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什么,辩什么

佛教里有个故事,在《寒山拾得忍耐歌》里,有一段经典问答:

争什么,辩什么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答:“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人生苦短,往往是因为我们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

争什么,辩什么


惬意的人生,只需做到不争,不辩。

不争,是一种远见

常言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一个人的得失,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属于你的,永远都在,不属于你的,抢也抢不来。

听过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老爷子家财万贯,儿女成群。

他感觉自己越来越老了,是时候把家产交给后代打理了。

可传家之宝只有一件,一家之主只能由一人当,可儿子却有一大群,这让他十分苦恼。

儿子们得知拿了传家之宝就是当家人,便你争我抢起来,场面一片混乱。

只有一个儿子,不争不抢,还默默替老爷子做事。

后来,老爷子把传家之宝给了那个不争的儿子。

利益当前,选择不争,也许还会像上面与世无争的儿子那样,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老子》里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争什么,辩什么


不争,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因为心存远见。

格局深远的人都明白:对一时得失的执念越深,人就越容易被束缚。

所以,他们的心都放得很宽。

不与小人争,是珍惜时间;

不与家人争,是维系感情;

不与朋友争,是经营关系;

不与贵人争,是知恩图报。

走过半生,何须再争。

如果紧握着却抓不住,那就试试放开手,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不辩,是一种成熟

《诗经》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人世间,少有感同身受,多的是漠不关心。

很多环绕在我们身边的指指点点,只是闲人在打发时间。

面对误解时,我们的解释就像对牛弹琴般无济于事。

面对污蔑时,我们的争辩就像掩饰般将事越抹越黑。

众口难调,百口莫辩。

你就算再善良,都会有人觉得你虚伪;

你就算再努力,都会有人觉得你靠运气;

你做得再好,都会有人觉得不满意。

不懂你的人,解释再多,也换不来理解,辩解再多,也求不来认同。

生而为人,永远不要和别人解释你自己,更不要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

懂你者,无需解释,不懂你者,何必解释。

鲁迅说过:唯有沉默才是最高的轻蔑。

只要问心无愧,那沉默就是我们最好的反击。

争什么,辩什么


我们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都应该留给值得的人和事。

不争,是一种远见,更是一种智慧;

不辩,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境界。

往后余生,愿你我:

为而不争,思而不辩,内心安然,一生无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寒山   传家之宝   鲁迅   众口难调   佛教   都会   拾得   老爷子   远见   美文   得失   精力   沉默   儿子   成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