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导向•今日特刊 悼袁隆平“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新导向诗歌 新导向诗歌评论

新导向•今日特刊 悼袁隆平“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


新闻综合报道“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您让我们吃饱米饭 我们给您以诗今日特刊诗人赵琼/哈雷/吴冬/刘梦子/刘合军/谷冰/李威/楚衣飞雪/雪野/金子/原振东/王景波/姚勤/从此以后/云淡风轻/侯文基/袁文章/耕夫/五月牛/达人黑/姚勤/岷江一苇/枫茗/贤人帮主/万点/中明/刘冬梅/八九画/孙龙翔/蒋志华/一面镜子排名不分先后 见稿时间排序


感恩的珍珠


文/赵琼


一个永不自满人

在小满节气之后

进驻于一粒正在发育的稻谷


增产、增量、增足……

用生命的减法来增加人间

炊烟的厚度


天堂没有良田,却有白云如畴

满天的星斗

是人间捧给您感恩的珍珠……


大地之子

——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哈雷


抱禾的人走了

把种子留下

此时,我听到种子在哭泣

替万顷良田哭泣

替填饱肚子的苍生

哭泣


那个头戴竹笠,赤足于泥田的

他这一生

都和稻穗一起躬向土地

心里装着那颗种子

是老祖宗千百年不变的道理

孕育着童话和生命


世界那么大

种子那么小

人心那么荒

菩萨那么少

…………


抱禾的人走了

哭泣后的种子,继续种植着

金色的岁月,和米香

生长着我们的日常

不易觉察的幸福


2021.05.22奥克兰


每一位躬身土地的人都是我的父亲母亲

——致敬痛悼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


文/吴冬


从山里,从土坷垃里

从饥饿年代走出来的人

今天,都应该向袁老深深鞠上一躬。


我看了又看

他沟壑纵横的脸

他慈祥的眼神

他的手……

多么像我们的父亲。


怎么就走了呢

前不久,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

扶着他的肩膀对全世界宣布

“我刚刚检查过他的身体,他还很年轻”…


五月,风吹过稻子。

它们纷纷低下头。

风什么都能带走,风带不走历史——

伟大的人和大地一样

不朽。


2021.5.22 14点39分

注:选自风群


有一个人的名字叫水稻


文/刘梦子


除了袁隆平,还有谁敢?


一个人走了


文/刘合军


今天

所有的诗人

一阵风

都成了杂交水稻的种子

在纸上结穗

纸上悼念

我生在赣西

家乡大多都是梯田

说到海南制种

我只知道萍乡的排上人

张理高

住茅棚睡破庙

44年带出6千人,南繁

一颗水稻杂交育种的名星

每一个基地都有萍乡人的身影

有人走了,但这不是第一个

他们仍在坚守海角

默默无闻地制种不止

耕耘不息


2021.05.22


袁隆平


文/谷冰


与油画《父亲》没有什么两样

质朴,厚道,不善言辞

做一件事,就做到极致,完美,不留一丝儿遗憾

饿过肚子,更知道肚子的秉性

蛙鸣渗入腹壁,犹如寒山寺响起的钟声

一株水稻就是一个亲人,亦如劲敌

拿下一个高地,还有另一个高地

你做了花蕊的嫁妆,生下了亿万万个福字

稻种的密码,是任何地方的通关文牒

即使泉台,也无丝毫奈何


2021.05.22


一样的心情


文/李威


我父母健在

当然我没写过悼念父母的诗

我希望终生不写

希望他们一直健康活到

我老得毫无发现力和创造力的时候


这和鲁迅希望他的文字速朽

这片大地快快的

再也不需要,并遗忘他的文字

是一样的心情


2021.5.22


致袁隆平(外一首)


文/楚衣飞雪


诵经的雨一直在下

山河肃穆,田野肃穆

稻穗弯下来,注视着

你走过田间的背影

种子一样,重新扎入泥土的海


抱禾的人走了


以诚救世,以尘谢世

稻穗的生涯

饱满了

而你毕生的心血

融入一抷泥土的海,尽了


稻田守望者走了


文/雪野(甘肃)


