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组织内如何建立高度的信任感?

陈春花:组织内如何建立高度的信任感?

导读:人们如果相互信任,善于合作,那么他们可以轻松地适应新的环境,创造出合适的新组织形式。——弗朗西斯·福山《信任》

组织协同的内核在于信任

福山在《信任:社会繁荣的基础》一书中提到,只有那些拥有高度信任的社会才能构建稳定、规模巨大的商业组织,才能更加有效地应对全球经济的挑战。

中国人的信任格局是「差序格局」,信任程度会依交往对象的亲疏远近而改变,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漪,由自己延伸出去。这种格局根据血缘、姻缘、乡缘、友缘等不同,而逐渐往外形成一层一层的圈子。

林语堂在分析中国和日本的差异时指出,日本犹如一整块花岗岩,而传统中国社会却像一盘散沙。像散沙一样的社会,难以形成有效的大型组织。

组织协同的内核在于信任,而信任培养是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如何获得有效的信任?一个有效的发展路径便是契约设计。

对于企业来说,契约议题实则是一个战略问题,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本身就是各种契约缔结的集合体。人类协作的障碍根源于个体、组织之间具有不同的目标与利益,但这一障碍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契约安排来解决。

例如,给企业经理人提供合适的薪酬契约,能增加其按委托人的利益采取一致行动的可能性,给员工提供合适的劳动关系契约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等。契约安排也可以提升各主体的信任感,进而带来协同效率的提升。

在这个巨变时代,个体价值得以崛起,个体力量得以充分释放,唯有充分激活组织中的个体才能创造未来,而激活的关键之“秘钥”在于信任。

从这个角度来讲,组织需要培养高度信任感,特别是基于认同的信任,只有基于认同的信任才会给个体信心,彼此“合意”且完全按照利益一致行事。

只有在这样的信任文化基础上,每一个创造价值的个体,才可能相互协同,且与组织组合在一起,共同创造价值,获得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协同成长。

华为:将契约融入文化、制度和体系

在一场关于未来发展的5G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争夺赛中,华为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被誉为5G商用元年的2019年,一骑绝尘。

从全球趋势看,5G技术不仅关系到顾客智能体验和通信,还在本质上决定了各国进入移动网络下一个发展阶段的优先次序,技术已经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关键砝码。

5G相比于4G而言,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飞跃,更是能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批技术落地实施,将真正意义上开启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更是将5G比喻为「上甘岭」,并表示「5G这一战关系着公司的生死存亡,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场‘战争’中,不惜代价赢得胜利。」

华为总裁杨超斌作为5G产品线负责人表示,「华为投入5G技术研究已超过10年之久,在5G方面比同行至少领先12个月到18个月,累计获得基本专利授权超过2570件,已签订了30多个5G商用合同,40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华为已是全球最大的5G设备厂商。」当然,技术和资本对华为发展都很重要,但资源终会枯竭,「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

华为为什么可以做到将18万知识员工聚集在一起,后发制胜占领5G世界高地?就是因为华为是一家把契约融入文化、制度和体系中的公司。

任正非曾公开表示,华为是华为人的华为,华为百分之百被员工持有。在华为的成长历程中,「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根本」的核心价值观被写进了《华为基本法》;华为的财富分享与权力分享计划,都是在明确的契约设计中被有效地执行着。

契约关系的三种构成

无论是福山的研究,还是华为的实践,都让我们理解到信任和契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如何才可以有效地构建契约关系?如何运用契约激发个体价值贡献于组织发展?

企业和员工之间契约关系有三种构成,我们通常了解的是经济契约,另外还有心理契约和社会契约,只有把三种契约结合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员工与企业的共赢模式。

1. 经济契约

经济契约一般是正式合约,是当事各价值主体明确表示认可和同意的法律承诺。各主体通过正式契约来规定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确定合作的范围以及合作成员的责任和角色分工。

2. 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不是一种有形契约,在心理契约的系列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员工心理契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培训、工作稳定、薪资福利、公正、信任、安全、协商等。

在数字化组织变革的背景下,由于个体价值崛起,个体的独立性与个性化需求逐渐增强,当组织不能履行自己对于员工或是利益相关者的承诺,则会导致违背心理契约的情况发生。一旦心理契约违背,会伤害员工的情感,进而影响组织的发展。

当组织需要和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更加高效、灵活的合作互动时,对方却从良性互动的关系中撤出,这时会因为心理契约的违背导致消极的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心理契约的违背,是对彼此间信任关系的伤害。为了构建具有激励性的、完整的、稳定的心理契约体系,组织需要明确其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且合适,确保两者之间的沟通顺畅

3. 社会契约

对于企业主体来讲,企业需要遵守有利于人类自然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准则,需要同时关注企业内部与外部社会契约。前者是经济层面的社会契约,后者是伦理层面的社会契约。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就是企业层面社会契约履行的一种外在表现。

在企业的契约体系设计中,存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由于外部技术的冲击、环境的变化,组织契约设计关联的主体不再是有限的主体,而可能会有更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契约的内容和形式也将更多元与动态。

此外,还有一个观点需要厘清,契约设计的核心不是为了权力、控制,而是为了实现各价值主体之间的共享共生。因为在管理实践中,大多管理者契约安排的出发点在于控制,这其实反而削弱了个体的能动性及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福山   华为   组织   信任感   契约   美文   主体   个体   合适   高度   利益   员工   价值   关系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