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

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一个人若没有忧患意识,便会沉溺于安逸之中,不仅会对“即时快乐”上瘾,还是让自身处于倒退的状态。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1

思危、思退、思变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责罚他的干儿子冯保跪在雪地里冻僵后,给冯保说了几句推心置腹的话,做人要做到思危、思退、思变,思危就是察觉到危险,思退就是发现危险后要考虑退路,思变就是退到暗处后要思考之前犯过的过失,考虑如何改变。之后,吕芳叫冯保去了裕王府伺候,蛰伏起来。


居安思危,欲进思退,欲通思变。在安逸的环境里,需要有危机的意识;在矛盾的氛围里,需要有退步的担当;在变化的世界里,需要有变通的思维。如此,人生才能得安,得进,得通。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2

居安思危


《三国志》中言:“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视祸于未萌”。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成型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察觉,提早想好对策,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左传》中也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懂得居安思危的人,即使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能提高警惕,思考可能潜在的隐患,从而做好应对准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谁会先来,有多少意外都是来得悄无声息,让人毫无准备,给人们造成了惨痛的伤害。一个人若没有忧患意识,便会沉溺于安逸之中,不仅会对“即时快乐”上瘾,还是让自身处于倒退的状态。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3

欲进思退


退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极大的担当。懂得退一步的人,善于在矛盾面前克制自己,将大度与理智展示在人前。大智若愚,便是如此。


因此,懂得“退”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也是最可怕的人。退,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不要让自己总是生活在“众星捧月”的状态中,每天“觥筹交错”,“目不暇接”。而能让自己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保持独立思考,冷静思考的能力。


《菜根谭》中有言:“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退是一种生活艺术,它不是畏缩,而是蓄势待发,是另一种姿态的前进。言语上让人一步,行动上留有余地,不必在无需冒进的地方逞血气之勇,换一种思维方式,退一步就是海阔天空。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4

欲通思变


《周易·系辞下》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一切都在时刻改变。多一分主动变通的思虑,便少一分措手不及的窘迫。


懂得变通, 实际上就是接受变化。外部的万事万物都随时在变,那如果做事还拘泥固执,不懂变通,又如何能成功呢?作家萧伯纳说: “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 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让世界适应自己。”


我们改变不了环境, 但可以改变自己。思变则通,生活处处都可能有死角,懂得及时转弯,人生便会别有一番天地。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欲进思退,欲通思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萧伯纳   菜根谭   羝羊触藩   周易   大明   安乐   变则通   居安思危   上瘾   美文   安逸   明智   危险   状态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