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回娘家,母亲质问女儿:都不是一家人了,空手回来好意思?

作者/同言

婚后回娘家,母亲质问女儿:都不是一家人了,空手回来好意思?

我想先说说人性两个字。

人性体现在生活中,其实是一个带着变动性的词,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好坏,你不能只凭着一件事。

人性是复杂的。

而决定人性的因素,也可以有很多,比如一个人的认知。

后来你会发现,你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生活中所有的人。有时候纯粹就是认知不同,而具体反应到生活的时候,可能会让你感觉到人性冷漠。

实际上,你自己只要先释然不同的人,认知必然有差距这件事,然后可能你就会发现,在面对一些落差时,心里会好受很多,甚至会有新的感悟。

其中,也包括父母亲情当中涉及到的人性。

婚后回娘家,母亲质问女儿:都不是一家人了,空手回来好意思?

我举一个例子。

我有一个朋友,她以前认为自己父母很自私,考虑问题只想到自己,不会为他们子女着想。

她生完孩子以后,想要出去工作,但是孩子还小,没人照顾,婆婆工作也没时间,于是她就想让自己的母亲帮忙照顾。

她说给工资也行,但是她好说歹说,在家里没事天天玩的母亲就是不同意。

她母亲的态度是:你是女儿,不是儿子,你的孩子就不是我亲孙子,所以我不带,要带也应该是孩子的奶奶来带。

还有一件事,曾经更是让她耿耿于怀。

当初,她在出嫁以后第一次回娘家,因为是空着手回去的,她的母亲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对她说:都不是一家人了,空手回来好意思?

她当时感觉很是尴尬。

婚后回娘家,母亲质问女儿:都不是一家人了,空手回来好意思?

因为在她的意识中,虽然自己已经出嫁,但她始终还是没有从以前的思维中脱离出来,认为自己和母亲还是一家人,回娘家也不是去外人家,不用非得那么客气,还要带着东西才能上门。

但母亲的一席话,可以说是彻彻底底把她从自己的幻想中拉了回来,让她感觉结婚以后,母亲是把她排除在外的。

所以,后来的她回娘家,总是会带着东西回去。

与此同时,她也感觉自己后来回娘家,总是带着一些拘束感,感觉像是客人,不再像婚前那么随便。

不光是她心理上有此转变,还有一方面就是她的母亲,对她的要求也相应多了一些。

这个时候,不要自怨自艾,纯粹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父母,埋怨他们不理解你,不懂你,不心疼你。

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真的很容易生出不满。

就像是我朋友最初那样,她说自己很心寒,感觉父母亲情也不过如此,很自私,没有人是真的关心自己,替她着想。

其实,有时就是认知不同而已,就这么简单。

婚后回娘家,母亲质问女儿:都不是一家人了,空手回来好意思?

这不是爱不爱的事。

大概在我们的想象中,总是把父母的爱幻想得绝对无私和美好,因为从小接触到的观念便是如此,父母之爱被歌颂得多了,容易被拔高到一定地步。

实际上,这种仅仅存在于想象中的绝对无私的爱,并不应该成为父母之爱的模板,任何人都先是自己,再是父母。

要是你首先就用一个固定标准去衡量的话,就太容易挑刺了,因为父母可能也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不可能事事考虑周全。

再加上前面我们说的,关于认知上的不同,就很容易给自己造成一种在亲情里委屈的错觉。

就像我朋友的母亲一样,她母亲虽说在行动上没有重男轻女,但是因为年代和思想的限制,她母亲一直以来就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观点。

她母亲认为,女儿结婚了,就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们就已经完成自己人生的任务,接下来的生活,就不归他们管了。

这种想法是根深蒂固,无法改变的。

婚后回娘家,母亲质问女儿:都不是一家人了,空手回来好意思?

所以,后来在她结婚以后,她的母亲便把这种想法应用到实际上,不肯帮忙照顾孩子,面对出嫁的女儿回家,也需要她们带着东西回来,认为已经不是一家人了。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否定父母一直以来的爱和付出。

现在,我的朋友想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她认为父母也很爱她和姐姐。

她说,她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打工者,辛苦了一辈子,挣的钱没有给自己花,而是供她和姐姐读书上学。

她读到大学毕业,姐姐读到研究生毕业,父母没有埋怨过半句,说的是反正只要你们自己考得上,读到哪里我们就供到哪里。

好不容易存下的钱,也没有给自己买房买车,她的父母说他们老了以后,就住老家的房子就行,而是把钱给她们两姊妹当作嫁妆。

她和姐姐结婚的时候,每个人都有10万的陪嫁。

其实,从这个角度而言,她认为父母也是无私的。

只是她以前不够体谅父母,忽略了父母的付出,母亲不愿意给她们带孩子,看她们回娘家空着手有意见,她就心生埋怨。

如果在亲情里一味做减法的话,是不公平的。

婚后回娘家,母亲质问女儿:都不是一家人了,空手回来好意思?

这种只做减法的行为,容易让人变得盲目,不管以前再多的好,可能都能因为一个或者两个不好的行为被抵消。

所以,在任何关系里面,都需要保持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能够全面看待,在做减法的同时,也要做加法。

生活里,婚姻关系,婆媳关系等都是如此。

实际上,现在站在父母的立场,她完全能够理解。

她说:“父母为我们辛苦一辈子,肯定也希望能够看到我们成家以后,作为女儿的孝顺。其实我妈说得也没错,我们的确不是一家人,我现在也有自己的小家,回娘家本来就应该注意一下礼节。

她现在回去,就会记得给父母买东西,要么也会给钱,心甘情愿。这些改变不会影响她的心情,也不影响她在心中对父母的感激和爱。

与此同时,她也不再认为母亲这样做是自私,反而认为自己想法有些自私,没有人规定父母就必须要无私付出,牺牲掉个人利益,满足孩子的各项要求。

他们也要为自己而活。

-END-

和每个来这里的人谈爱说情,但无关风月。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娘家   母亲   女儿   减法   空手   好意思   美文   婚后   无私   认知   亲情   人性   想法   姐姐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