相伴稻谷与土地一生的人

被誉为稻子杂交之父的人

在明媚闪亮的五月天走了

一个永恒的,稻田守望者默默地去了天国

去续写他未竟的传奇


他靜静地离开了他热爱的

亿万人民与辽阔大地

让吃过他育种稻米的人们

人生平添了太多难以忘却的生命之重


一粒米的光芒足以照亮

一个饥荒的世界,也可

让饥馑的人生

异化扭曲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是不朽的真理


无论你拥有多少权威

无论你享受何等尊贵

没有人不为半斗米屈膝

一粒稻穗的重量,足以

压垮一个民族的脊梁

也足以令一个伟大的民族,永远丧失智慧和力量


2021.5.22



文/金子


袁隆平走了

曾经,未死于死的传说里

尚清醒于谣传还是咒语

有人替他

说了一句吃饱了话

他走了

好像离开于一句谣言

证实闲人的预测多么精准

一粒秋天的稻子

最终落下了人们的口中

他的沉甸甸的金黄

让怀念的语言

那么轻飘

仿佛秋天盐碱地

洒下的稻子



小 满

——悼念袁隆平院士


文/原振东


嘘……

先让稻子们缅怀

它们都低下头

偶尔起伏抽噎


2021.5.22


袁老没有走


文/王景波


袁老没有走

我愿意相信这是谣言

谣言!谣言!谣言!


我更愿意请权威媒体出来重新发布

袁老只是身体有了小恙

躺在床上小憩


袁老不会走

他还要亲手端着

中国人的

饭碗


一粒种子


文/姚勤


今天,长沙下雨

湖南下雨

江南下雨

中国人的心中都在下雨

为一粒种子


这粒种子

生在田头

长在酷暑

藏在民以食为天的信念里


这粒种子

养活了中国

世界饥饿的目光

也看到了希望


很大很久

只为浸泡梦的种子

着床亿万人的心坎上


稻下乘凉

情人歌唱


悼袁隆平


文/从此以后


每一粒大米都好似滴滴的泪

当饿殍遍野成了过去

从明天起 我们这些吃饱了的穷人

要关心粮食不浪费

或者 带着鼓胀的肚皮

低下头来

和水稻 炊烟站在一起

新导向•今日特刊 悼袁隆平“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端起饭碗,就想起稻神

——缅怀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云淡风轻


父亲般情怀

父亲般担当

你是共和国的脊梁


父亲的肩头

父亲的大手

你数着稻粒儿

放眼全球


你说你有两个梦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多想再看你站在稻田里样子

你却化做不倒的稻子

种在我们的心中


2021.5.22


悼“魔稻之父”


文/侯文基(新疆)


一个有“禾下乘凉梦”

