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27年,每次回家都被母亲气哭:有些亲人的凉薄,来自灵魂

作者/池鱼

远嫁27年,每次回家都被母亲气哭:有些亲人的凉薄,来自灵魂


老家那边有个远嫁的阿姨,她说自己远嫁27年,每次回家都被母亲气哭。

本来她以为,现在家里条件好些了,这些年回家也就多了一些,想要多陪陪已经逐渐老去的母亲。

听起来,这是一个温馨的子欲养亲也在的事。结果,每次她假设中的美好场景,一回家就总是被各种现实浇一盆凉水。

她的母亲不管是在行动上,还是语言上,都经常能够做出一些让她伤心的事,说出一出让她伤心的话。

前段时间就再次发生一件事。

她的母亲79岁的生日,她因为没有赶回来,就给母亲寄了一千块钱。结果她的母亲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远嫁的女儿记着自己,而是说自己认识的某个老人,生日的时候女儿买了一条金项链给她。

价钱肯定是不止这一千块钱。

阿姨听完再次心里堵得慌,吐槽的时候就说:“这个年纪的人了,和人家比金项链做什么?“

远嫁27年,每次回家都被母亲气哭:有些亲人的凉薄,来自灵魂

就好像是以前一样,她说母亲的思维永远都是比较凉薄的,她不会感动于儿女们做的任何事,只会认为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

但是与此同时,她的母亲会有各种比较,这甚至完全是一种下意识心理。

她说,不光对她是这样,包括对她的哥哥嫂嫂也是一样。

她的母亲经常说哪个儿子儿媳一年挣了多少钱,给母亲买了什么东西,儿媳对婆婆有多好,说哪个儿媳给婆婆洗脚等等这样的事。

事实上,她认为哥哥嫂嫂其实做得已经蛮好。她的哥哥很孝顺,嫂嫂脾气很好,母亲年轻时和哥哥嫂嫂没有分家,自然老了以后也是住一起。

母亲没有任何工资,这么多年以来,家里没有任何人敢给她母亲脸色看,生病花钱的时候,也一直都是哥哥嫂嫂在出。

阿姨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年轻的时候喜欢写点诗,以前在空间发了不少。

其中写得比较多的,就是自己远嫁以后的心理,感慨家乡故土的远去,还有当年父亲去世,因为交通不便,她未能及时赶回来的遗憾。

远嫁27年,每次回家都被母亲气哭:有些亲人的凉薄,来自灵魂

她个人的婚姻其实是比较幸福的,只是这种幸福,无论如何也无法全部弥补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情,还有她和娘家人越来越远的遗憾。

她说要是自己以后走了,下一代肯定和娘家那边联系更少,那就真的是把根都带走了。

所以,当她抱着这种想法,想要尽可能地多陪陪还在世的母亲,多感受故乡的温情时,却感觉只有她一个人是这样想的。

她有次在娘家玩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她的母亲竟然催她走,说家里天天多一个人吃饭,要多花不少钱,水费多了不少,燃气费也多交了。

她的哥哥当时还说:“妈,这些也不要你出钱,你管这么多干嘛?”

亲情,有的时候也会拥有不对等的天秤。

在我们固有的价值观里,最为美好的感情向来是父(母)慈子孝四个字,孩子和父母之间,是一种最为亲近的血缘,同时彼此之间也理所当然应该有着互相关心和理解的氛围。

很多人都说,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只有父母。

由此可见,父母两个字,已经下意识被视为一种“纯粹的爱”这样的代名词,与其挂钩的也总是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等等这样的词。

远嫁27年,每次回家都被母亲气哭:有些亲人的凉薄,来自灵魂

事实上,并不全部如此。

我们最终,需要接受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父母之爱。

我有一个朋友,在亲眼目睹她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之间,这么多年的纠纠葛葛时,忍不住这样评价:“真的,后来你会发现,有些人的不讲理来自灵魂,明明他们是完全错误的认知,但是他自己压根不那么认为。所以,这个时候,你也不能去改变什么,你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选择计不计较。

她的父母归根结底,没有计较这些。

她母亲的看法是,每个人活在世上,讲究的是良心二字,自己也在养育孩子,他们也有老去的一天,不能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

做人做事,要无愧于心。

她的爷爷奶奶,就是属于那种比较自私的人,只要自己过得好,不会有任何换位思考的想法,给自己花钱特别大方,没钱了就找他们要,两个老人单独住,非要租三室一厅,房子差一点都不行。

不同意的话,他们就闹,甚至打电话报警,说他们不赡养老人。

远嫁27年,每次回家都被母亲气哭:有些亲人的凉薄,来自灵魂

她的母亲曾经无奈地反问:“我们就差把两个老人抬着用轿子走路了,还要怎么孝顺?”

作为长辈,她的爷爷奶奶不会去思考她父母的处境,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压力有多大,那压根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她的母亲曾经试图讲道理,说他们的不容易,希望老人也能够体谅一下,有些事不要那么钻牛角尖,结果她奶奶的思维是:你辛苦?我年轻的时候才叫辛苦!你们现在叫什么辛苦?

然后,她的奶奶就会兀自讲自己年轻时候的很多事。

她明显发现,奶奶和母亲的交流压根不在一个平面上,一个说东一个在说西,自然而然沟通是完全无效的。

所以,多年以来,她的爷爷奶奶是真的没少找事,不过好在她的父亲为人一直踏实稳重,在婚姻里对她母亲也很好。所以她的母亲看在她父亲的面子上,也愿意给两位老人多一些体谅。

因为她的父亲也完全没办法,良心和教养不允许自己做出不管父母的事,所以就只好一边哄着,一边继续过日子。

相比起来,她认为外公外婆就要好很多,他们是那种生怕麻烦子女的老人,一辈子都客客气气,哪怕在孩子们面前也是这样。

远嫁27年,每次回家都被母亲气哭:有些亲人的凉薄,来自灵魂

就像生活中不是每个人的品性都是一样的,老人也同理。

真的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有那种为孩子好的心理。

而孩子,最初完全是被选择的那一方,他们只能选择去适应,或者去接受,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平复自己的预期。

我在网上总是看到有人说,既然父母亲情不如意的话,那就干脆不要联系了。

话说起来总是容易,而实际生活中,肯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底的纠结和不舍,不说别的,光是“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就足够使太多人放不下心底的那份牵绊。

所以,在这件事上,谁也不必指导谁,都是自己的选择,都有心底的期冀,都是无悔的人生罢了。

-END-

和每个来这里的人谈爱说情,但无关风月。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母亲   嫂嫂   儿媳   娘家   美文   阿姨   亲情   奶奶   心底   亲人   辛苦   家里   父亲   灵魂   哥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