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组诗:

《知青颂》之二

——谨以此篇纪念知青运动五十周年

一、印象青年点

记得吗

一辆马车的接送,

就把梳着羊角辫的

中学生

速成为

一代新型的

知识贫农。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记得吗,

一铺火炕

的温度

就把“停课闹革命”的

“老三届”

烧炼成

一种历史的

兵俑。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层层叠叠的

小小村落哟,

茅屋、篱笆、炊烟、鸡鸣-----

勾勒出青年点

扎根日常的

剪影。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蜿蜿蜒蜒的

阡陌田埂

驴欢、牛哞、犁杖、窝棚------

播种着生产队

大锅饭的“繁荣”。

当我

从老房东的手里,

接过了

卷好的

“蛤蟆楞”,

从一呼一吸中

便懂得了

大地无言的

贫穷。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当我

从老队长

敲响铧铁的

钟声里

顶着星星出工 ,

一天一天地

就感受到

劳动不仅是光荣。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从青年点的屋顶上

冉冉升起的

一缕炊烟中

我知道了

一把粮食,

就是鲜活的

生命。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在生产队的会场上

滋滋作响的

一盏煤油灯下

我发现了

三反分子

同教科书截然不同的

品性。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于是啊

一望无边的

高粱垄

几时

才能到头呢?

成为一个族群

不断祈盼的

象征。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于是啊,

静谧无声的

山村之夜

何时

才能苏醒呢?

成为一段历史

于无声处的

呼声。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今天

在天安门广场

徐徐升起的

五星红旗下

仰起的万头攒动

的情景

穿越到昨天

一轮红日下

数万知青

向着北京

集体下跪

请愿返城的

悲情阵容。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今天

在纪念堂的

那张熟悉的面孔前,

我多想,多想,

就像哭我的父亲一样

伏在您的身上

放声大恸!

我不仅是

哭您,

也是哭一代知青

为這些沉默的大多數

而诉衷情!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我们的昨日芳华,

褪不掉

毛泽东思想

那一抹鲜红;

同样

您的不朽光辉

也抹不掉

所有知青的

一片血红。

一代知青

從小

就把做您的

好孩子

当做天天向上的启蒙。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在兒時的

遊戲中

我是喊著:

“毛主席万岁!

同志们,

永別了------”

然后,

像狼牙山五壯士

一样

從墻頭上

纵身一跳

成为少年的

一种虔诚。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在每天的功課里

您思想的乳汁

包括语词风格

成为一个

饥饿时代的

精神维他命。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所以,

从小学生的

每篇日历里

都能找到

一个钱包

拾金不昧的

假想的旅行。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小时候

就学会了,

一首新歌:

“我有一个理想,

等我长大了,

要把农民当”

谁知道

童年歌声裡

这农民字眼里的

畸形的负重。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是您,

不仅

给了我们一个

暧昧的命名,

更是

给定了一代青年

一个思想的

“集体造型”。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今天啊

当我重返母校,

请允许我,仍以

红卫兵的名义

向老师庄重地道歉,

倾吐藏在心底五十年的

少年痛!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此刻哟

我跪倒在

老师的墓前,

为了那一条

发疯的军腰带

和革命的荷尔蒙

不禁老泪纵横!

今天

当我来到知青标兵

金训华的墓前,

仿佛又看到了

你以

纵身一跃的姿势

把一代知青

的牺牲

定格成

一种被铅字升华的“人造卫星”。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作者:白雪生,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作协主席团理事、锦州市文联原主席、市作协名誉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渤海大学专家客座教授,市政协文化顾问等。连任多届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剧代会代表,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广电部星光奖、文华奖获得者。

名家专栏:《知 青 颂》之二——谨以此篇献给知青运动五十周年纪念

【启点传播】用智慧启迪人生、浸润心灵,用文化传播精彩。

欢迎您的参与,敬请关注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知青   中国作家协会   红卫兵   犁杖   锦州市   天安门广场   万头攒动   渤海   辽宁省   生产队   作协   炊烟   美文   中国   名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