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父亲节随笔

今天是父亲节,尽管我不喜欢过洋人的节日,但我还是想对我的父亲表达一种由衷的敬意。当着父亲的面,肉麻的话实在说不出口,只有写在纸上来表达了。

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年在韩村砖窑上领班当工头。那时候父亲也就三十来岁,已经能够组织我们村几十个年轻人一块去外村打工挣钱了,这种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在我三十岁的时候是不具备的。可以说父亲年轻时帅气和能力并存,勤劳和睿智共在。难怪我姐姐在20岁的时候对我妈说,我要是能找个能力和模样像父亲一样的丈夫就满足了,可见父亲在我们姐弟俩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说起我的父亲,就不得不说他喝过酒的许多趣事,不过大多数都是让我母亲抓狂和伤心的事。我父亲在家从来不喝酒,无论啤酒还是白酒。但和他们哥们弟兄坐一块,听说那可是公斤不倒,虽然我有点怀疑,但至少一斤半的酒量是有的,我父亲亲口对我说过。我现在一斤的酒量看来是有渊源的,酒量上可谓老子英雄儿好汉。喝酒看工作,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还是有一点道理的。我父亲今年虽然都六十有四了,但一着急还能喝四碗。


特刊:父亲节随笔


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晚上经常喝醉酒回家,回家便倒头大睡,中间还可能趴在床头哕一大片,甚至第二天也起不来床。偏赶上我母亲是个爱唠叨嘟噜的人,总是三说两说话不投机就动起手来。把我姐弟俩吓得不敢说话。有时候我姐姐会偷偷跑出去,把奶奶搬来劝架,尽管奶奶来了也起不到啥作用。记得有一次,半夜十二点了,父亲还没有回家,母亲便骑洋车去韩村窑主家去找。到那人家说酒摊早就结束了,喝酒的人都回家了。这时候我母亲着急了,回家叫醒我三叔还有几个关系不错的邻居,开始以韩村为圆心向外地毯式搜索。找了半夜,最后在东辛庄沙岗上发现了呼呼大睡的父亲。当时没有手机,又骑车去找到三叔他们,折腾了半夜终于一块把父亲弄到家。

还记得有一回,父亲喝过酒回家,一进大门就开始脱衣服,以为进屋里了呢。不管我母亲怎么哄就是不进屋,非要躺在过道里睡觉。最后还是在我和姐姐的帮助下把我父亲扶到屋里床上了。对我母亲来说,父亲不喝酒时是好男人,是男神,喝醉了我父亲就是魔鬼。


特刊:父亲节随笔


相比父亲爱喝酒,一喝就多的毛病,优点也是很突出。虽然我父亲不经常做饭,但很会做饭。逢年过节,我和姐姐都会主动要求我父亲当厨师。我父亲做的饭菜总是被我们一扫而光,而母亲炒的菜总是几乎原封未动。我觉得会做饭的男人不是窝囊的表现,是爱家爱生活的标志,请尊重你身边爱做饭会做饭的男人。

我父亲也是一个勤劳节俭的人。从八十年代在砖窑上当工头,一干就是十几年。每逢打雷下雨,就得起床骑洋车去韩村窑上盖架,以防白天生产的砖胚被雨淋坏,每天几乎上也是朝五晚十,和我在县一中当英语老师的工作时间差不多。但我父亲做的是体力活,比我要辛苦得多。我父亲在种庄稼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在母亲的协助下,总是能把分的六亩多地管理得井井有条,令人羡慕。除了自己的责任田,我父母还总是去承包外村河坡地,去小庄西边包过地种小麦和花生,去胙城东河东公司包过地种油菜,种玉蜀黍和红薯。我父母为了让我的家庭更富裕,生活得更好,总是有用不完的劲。除了农忙,平时我们村年轻人出去收架木。这即是个体力活,也是个高危行业。想想这个行业到目前我父亲也安安全全干了二十来年了,真是辛苦了。我父母也是千百万中国朴实劳动人民的缩影,平凡而伟大,伟大而又平凡。我的父母值得我和姐姐一辈子尊敬和孝顺,中国农民值得全国人尊敬。


特刊:父亲节随笔


现在我和姐姐都成家立业了,父母也该享享清福了,除了家里几亩地,其它体力活也不让他们再干了。希望父亲少喝酒,少吸烟,身体能一直健康。

我的父亲没有资产千万,没有学富五车。但他是一个勤劳务实的人,一个在农村很有能力的人,一个给我姐弟俩指引人生道路的人,一个到现在仍然让我佩服甚至惧怕的人。是我的父亲给了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尊敬我的父亲,我感谢我的父亲。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变老,儿子想对您说:父亲,节日快乐!

作者简介:王瑞强,延津县一中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延津   砖窑   洋车   工头   父亲节   特刊   酒量   美文   勤劳   尊敬   半夜   随笔   父亲   姐姐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