用水稻覆盖全球梦的人

今天登仙了

他把自己的丰碑

镌刻在每一粒米上

雪白 晶莹 透亮 喷香


每一粒米 在经过你的

肠胃时 都在讲述

一个“魔稻之父”的故事

可是今天 它却在

你的体内打了一个死结

拽的你生疼


一粒米书写一生传奇

一粒米喂养饥饿的世界

这脚踏泥泞的宏愿

用尽了他九十一年心血


端着香喷喷的米饭

望着远方 我只有静默

此去蓬莱无多路

天上有祥云万朵 不知

今后 他会是那一朵

依旧护佑着

这个饥饿的世界


2021.5.22


向一穗稻子致敬


文/袁文章


他倒下了,因为成熟

所有感恩的稻子没有落泪


毕竟,一生涉水

掏出基因为稻子请命

垂范一熟,两熟,三熟

升级低产,中产,高产

还会有哪一株稻子不肯顺服

哪一片水田不静心内修


作为一穗谦虚的稻子

他不受任何时令和土质制约

也没有哪一把镰刀能挑衅辽阔的慈悲

除了他内心的金属


现在,悲从中来。所有朝圣的稻子

将头低过风,低过饥饿和贫穷,深深鞠躬

向完成轮回的酋长致敬


在北方,还有我。一个与之谱系最近的诗人

或者说,旱田里一株刚脱尽水分的大麦


2021.5.22


悼国士袁隆平


文/耕夫


感念袁隆平


当风吹过稻田,我们就会想起您

端起一碗米饭,我们就会想起您

今天您终于功德修满,回归仙班

去天庭育种,三界为您礼佛念经


地上的好人做完了,您去做天上好人了


苍生的养父


我要绝食三天!今天的大米饭不香了

我要披麻戴孝,苍生的养父过世了

他让中国人碗里装满珍珠般的大米

他让大米里的营养喂养全世界的胃


他的大功勋,被人心写在了大地上


双星陨落


今天是个什么日子?两场地震,震落双星

西沉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

两位国士,成为今天网祭的双子座


一个为了嘴巴,袁隆平离开了人间寺庙

一个为了肝胆,吴孟超去了天堂渡众生


老 农(外一首)


文/五月牛


袁隆平先生

去逝了

从此

稻田里

少了一位

让百姓吃饱饭的

老农


2021.05.22


哭袁隆平先生


很多名人

去世了

很多领袖

不朽了

很多明星

夭折了

我都没哭

我哭过慈母

也哭过贤妻

今天让我

来哭您


2021.05.22


悼念(外一首)


文/达人黑


2021年起,每年的

5月22日

全世界的水稻

将在沧海桑田里默哀

悼念它们的父亲


袁隆平


袁隆平才配称天子

——民以食为天


一粒种子


文/姚勤


今天,长沙下雨

湖南下雨

江南下雨

中国人的心中都在下雨

为一粒种子


这粒种子

生在田头

长在酷暑

藏在民以食为天的信念里


这粒种子

养活了中国

世界饥饿的目光

也看到了希望


很大很久

只为浸泡种子的梦

着床亿万人的心坎上


稻下乘凉

情人歌唱


深切悼念袁隆平


文/岷江一苇


俗话说得好

“民以食为天”

您才是老百姓真正的天


人民会永远记得您

当他们每天端起饭碗

每一粒杂交稻

都会念叨出您的名字


种子的心愿

——致袁隆平先生


文/枫茗


捧起手中的碗

今天的米饭,格外沉

一声声汽车长笛

拉长哀思


袁隆平,一个有着

土地一样线条、韵律的名字

却用一颗赤子之心和智慧

在平凡的土地上

播种出金灿灿的希望


国士无双,不足以表达

给您最尊贵的冠冕

亿万颗禾苗深深鞠躬

天空,开始动容


收走的那颗星星

耄耋之年仍不忘的那个梦

——“禾下乘凉梦”

定会在启明星上挂起


守护稻田的老人,他走了

----哀悼并送别袁隆平先生


文/贤人帮主


那个守护稻田的老人

永远地,走了

稻香四溢,大地上

一个赤子的背影,永留人间

时间为他静止:5月22日13时07分


真正的耕耘者,平凡的老农

神一般守护,比良心还要宝贵

的稻田。守望最初的梦想

那些远离饥饿,和您一样

热爱粮食的人们,从泥土里来

又走进白云深处,寻找五月里

最后一缕稻香,伴您永生


那个守望稻田的老人

走了。风轻轻吹过

他戴着草帽,安详地坐在

一株最大最饱满的稻穗下

乘凉。天堂,稻香弥漫


2021.5.22.夜


愿无双国士一路走好!

一个泥土老人走了

――悼袁隆平院士


文/万点


他从泥土中来,

如今驾鹤到白云中去。

人民满含热泪

目送,目送……

人民不会忘记

一粥一饭,

思之来不易。

半丝半缕,

念物力维艰。

他从泥土中走了,

带着共和国的勋章走了!

虽然头顶有杂交水稻之父、国士无双的光环,

却不及那田野里金黄的稻穗闪光!

