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多彩东乡 (大河州转载)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锁南坝西12公里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台地上。林家遗址:1976年发现,1977-1978年发掘秋梁地、破四格、阴洼坡子三处,前两处地埂上发现大量彩陶片和残石器。阴洼坡子崖边地表1米以下有1-2米厚的灰层,内有大量彩陶片、残石、骨器。彩陶片复原有钵、盆、罐、壶、瓶等器形,施黑彩,花纹有平行线夹圆点纹、勾叶纹、网格纹等。陶质细腻,陶色橙黄,器表打磨光滑。曾发现房址几十座,窑址五处及窖穴多处。出土大量彩陶、石器、骨器及炭粟、麻籽等农作物。还出土铜刀一把(长12.7厘米,宽2.5厘米)。林家遗址属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存。遗址位于甘肃省东乡县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东岸台地。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遗址地势平坦,高出河床约30米,隔河与临夏市上庄遗址相望。总面积约6.6万平方米。其主体遗存为马家窑类型,台地东缘有少量的齐家文化遗存。发现的马家窑类型房址中的早期房屋均为凸字形半地穴建筑,门向大夏河。中期房址的房基经平整夯筑,半地下浅穴,仅有一个浅坑低圈灶址。晚期出现平地筑墙建房或室内分隔小间,室外续建前后相连小屋的建筑形式。灰坑多为袋状窖穴。发掘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有2000 余件,陶器有钵、碗、罐、壶、瓶等,其中的泥质红陶大多为彩陶,均为黑彩,饰有平行线纹、圆点纹、网格纹、叶网纹。石制工具有刀、斧、铲、镇、凿、锥、纺轮、网垂等10 余种,且磨刃锋利。骨制工具有骨锥、骨针、骨竿和极具特色的骨柄石刃器,精细实用。这里出土的一件铜刀,由锡青铜模铸而成,刀身薄厚均匀,短柄长刃,长12.5厘米,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器,距今约五千年,它的发现把我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陶器是当时人们主要的生活用具。东乡县林家遗址发现的马家窑类型横穴式陶窑,窑室为圆形,直径1.3米,窑箅周围有火孔,顶部与窑室间隔一层夯土,火膛呈长方形。陶的制作普遍采用泥条盘筑法,出土的陶器分泥质、夹砂二类。早期的陶器数量少,有瓶、罐、盆、钵等。瓶多喇叭口,罐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钵为圆唇。纹饰以旋纹为主,线条流畅古拙。中期的陶瓶,口沿向外翻转,颈部变长,罐的颈部变短,纹饰以弧形并列条纹为主,线条均匀细密,活泼流畅。晚期陶器数量最多,陶质较前者略粗,主要器形有盆、碗、壶、瓶、罐等,色彩也有变化,在黑彩间添加了白彩,白彩多为辅助装饰,黑白对比强烈,纹饰简化,线条以旋纹、平行为主,是晚期的特点。2005年,在修林家至河滩乡间公路时,出土了很多陶片,有群众把好看的陶片拿到了临夏市旧花市出售。9月初的一天,我从市场上拍到了两块精美的陶片,一块是鸭子纹,一块是蝌蚪纹。若是完整器,那将是马家窑类型的美轮美奂的彩陶大盆和大罐,应属当时居民的祭祀用器。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在遗址20号房子的北壁下出土了一把青铜刀,还在54号灰坑中出土了铜渣。编号F20的房屋结构是比较完整的,它们的房屋门道大都向着大夏河的一边,屋基皆在生土层中,是半地穴式房屋,看得出来,单间房屋各自独立,布局分散,他们比较讲究生活,好多房屋遗址中都出现了两个灶。在现场发现的不仅有一把铜刀,还出土了大量的骨器。在发现铜刀之前,还发现了一把骨制的匕首。匕首非常精致,两面有刃,使用打磨成的细石器做的把,用动物的肢骨做成的刀刃,刀把则是用不知名的胶粘合上去的。长15厘米左右,刃面非常锐利,用手一摸有点被刺的感觉,就是这样精美的一把骨刀,在拿到手的一瞬间就散了架,刀把与骨刃分离了。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那把青铜刀是放在房屋的角落里,角落正好在探方的横梁下面,刀浑身布满铜锈,它一定是被主人遗忘了,才得以幸存下来。铜刀由两块范浇铸而成,表面平整,有较厚的深灰色绿色锈,短柄长刃,刀尖圆钝,微上翘,弧背,薄厚均匀,柄端有明显的安装木把的痕迹,刀长12.5厘米。1981年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研究所检验,为含锡青铜。它是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的一件青铜器,其年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此刀被誉为"中华第一刀",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铜渣分别用岩相鉴定和中子活化法分析,证明铜渣不是天然矿石,也非炼铜残渣,而是一块经冶炼但已经分化成碎块的含铜铁金属长期锈蚀的遗物,这些铜渣在林家遗址中发现了三四快,都因为分化而成为碎块,这证明当地以能进行冶铸铜器生产。它的意义在于:把我国的青铜冶金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与最早发明青铜冶炼的中亚、西亚的一些国家的时间大致相同,这说明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和使用冶金技术的国家之一;同时也证明中国最早的冶金技术发源地在甘肃。用金属代替石器作为劳动工具,是人类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变革,青铜器最早出现,有其划时代的意义。到了龙山文化、齐家文化时期铜器的制造较为普遍。据考古资料得知,整个黄河流域从东到西都有铜器出土,其中有红铜、黄铜和青铜。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文字来源:今日头条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临夏市   夏河   遗址   东乡族自治县   骨器   甘肃省   彩陶   纹饰   铜器   遗存   新石器时代   陶器   青铜器   石器   青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