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书屋前,列曲槛栽花,凿方池浸月,引活水养鱼;小窗下,焚清香读书,设净几鼓琴,卷疏帘看鹤,登高楼饮酒」。晚明文人陈继儒的一席话,道出当今多少人的心声。生活有雅趣,日常有闲情,人生才独立且完整。在这样的日子里,茶事、瓶花、器物、园林、赏石,诸般生活细节,时时、事事与处处透露闲适雅致的意趣,蕴涵深刻睿智的洞见。生命的丰饶与深厚,正是奠定在风雅生活的基础上。


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人一旦无涉功名利禄、声色犬马,随处可见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品茗、仿帖文、课子、默坐,人一旦摆脱稻粱之谋、余财之诱,何愁缺少棋中之意、竹外之情。


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当然,闲适之清雅,不用精舍贮以器物琳琅,更无须雅筑陈以字画疏疏。所谓的清闲,无非是随缘偶得,随心所成。片刻的闲也不嫌短,当好好享受它时,便是拥有清福。


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竹楼数间,负山临水;

疏松修竹,诘屈委蛇;

怪石落落,不拘位置。

藏书万卷其中,长几软榻,

一香一茗,同心良友,

闲日过从,坐卧笑谈,

随意所适,不营衣食,

不问米盐,不叙寒暄,

不言朝市,丘壑涯分,于斯极矣!


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清闲者,可澹人情虑,自适于明朗澄澈之境。以心御物,惟闲养性,于众人熙攘往来之外,寻方隅院落,或瓦窗木屋里的一卷竹帘,一瓶插枝,乃至一道茶烟,亦能成为浑浑物欲之路上,安栖身心的驿站。


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闲,不是无所事事,荒废光阴,衍生=是养精蓄锐,储备能量。山并不忙,却能生出千树万花;水看似闲,奔流万里。


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古代大隐于市的文人深谙生活之道,无事时便从公务中抽离,品茶、插花、闻香、赏艺术,修养身心。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李渔在《闲情偶寄》说:“清闲,最乐之事,而有人病其寂寞。就乐去苦,避寂寞而享安闲,莫若与高士盘桓,文人讲论。何也!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既受一夕之乐,又省十年之苦,便宜不亦多乎? ”


心有所定,方能神闲


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改颜。

我问海山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

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 来源:传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海山   丘壑   李渔   无事   竹楼   竹帘   安闲   精舍   器物   闲适   闲人   清闲   文人   美文   闲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