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调整思维方式,适应今天的环境(下)

陈春花:调整思维方式,适应今天的环境(下)

导读:调整思维方式是今天最为迫切和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决定着我们是否拥有现代文化,是否可以和环境互动,是否有能力认识环境,从而可以利用环境。


在上篇文章陈春花:调整思维方式,适应今天的环境(上) 中,我概括了传统文化下中国人常见的四种思维方式:辩证思维,形象思维,宏观思维,过去、未来时思维。


文化要求人们必须适应环境,与环境的趋势相一致。面对今天的环境,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思维方式部分会显得不太适应,那么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可以适应今天变化的环境呢?我概括为以下四种:

1、创造性思维

当技术和信息导致全球化到来的时候,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变化,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成为环境的基本形态。


这样的环境下,创新成为关键要素,只有创新才能够让人们不断地面对变化和承受变化。这就需要人们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类的智慧可以无限扩展,“预感”和“灵感”就是通过这种能力获得的,所有基本构想或新构想也正是通过这种能力产生的。


我非常喜欢电影《阿凡达》,惊讶于视觉冲击的同时,更加震惊的是这部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对未来的理解。它虽然只是一部电影而已,可是通过创造性的安排,人类感知到自己的渺小和狭隘,也感知到不可知世界的一切,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魅力。

2、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就是从整体出发,整体最大原则,要求每一个部分能够服从并协同整体。


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多元的价值和文化更加明显,但是普世价值的要求,整体原则的要求会超越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因为任何超越整体的想法和做法都会导致整体环境的伤害,从而使得局部失去生存的环境。


典型的现实是“全球气候”,因为人类之前没有形成系统思维的习惯,对于自然环境采取了掠夺性的使用,让人类这个局部侵占了自然这个整体,结果就是今天的地球必须为过去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我们再不强调系统思维,那么地球也许就不可能具有明天。


所以,重要的不是自我、不是局部,而是整体、是系统,只有所有的人都符合整体的要求,符合系统协同的要求,我们才有机会在今天的环境里存活。

3、微观思维

微观思维是相对于宏观思维而言的,如果仅仅是从范围和程度上来认识,微观和宏观的思维方式我们都需要,但是当强调微观思维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强调如何解决身边的问题,如何从身边、从自我的行动开始,所以微观的思维方式就是解决现在的问题。


今天之所以强调微观思维,究其根本是因为信息巨变,如果不能够快速地回应,快速行动,其实是无法面对现实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是具有这样的特质的,前人告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穿石”“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等等,这些古训所表达的都是要求我们以微观思维来约束自己,并指导自己的行动,只可惜我们反而忘记了。

4、现在时思维

现在时思维方式要求我们立足于现在,从当下开始。现在才是你的所有,过去不是,将来也不是。


如果强调过去,其实是懒汉,因为对于过去的东西耿耿于怀,对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念念不忘;如果强调未来,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将来,其实是懦弱,因为不敢面对现在,把一切都推到不可知的未来,是在寻找借口,逃避现实。


唯有现在才是强者。真正能够把握的其实只是现在,所以我一直很喜欢的一个口号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当日事当日毕,日清日高”是海尔的管理理念,张瑞敏到底为海尔带来了什么?仔细研究海尔的文化,就会发现张瑞敏给海尔带来了一个员工的好习惯:每一件事情必须在当天做完。当他每一天都做完事情的时候,每一天就会进一步,所以叫日清日高。这就是海尔最值得骄傲的东西,海尔也因此成为中国优秀的公司之一。


这四种思维方式就是目前环境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我们不能说,中国传统文化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不好,因为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但是需要大家理解这样的差异,同时更要知道如果我们还是习惯于自己文化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在今天的环境里判断,那么就一定是出问题了。


某种意义上说,调整思维方式是今天最为迫切和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决定着我们是否拥有现代文化,是否可以和环境互动,是否有能力认识环境,从而可以利用环境。(本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望都   海尔   环境   创造性思维   微观   美文   传统文化   创造性   局部   思维   事情   现实   人类   未来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