋”,而且这根懒筋是很难抽掉的,根深蒂固。懒惰,怠慢会使人心散,也会使人迷乱,散和乱,将会消耗掉你的生命。所以,非得要把这个“懒筋”抽掉才行,先生也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养成“勤”的习惯,用小目标、中目标、大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来推动或引领。把勤早起,先确定为“”的一个小目标。

“勤”的习惯

二.勤劳动。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勤。勤劳动,爱劳动,爱集体,爱生活。我们都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在学校里,培养同学们勤劳动的习惯,每个人都参与劳动,一起劳动,劳动中感受辛苦之后的快乐,只有参与了劳动,才能培养出学生与劳动之间的情感

劳动也是学习,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春耕秋收,只有付出劳动,才能换回丰硕的成果。在劳动中有不易,也有快乐,劳动中培养同学们细节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一个人的责任性、细心和耐心,同时还能培养出与其它同学一起合作的习惯。爱劳动,要从兴趣起步,再到热爱,再到酷爱,最后到痴迷、专注。热爱劳动,勤劳动,可定为“”的中目标。

“勤”的习惯

三.勤动脑。

体力劳动只是为了活命,而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学习者,要有远大的志向,勤奋努力,勤思考,勤总结,时刻不忘勤动脑,要努力成为脑力劳动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提高自己生命价值同时,要有大愿,将来还能为社会,为国家而去创造。

没有大目标,就没有气势,勤奋都难以坚持下去。勤动脑,为未来创造而辛勤耕耘,可以定为“”的大目标了。

“勤”的习惯

“勤”的习惯

“勤”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腿勤   天下无难事   习惯   劳动教育   美文   勤劳   早起   勤奋   人格   性格   核心   目标   努力   课程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