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我劝你做人别太狂”,《道德经》的忠告

曾经听过一段电视剧对白:

“老兄,我送你一句话,年轻人不要太气盛。”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如今有很多人,把这句“不气盛叫年轻人吗”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殊不知,克制住自己的年轻气盛,才是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来的法则。

“年轻人,我劝你做人别太狂”,《道德经》的忠告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讲究“韬光隐晦”的民族。这是因为,我们深谙人性,更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在历史上,楚霸王项羽自诩英雄盖世,不把亭长出身的刘邦放在眼里,结果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在《三国演义》中,马谡自认为熟读兵法,结果失守街亭,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在职场,同样也有很多因为太狂妄而导致自己一事无成的例子。

“年轻人,我劝你做人别太狂”,《道德经》的忠告

所谓做人太狂,往大了说就是目中无人,总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

记得在一次企业会议上,某个老板对他的员工说过这样的话:“你们不要试图超过我,因为你们永远不可能超过我。”然而仅仅一年后,这家企业就关门大吉了。

做人太狂,往小了说就是喜欢炫耀,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和资源。

一些人作为职场新人,总是表现自己什么都懂的样子,结果要么是招来同事的嫉妒,要么就是因为经常帮别人的忙而脱不开身做好自己的事情。

“年轻人,我劝你做人别太狂”,《道德经》的忠告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做人太狂总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首先,做人太狂,会让别人以为你很强大,不需要机会和帮助。毕竟,人人都知道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懂得适当地示弱,才是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最佳方式。

其次,做人太狂,会让别人觉得你很自大,招致别人的反感、疏远甚至祸患。没有人会喜欢自视甚高、目空一切的人。试想:一个说话做事都总想压别人一头的人,人缘会好吗?

“年轻人,我劝你做人别太狂”,《道德经》的忠告

《道德经》中讲:江海之所以能汇集所有的河流,是因为它处在低下的位置,因此才能成为百川之王。

按照《道德经》的观点,一个人如果想收敛身上的狂妄之气,最重要的就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

“年轻人,我劝你做人别太狂”,《道德经》的忠告

通常情况下,只有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或者阅历丰富的人才懂得韬光隐晦,而年轻人往往仅凭着一腔热血,就总觉得“天下不过如此”。

殊不知,这个世界上的人太多了——你再有钱,也总有人比你更有钱;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再牛,也总有人比你更牛。就算一个人真的在某个领域做到了第一,但也一定会在某些方面,不如一个普通人。

可见,《道德经》中的这个智慧其实就是一句话:为人处世,不要太高估自己,也不要太低估别人。

“年轻人,我劝你做人别太狂”,《道德经》的忠告

俗话说:天狂有雨,人狂有祸。

一个人只要懂得低调,哪怕没有什么过人的实力,至少可以避开很多危险;而一个人如果过于狂妄,早晚会被收拾。

就像某个电商平台的创始人,从财富层面来说,已经是几十亿人中的佼佼者。但就是因为做人太狂,没有认清自己身的位置、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不仅自身受到了上面的敲打,创办的平台也被罚款上百亿。

人生在世,别等到遭遇祸患之后才懂得收敛狂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从来都是为人处世的不二法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道德经   乌江   项羽   韬光隐晦   亭长   街亭   年轻人   祸患   气盛   狂妄   美文   忠告   法则   低调   道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