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唤醒我们对“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重读

近日一部《你好,李焕英》,在我们看的泪流满面的同时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与父母之间的情谊到底是什么……?

《你好,李焕英》唤醒我们对“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重读

我们时常嘴上感恩母亲,但却很少理解她们的困苦和孤独……。因为不知不觉中,我们大多数人把“母亲”当成了角色,对于母亲,都太理所当然了。以为妈妈永远会在那儿,以为妈妈永远会忙忙碌碌的这样爱着我们,但如果有一天,真的失去母亲那一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将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打击!

近代|作者余光中的这段话,想必是对这部电影“李焕英”的深刻理解: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你好,李焕英》唤醒我们对“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重读

在母亲和子女的这两次哭声之间,横亘的是每一个人间母子的缘分、这一生的母子情。我们都生活在“李焕英”式这样一场母爱编织的幻梦里:沉睡、逃避……。当梦突然醒来那一刻,你会发现,子欲孝而亲不在,不是一句形容,它是具体的遗憾,是母亲一直需要却没钱买的冰箱,是母亲喜欢但不舍得买的绿色皮衣……。

它们都在心里,变成了未完成缺憾,在原版同名小品《你好,李焕英》里,贾玲哭诉衷肠的催泪旁白,冰箱买了,皮衣买了,其实是她用作品弥补、缝合缺憾,给自己和母亲一个交代。

所以,当贾玲在电影里说,“我都没有让我妈好好开心一次”,她不仅是为了演戏,更是在说自己内心的遗憾啊!

只不过贾玲把现实中对母亲的遗憾,在艺术表达中得以“弥补”,当现实融入艺术,当艺术照见现实,这个讲述母爱的故事,这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缺憾终于刺痛每一个观众的内心深处!

恍惚间,我们的“李焕英”就在我们身后,沉默地付出,沉默地爱……!

有人说世间上所有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之爱,是为了分离。

当你慢慢长大,和她们分离的就越频繁,相隔就越远。

每当此时,她看着你的背影,怔忡良久。不会追。

如果可以,离开时,多回头看一眼。

看看那个“李焕英”在风雪深处,如何走长长的雪路,一个人回家;看看她一个人在家如何度过每一个孤冷长夜……!

如果可以,尽可能多回趟家,因为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就是幸福!而这种幸福,我们都给得起。也都来得及。

对于影片中“李焕英”的青葱岁月,晓玲已艺术的形式得以重温,可现实中面对一个爱我们如此深的人,谁又真正花过一点点时间,去读懂她。

《你好,李焕英》唤醒我们对“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重读

也许看过影片后有人幸运的就可以兑现,可也有人抱憾,时间有了,钱也有了,最爱的人却不在了,只能沉浸在影片中一遍遍的泪流满面!

“子欲养而亲不待”,读来只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可若是懂了,都将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后悔跟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你好   皮衣   缺憾   母爱   哭声   美文   泪流满面   冰箱   遗憾   沉默   父母   母亲   现实   妈妈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