他曾在泥土里耕耘,

带着艰辛和智慧,

让现在的神州,

不会提着一袋金子去换一袋土豆,

让他国的人民,

不再因饥饿而祈祷耶稣。

他从泥土中去了,

从他钟爱的泥土离去了,

像一道光腾空而起,

照亮着人类前行的路。


悼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中明


袁隆平。一个响亮于世界的名字

你是水稻之父呵

你是中国的骄傲


2021年5月22日午后的风

一路哭泣呜咽着你不幸离世的噩耗

田中的水稻忽然停止了涌动的稻浪

集体伫立默哀


此时,你的灵魂

一定来到了她们中间

你的生命早已融进了

一粒粒稻谷的生命呵


一路走好!水稻之父

你是人民心中最高的敬仰

你的恩情人们世世代代记在心中

你的生命在一粒粒饱满的稻谷里永恒


2021.5.22


袁隆平


文/刘冬梅


一个属于中国,

更属于世界的名字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里程

在一亩稻田上树起一块“丰“碑


用一粒种子的力量

开启了一代“神农”的领域

破译了一个民族崛起的密码


惟愿,在另一个世界

坐在稻子下乘凉

用您全部的爱为贫寒的胃

交杂出最炽烈的营养


粮食三题

——悼“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八九画


当忏悔


女儿笑说她

曾在一次时政考试中

写错了,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名字


今天下午

我打电话……

她说网上看到了

很伤感

当忏悔……


稚子之声


百里之外

我对上幼儿园的儿子说

知道袁隆平爷爷吗

答:不知道

我说,那你背首《悯农》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童声真干净

如天上白云飘呀飘

找到了我的童年


晚 餐


今晚

无酒

亦无肉

一碗白米饭

刻意的

一粒不剩


2021.5.22晚


稻之殇

——写给袁隆平


文/孙龙翔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

这一刻起,所有的稻谷集体默哀

每一粒都晶莹如泪

长沙,灵车走过的地方

被稻谷养大的人们齐刷刷站立如稻

默默地三鞠躬

泪如雨下

泪如饱满晶亮的谷粒


我相信您不会走远,一定不会

小满已过,芒种在即

如果您走远了

那江南江北一望无际的秧田是不是缺了一个灵魂,一个领袖

稻花香里的蛙声是不是缺了响亮和悠扬


我愿意长成这丰年里的一株稻谷

顶着沉甸甸的谷穗

在轻风细雨,紫燕翻飞的秋季

代表天下千千万万的子孙

向您老致敬


2021.5.22夜


致稻田守望者

一一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文/蒋志华(湖北)


超级稻有虫害没?

超级稻脱水了没?

超级稻增产了没?

您,一生时时刻刻

唯一牵挂的那些稻香

从今天起

您,丢在了人间……


那些田里的稻子呀

长得很高,有高梁那么高

那些一粒粒稻穗呀

有一颗颗花生那么大

您,坐在禾下乘凉了吧……


就这么浪漫

就这么安详

您,去了另一个故乡……


今晚的稻穗

沉甸甸地把身子朝前倾了又倾

弯了再弯,弯到最低

还有田与田之间

一块块撕心裂肺地蛙声

此起彼伏地直喊疼……


今晚的十四亿人

稳稳地、默默地端着自己的饭碗

与您的名字一起慢慢咀嚼……


今晚的诗句

穷尽一颗米、一粒种子、一个人

苍穹之上的饥荒的星斗

似乎异常地明亮了一些……


2021.05.22夜


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一面镜子


让大地有了颜面的,是您

让我们吃饱了大米饭的,是您


您走了


大地震动

震动

震动

震动

为您送行


我们唯有以眼泪

眼泪

眼泪

眼泪

为您送别


排名无先后 见稿先后为序


本刊顾问:朱建业 雪野


总编辑:阳东升

主编:一面镜子

副主编:针捞大海

编辑:晶晶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饥饿   国士   稻穗   稻子   民以食为天   稻谷   特刊   稻田   水稻   毕生   谣言   美文   中国   泥土   导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